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6-04-20聂红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方法探究

聂红霞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学校的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虽然数学学科在教学中的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方法;探究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教学方式和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升华,是有效的承接小学与初中之间的重要通道。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运而生,这就使得我国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不得不加强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关注,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才能有效的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不断提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中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极人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入了伞新的境界。

1.能将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任课堂中无沦教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大的特点是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剪一剪、拼一拼,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牛通过分析、思考,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如笔者在教授“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时,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把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十多个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教学而已,不要受其所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精心准备、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就会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归根结底就是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变“厌学”为“乐学”,变“模仿学”为“会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和谐的气氛中,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以后,老师就在黑板上出示一道与课本例题相同类型、相同结构的题,然后启发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还没有学过,看看谁会做这个题目。”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黑板上的题目产生了好奇,于是就产生了想做而已有的知识却不够的矛盾。这时老师就说:“大家想不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当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就引导学生看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有不懂的就提出来。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开疑团。这样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通过实践操作,解决问题,是学生知识得到内化发展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她是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教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来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紫竹地进行新知识探究,反馈他们的探究效果,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知识真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服务。因而,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富有生活情境的习题,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链接相关知识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重组和优化。在学习了比例尺以后,为了让学生应用掌握的教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世界问题,出示了一副三室一厅的商品房平面图,让学生算算这三室一厅的实际建筑面积、居住面积有多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碰到怎么处理一些数据的问题,于是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实地参观或课件显示一套三室一厅的居室)然后进行讨论探索,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问题得以解决。

四、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只有通过概括才能上层次,概括的层次越高,迁移的半径就越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五、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策略,如著名的和尚分馍,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猜测,假设策略,和方程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很多,如:画线段绘图策略联想相关问题策略,还有关系,传递与反传递,归纳,剩余等推理策略,利用模型绘制策略,排除策略,等等。

六、结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金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J].学周刊;2011.06.

[2]赵永良.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青春岁月.2011.

[3]王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尝试.中小学电教.2012.2.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方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