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

2016-04-20王红梅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展生命教育

王红梅

[摘 要]生命教育过程就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及其生命活动进行关爱,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必然离不开生命活动,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而实现的。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生物圈中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环境。微小至病毒、细菌,宏大至生态系统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绚烂与神奇伟大。生物课程和生命教育交集于生命,毫无疑问,在初中阶段生物是生命教育天然的显性课程。但初中生物教学存在只见“知识”、不见“生命”的现象。就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育;生命教育;开展

初中生物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课程,通过学习相关的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变化和消逝的过程,进而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增强情感体验和感受生命美好的体验。初中生的生物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远离危险伤害,珍视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树立健康的安全意识,领悟生命的珍贵之处。为什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开展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呢?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忽视生命教育和个体生命的成长,失致使部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能、对生活的无趣等特征,缺乏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有意回避生命的沉重。青少年心灵空虚迷茫,价值观念淡薄,甚至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其他生命的漠视与残忍,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案例越来越多就是最好的说明。生物课程由于担负着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就成为了生命教育天然的承载课程,负有解读生命是什么,生命意义和死亡真谛的责任,是进行生命教育一个良好的媒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生命发展规律来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自觉意识到在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的生命。从而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意识。

初中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自尊心和好奇感比成年人要强,他们不再轻易相信教材和教师,产生了怀疑的心理,许多的事物只有经过他们自己的实践以后才会得到肯定的答案,朋友关系和社会关系在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产生途径就变得复杂,生物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初中生物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看清自己,把自己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明白自己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可以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部分。现在的初中生的叛逆意识比较强烈,学习生物教学课程,了解生命的意义更有利于教师掌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为以后的其他方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

1.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当今社会面临太多的诱惑,学生在接触书本、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不良知识内容的影响,因而,学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正确的辨别意识,在大量的实践生活中树立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努力去思考人生的积极性。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接触生活中和教科书中有关生命意识的内容,更多知识含量还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才能把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间来。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后可以把学生习得的知识内容与价值观融于一体,演化出对生命的探讨意识,学生只有树立争取的价值观才能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把自己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

2.注重尊重意识的渗透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生命的发展过程,可以深切地领悟到自然万物生命的平等性,不会把自己放置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例如,在生物课堂上,学生可以理解到人的发育和动物一样都是经由受精卵产生的个体,生物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展示把受精卵的发育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起到了印象深刻的作用。如在教学《植物的开花结果》时,让学生不但懂得被子植物通常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最后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将不会产生种子,学生就会更加地珍惜生命。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人不仅在影响着生物的发展变化,自然万物的一切也在默默地影响着人类,人是自然万物的产物。

3.培养学生的和谐相处意识

当今社会提出和谐相处的口号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初中生物课程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大自然,在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深切地认识到拥有和谐的自然环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主动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意识。初中生物中的生物链的学习让学生发现自然的奥妙之处,发现人不仅仅生活在自然之中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然之中。自然是人的母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变化大都是在自然这个大环境之间开始的,同时,人的变化可能会改变自然的某些特点方式。

4.注重安全保健意识的渗透

生命对自然万物来说只有一次,每一个物种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唯一品,在万物的一生中只有生命是最宝贵的部分,没有了生命一切的东西都是虚的,人的生命经由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的发育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各项事业的基石,生物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是必然的部分。生物课程中提到了青春期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可以明确意识到青春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白青春期是一个特别又重要的时期,为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做准备,解开青春期的困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特征,预防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产生。生物教学中含有的健康知识让学生远离危害物,保障自我的人身安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珍爱环境,保护环境,把人与自然当成和谐的统一体,在保护自我的同时保护环境,为美化爱护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初中阶段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教师帮助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和生存环境进而尊重珍惜现有生活,回报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良好的储备,利于学生与其他人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米娜.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梁维鸿.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1.06期.

[3]牛月霞.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猜你喜欢

开展生命教育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