APP下载

论师带徒常态管理的创新

2016-04-20贺云峰刘兰波张丽玲王仲秋张亮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贺云峰 刘兰波 张丽玲 王仲秋 张亮

[摘 要]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加快人才培养,促使员工立足岗位成才,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司安全文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要求,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沂南县供电公司大力开展“师带徒”常态管理工作。在“师带徒”常态管理工作中,公司优化企业培训机制,将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促使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

[关键词]人力资源;师带徒; 常态管理

近年来,新进员工及部分调、转岗的青年员工,理论水平比较高,但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欠缺,调、转岗的青年员工有一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但实践能力欠缺。提高广大青年员工的技术、技能操作水平,成为公司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更好的将师带徒活动落实到实处,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新进员工、调岗和转岗到生产一线的员工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技术、高技能的师傅结对,通过签订师徒合同的方式,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教与学,同时,对师徒都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合同期限内要求达到的目标,对教学培养、考评奖励和师傅的津贴待遇等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提高新员工和调、转岗员工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设考评小组、监督小组和培训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组成;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师带徒”常态管理的全面工作。

一、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小组岗位职责及人员能力说明等

二、执行流程中控制方法说明

1.师带徒常态管理流程图控制方法说明

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整个师带徒常态管理的工作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发布实施,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出优秀导师,对新进员工、调、转岗人员进行技术、技能上的指导、帮扶,本阶段结束后工作小组组织对学员的考试以及对导师的考评。学员考试合格准予上岗,导师考评结果由工作小组汇总后报领导小组审批,并按照《沂南县供电公司导师绩效考评制度》和《沂南县供电公司“师带徒”管理办法》给予相应奖励。监督小组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工作小组将所有材料整理归档。

2.考评选拔导师流程图控制方法说明

工作小组制定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各单位符合导师候选条件的人员报名后,工作小组汇总名单报考评小组,考评小组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评选,一是组织理论和实践考试;二是对各专业组报名人员进行现场答辩。考评小组将最终的评选结果交工作小组审核,报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公布本年度导师名单。

3.导师带徒新员工及调岗培训管理流程图控制方法说明

工作小组按照方案时间开展师带徒协议签订仪式,各专业组选拔出的导师对学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公司选拔出的兼职教师对学员进行职业道德、电工安全等基础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传授、学习和培训,此过程中工作小组进行不定期检查,以便掌握导师和学员的思想动态及培训阶段性的成果,培训结束后考评小组对学员进行考评,评选出优秀学员,将最后的考评结果报工作小组审核,领导小组审批,工作小组将所有资料整理归档。

4.导师带徒转岗培训管理流程图控制方法说明

工作小组根据测算每个部门的定员人员,根据定员测算表下达问卷,各单位根据定员测算结果上报需要二次分配人员名单,工作小组制转岗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批后,工作小组下发方案,各单位人员召集二次分配人员,工作小组根据方案模拟人才市场招聘进行人员二次分配,人员招聘后工作小组为二次分配人员拟定岗位,各专业组开展师带徒培训,考评小组进行阶段考评并汇总结果,汇总的结果交领导小组审批。审批通过后二次分配人员定岗定级,工作小组将所有材料整理归档。

5.阶段性考评管理流程图控制方法说明

培训阶段性结束后对导师进行考评,主要以360度绩效评估这种方法作为最终评价。360度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导师四个维度的人来全面了解导师在工作、指导学员方面的能力和工作方面的创新想法。

三、创新说明

1.选拔导师中创新说明

选拔导师:导师选拔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突破了以前指定导师对学生培训的方式。竞争上岗方式由组织考试及现场答辩两部分组成。组织考试:参加报名的导师首先进行理论及实践考试,考试通过后参加现场答辩,理论考试、实践操作及答辩题目由考评小组拟定。现场答辩采用公开述职答辩的方式,将国家公务员面试机制引入述职答辩程序:我们设立了抽签室、侯考室、面试室和等待室。参加述职答辩的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进行抽签确定答辩顺序及答辩题目。抽签完毕后进入候考区等待考试,考试未结束,不许随便离开,参加述职答辩人员由专人负责陪同,实行答辩面试过程互相不见面,保证了答辩题目不外泄、不漏题。按照抽签顺序,轮到X竞聘人员入场时,引导员将到候考室宣布:“请沂南县号人员入场”,参加答辩的员工随同引导员到达考场门口,进入答辩室后,直接走到答辩席,站定后向各位考官问好,得到“请坐”的指令后,可以落座。落座后,需要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等考官宣布导语后,答辩开始。考试时间一般是15分钟,题目一般为4-5道。考生回答完所有题目后进入等待室等待结果。答辩程序全部结束后,由考评组依据分数当场宣布导师名单。采用这种方式以确保公司选拔出优秀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名师带高徒奠定基础。

