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2016-04-20冯仁永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语文

冯仁永

汉字承载着数千年来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作为一名中国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汉字,语文学习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而我们说一个人的语文功底不扎实,也往往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

自古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便十分注重识字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材,便是对蒙童进行识字教育。直至今日,这些经典著作仍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50年代初就开始了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实验。之后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识字教学便一直是改革的重点所在。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其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当前识字教学的反思

少年儿童在入学前就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入学后学语文,虽然口头语言尚待继续提高,但重点和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与写。加上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特点,远比表音的拼音文字复杂,因此,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特别繁重,而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教学,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重复抄写,这种低效的教学方式不仅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终导致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然居高不下。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主要有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归类识字法、奇特联想识字法、情趣识字法等几种常见形式。上述几种识字教学方法都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集中识字法”强调以汉字的形体规律快速识字,对于学习有口语基础的文字效果好,而对于那些没有口语基础的文字,学了不知所云,遗忘率高;“分散识字法”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对于学习没有语言基础的文字是最佳的选择,但难于体现汉字有字音类聚、字形类聚,字义类推的规律,识字进度较慢;“归类识字法”同样是学习有口语基础的方块字,由于以词归类,在词意辨析上有独到之处,但是对于学习那些没有口语基础的词汇,同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必须综合考虑汉字形、音、义之间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同时适应学生智能的发育水平,寓教于乐,才能充分发挥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识字教学的方法

首先,激活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识字教学一定要与小学生主体相结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教学的全过程。因为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汉字的音、形、意,还有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自始至终地将“自主”贯穿全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重心展开教学。

其次,创设意境,从生活中识字,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认知事物往往带有情绪性,而情绪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倾向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巧妙地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识字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五彩缤纷的图片或多媒体教具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例如教师通过出示鸟的图片,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出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儿的身影。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问道:那么,鸟妈妈是怎么把她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对,就是“鸟蛋”(板书鸟蛋,读准蛋,扩词)。“你认识这个‘蛋字吗?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个问题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回到生活中去,联系到早上吃煮鸡蛋或者平时吃的乡巴佬鸡蛋上。这样的设计方式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自觉地进行主动识字,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再次,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以读识字,以字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汉字是形象联想的文字,不同于印欧语系中的英语,英语的书面符号是一种表音文字,每一个单词都是由没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具有繁杂丰富的词法形式、形态标志,句子的组织以动词为核心,完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自由。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强调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因此,看到一个汉字,容易产生联想,推测它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儿童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词句的大意。

综上,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即教材、教师、学生、结构、方法、注意力等基本元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要保证识字教学的质量,各种识字法的结合是个关键环节。同时要要消除孩子们的害怕心理和被动学习的状态,关注他们的成长,通过各种鼓励,激发他们对识字产生兴趣。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