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新兴板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2016-04-20张煜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金融改革发展

张煜

[摘 要]为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中提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板。战略新兴板建设促进了新兴产业在中国发展,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关键词]金融改革;新兴板;发展

一、战略新兴板发展起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但是,现有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不能充分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并且,我国市场制度更多考虑传统企业特点,导致新兴企业更难进入资本市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业4.0”和“互联网+”浪潮,互联网和高科技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商业模式也已经发生变化,这些冲击也促使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同时,新兴产业发展急需时间培育和资金支持,战略新兴板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事实上,战略新兴板构想由来已久,2013年9月,上交所就开始战略新兴板相关研究工作。并于同年12月向证监会上报《关于上交所舍利战略新兴产业板请示》。2014年5月,上交所根据证监会主席专题会议要求,对战略新兴板业务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向证监会上报了《关于上交所设立新兴板有关问题补充报告》。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中提出推动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同年12月,证监会表示,战略新兴板将在2016年有实质性进展。

根据上交所发布《沪市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沪市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沪市整体水平,这些都让人们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新兴板发展充满期待。

二、战略新兴板建设方案

1.市场定位

2015年5月,在上海举行“上证2015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中,上交所副总经理刘世安在谈到“打造战略新兴产业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时表示战略新兴板聚焦就是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重点服务于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其中,战略新兴产业界定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七大行业。此外,又增加了《中国制造2025》里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这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这样,战略新兴板作为战略性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链接主板市场纽带,拓宽资本市场覆盖面,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

2.上市条件

战略新兴板上市条件无疑最受市场关注,考虑到新兴企业特点,新兴板上市标准将淡化盈利要求,更关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形成多元化上市标准。这就意味着战略新兴板除传统“净利润+收入”标准外,还引入以市值为核心财务标准组合,增加“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现金流”、“市值+权益”等多种多套财务标准,形成多元化上市标准体系,允许暂时达不到要求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3.制度安排

战略新兴板在发行流程、交易制度、股权激励等方面也将实行特殊安排。

如在发行流程方面,一开始就按照注册制总体制度框架,按照市场化和信息披露为中心导向,对申请在战略新兴板上市企业以及今后申请再融资企业实行注册制发行,并适当考虑简化发行流程。

交易制度方面,战略新兴板上市公司将使用独立交易代码,设置独立显示行情,编制独立板块指数和产业指数,让投资者更加直观地体验新兴板交易情况。

股权激励方面,将鼓励新兴板上市公司建立灵活股权激励制度,通过信息披露等市场化监管手段,引导新兴板上市公司建立合理、多样股权激励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

三、战略新兴板发展意义

1.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新兴板服务对象主要为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且财务指标要求低于主板,上市条件更具有包容性,符合该行业企业特点。应对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发展战略新兴板有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促进科技资源、金融资源及其他创新要素向新兴产业聚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2.承接中概股回归

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200家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通过红筹模式在海外集资并上市,这些企业市值已达到2.5万亿美元,其中新兴企业市值超过1.3万亿美元,互联网相关企业市值超过6千亿美元。战略新兴板建设,为这些增长力强、增长迅速优质企业开辟新道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

四、战略新兴板发展挑战与建议

1.解决信息公开和企业机密冲突

新兴企业高成长特点自然伴随较高风险,因有企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始盈利。为保护投资者,就需要管理层具备透明信息披露能力,让投资者了解到被投资企业是否具有清晰战略思路、明确经营能力和稳健财务管理能力。但是如果过多披露新兴企业信息,这又有可能与企业为了巩固竞争力,而保留商业机密有所冲突。所以管理层在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规则时候,要把握好信息透明和企业正常商业机密之间平衡点。

2.提高市场流动性

以新三板作为参考,虽然新三板这几年表现十分优秀,但仍是一级市场相对活跃,二级市场相对冷清。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做市商定位出现偏差。券商作为做市商主体,本来盈利机制应是促进市场流动性,赚取做市成交量佣金,但实际中很多券商由于资金、盈利目标等要求,将自身定位为PE角色参与投资,捂股惜售,导致流动性严重不足。同时,具备做市资格券商数量有限,资金有限,做市商数量不足导致单只个股做市资金被做市商明显分摊,这也是新三板企业过多,流动性缺失原因之一。战略新兴板应吸取这方面教训,提高市场流动性,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中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泉江. 上交所详解战略新兴板. 金融时报. 2015(5).

[2]赖梓铭. 战略新兴板舆情升温 承接中概股待解. 证券时报. 2015(6).

[3]陈健. 战略新兴板“呼之欲出”. 上海金融报. 2015(6).

[4]郭家轩. 战略新兴板推出提速. 南方日报. 2015(8).

猜你喜欢

金融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美国将放弃金融自由化改革方向吗
我国温州民间借贷调查分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