2.导师带徒培训管理中创新说明

基础知识培训:在培训中我们采用1+1学习模式。 “1个工作日+1小时业务学习”的1+1学习模式。一方面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上班“讲学习”,下班“忙充电”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促进管理水平和职工个体素质的提升,使职工的应变突发事故和设备出现异常情况的应变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践培训:在实践培训中除了平时的技能培训还增加了协同作战等培训项目,协同作战的培训项目在实际操作项目之前进行,它主要以信任靠、齐眉棍、同心球等方式进行协调作战的培训项目。通过这种方式让导师及学员深入理解协同理念,发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学员明白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大家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才能产生1+1远远大于2的效应。

在实践培训中我们还采用了角色换位法:导师做A角,干主要工作,学员做B角,当助手。这种方式适用于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员。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学,一个项目做完,徒弟熟悉了该项目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在同性质的另一个项目中或课题中,学员做A角,导师做B角,使学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考评学员:师带徒合同结束后,考评小组对学员进行阶段性的考评,在所有学员中评选出一名最优秀的学员;评选优秀学员的方法是根据学员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导师评价和学员评价四个方面,通过四个方面的评价,综合成绩第一名的学员为优秀学员,并颁发优秀学员证书。获得优秀荣誉称号的学员,可推荐为公司年度“青年十大标兵”候选人;其导师直接推荐为公司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并优先申报推荐为政府表彰的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和技术能手候选人。

3.导师带徒转岗管理流程图中创新说明

模拟人才市场:公司通过岗位普查,开展定员测算,各单位按照工作性质和集团公司下发的岗位职数,对本单位无法安置的,统一交人力资源部二次分配。人力资源部根据需要二次安置员工的现状,对技能较差的安排转岗培训合格后,推荐缺员单位聘用,对技能与岗位不适应的,实行个人自荐于缺员单位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配置。这样二次分配的人员在选择、竞聘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选择从事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公司也能突破局限,更大范围且自主选择合适岗位需求的人才,从而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4.阶段性考评管理流程图中创新说明

360度绩效评估:为了加强对导师评估的准确性,工作中我们运用了360度绩效评估,通过这种方法对导师做出正确的评估,使导师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善。具体方法如下:

360度绩效评估是以考核表及问卷的形式,问卷从政治思想、工作态度、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等方面全面考核。这项考核会以相同的分值发给四个维度的人,第一,导师的上级主管领导;第二,导师的学生,第三,导师本部门的同事;第四,自我评价。这种评估方式不仅让导师可以从上级、学员、同事、本人那里获得多种角度的反馈,也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四、效益分析

1.通过“师带徒”常态管理办法的执行,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公司的“师带徒”常态管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人力资源部要认真、扎实地搞好公司“师带徒”常态管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师带徒”管理培训形式,更好的体现了公司“亲情化、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充分激发了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的热情性,文化素质、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2.员工的技术、技能培养、考核激励及监督约束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充分发掘了员工的工作潜能、专业技能,加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拼搏意识。“师带徒”常态管理能够使刚步入电力行业的员工更快达到独立作业的能力,在工作上能够独挡一面,为推动企业的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师带徒”常态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调动了广大青年员工学知识、钻业务、练本领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这项活动中得到了益处,进步很快,同时,在钻研技术的同时运用施工小技巧,为公司节省大量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4.“师带徒”常态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沂南县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很多企业效仿公司“师带徒”管理工作。展示了公司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婷芳,《论师带徒中的师徒关系》《福建教育》2014年 第1期.

[2]张煌,杨仕健,傅中力,《科学社会中师徒关系的异化研究-兼论大科学时代师徒关系的重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04期.

作者简介:贺云峰(1978-),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调控运行管理。

刘兰波(1973-),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检修。

韩杰(1979-),工程师,研究方向:调控运行管理。

王玉霞(1975-),工程师,研究方向:调控运行管理。

张亮(1988-),工程师,研究方向:调控运行管理。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砥砺笃行乘风破浪 绘就四川人力资源新篇章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探讨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寻找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