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0赵丹妮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 要]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建立以表现形和色的技术构成、培养灵感的思维构成、完善主题的概念构成的三大知识构成模块,将传统以包装对象的差异性结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本人自主创作所必须经历的知识体系来结构教学,是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求知需要,更好地将教与学、学与用链接起来,培养实战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有效尝试。本文将主要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人物形象设计;应用

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之下,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生活水平均有所发展。在这一因素影响之下,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不但突出。最为集中的一点表现就在于:人物形象设计已自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作机构,将范围扩展至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由此也使得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此工作中,合理的应用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步骤是更加关键的。随着时尚潮流不断发展,人物形象造型领域产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对教育、教学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对该课程教学进行相应改革。

一、高校人物形象设计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人形象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从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应运而生。结合时尚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构建适合行业发展的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体系,研究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探索专业教学模式,满足时尚行业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着重培养人才在“专业性—创新性—适应性”三方面的能力。

专业主要涉及课程有服装立体裁剪、专业化妆基础、舞台化妆造型、舞台发型基础、整体造型设计、形象设计色彩诊断、初级美容技巧、美甲、服装服饰搭配、素描、色彩、造型设计学等。针对就业的严峻形势,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这种矛盾的现象,说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一社会现状,本专业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师怎样思考》中,作者布莱恩·劳森提出:“为了达到设计目的,设计时必须理解和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设计师不但要明白他们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还必须清楚是怎样得到这些结果。”过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少对造型材料的选择与制作的能力,导致最后出现在舞台上的角色形象往往和原来的设计效果图相去甚远。在比赛中,每个学生的设计作品都要在舞台演出展示,这样的体现过程中,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在教师的辅导下尝试使用各种新的材料与方法,其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在单纯断裂式的课堂教学中无法学到的。学生对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发型塑造技巧、化妆表现手法等知识的掌握由过去的浅表体会发展到现在的深度理解。

2.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借用化妆造型比赛这样的表现平台,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身体验到一件完整的设计作品的产生过程,从中不但收获了专业知识,还收获了成就感。教师利用这个活动在教学与实践中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看来,在这个活动中基础教学不再孤立和枯燥,专业设计教学也不再是纸上谈兵。教和学都有一个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教师不断启发学生打开创作的新思路,挖掘造型手段的新方法,寻找制作体现的新材料。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的设计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整到完整。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许多关于设计元素的运用、色彩的表现效果、形式美感、比例关系、材质重组等一系列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的设计可以在舞台上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赛完全由学生推广和展开,从筹备到组织,这对他们而言既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又拓展了社交圈子。同时,比赛呈现的效果是融合发型、化妆、服装、装饰的整体艺术形象,是舞台美术、灯光、音响统一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他们不再只关心自己的作品,而是更加关心作品与整个舞台的和谐。学生之间会产生互动,会主动提供音乐和背景图像,与演员联络沟通,希望演员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由此,学生的创作思维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设计作品,整个舞台空间都是他们思考的范围。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往能力、人与人的协作能力、人在社会中的创造能力。学生应该在大学阶段就学着成为具有能够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能力的社会人。我们把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竞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让他们在面对竞争时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同时带动一些后进群体或个人,在竞争目标的鼓舞下树立起积极的心理状态。当那些后进群体或个人在竞争中取得他们应有的成绩时,他们对自身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以此提高自我价值感,无形中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结论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紧随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应用型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架中必须要加入学生自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单纯沿袭已有的教学模式,会落入专业一个模样、课程一个模样、教法一个模样、作品一个模样的僵化套路,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会因缺少创新意识而导致只会模仿不会创造、只懂技术不懂艺术的可怕后果。以三大知识构成重新梳理人物形象设计的专业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主的知识教育模式,进而形成“学生中心”式的感受体验模式,使学生入脑入心地真正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叶红. “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项目化教学方法研究[J]. 艺术科技,2015,02:233-234.

[2]金萍.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15,04:50-54.

[3]蒋育秀. 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知识构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6:157-158.

[4]蒋纯. 《人物形象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02:148-149.

作者简介:赵丹妮(1990-),性别:女,籍贯:湖南益阳,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