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4-20吴光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课堂教学

吴光能

[摘 要]音乐课堂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相信音乐教学的新理念也会逐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体现。笔者依据新的课程标准,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打造激情课堂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对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会使教师感受到学生对自己尊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起来。那种对学生活动过于生硬的控制,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要改教师的“独唱”为教师与学生的“二重唱”,做到既协和、均衡、又层次分明。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就会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意识

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也是音乐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那么音乐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校内外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环节中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是探究的合作者,是学生成长的关注者,师生互学俱进,学生能有效地参与体验课堂的实践活动,一改教师的自问自答自演的教学方法。

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作为一个好老师他能够用自己特有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上课时,除了要有洪亮的声音以外,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采取较通俗的、充满关爱的语言,让学生更多的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愿意与老师相处,形成对老师的信任,这样他们也就会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中。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每当在课堂中涉及到一些课外的小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加倍地集中。

三、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导入的作用在于:中断学生的日常经验,唤起其对音乐课的审美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情感的交流,燃起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渴望。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就像歌剧作品的序曲一样,结构虽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导人们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满新意而又匠心独具的音乐课堂教学导入,对成功上好一堂课关系极为重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久往,学生对所学习的音乐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愉快。

另外,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设备,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基础音乐的兴趣;学生几乎都喜欢音乐,这是青少年的天性所决定的,也是进行音乐基础教育的最好阶段,应用电脑音乐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音乐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操作日益简便和人性化,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电脑音乐系统具有可扩展的丰富的音色资源,为学生听辨音色、了解不同音色和奏法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提供了条件。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声有色的多媒体画面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优美的音乐,生动的故事,脑筋急转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很快地平复下课时的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课堂气氛。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评价,能“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1.教师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中,我们音乐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或是表扬,或是批评,或是认可,或是否定。纯粹凭借语言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已不符合现在的音乐课堂,音乐老师要有艺术性的评价、有热情的支持,有充分的肯定,有温馨的提示,也有委婉的批评;让学生学得活泼、自信、愉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做到让学生想唱、敢唱、爱唱。如用一个节奏型或一个舞蹈动作来夸学生,或者与学生手拉手一起表演等帮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2.艺术教学更要关注过程。我们的艺术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一个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我们音乐老师应多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程度如何,在课堂音乐实践活动中他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在小组中的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对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如何等。

3.提倡自评和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这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汲取精华,提升自己。我们老师可以变换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如每学期可以举行“小小音乐会”,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音乐小评论、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但这样的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音乐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相信,通过我们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梁.小学音乐欣赏中想象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10).

[2]邱艳.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有效性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