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习作能力

2016-04-20李银花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写日记习作作文

李银花

望着一张张红润润的脸蛋,体味着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仿佛漫步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习作这扇大门対三年级学生来说,既神秘又好奇,但他们也只能在这扇大门的边缘徘徊不前,束手无策,因为此时的孩子正处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表达的过渡时期,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求知情欲强烈的时候,针对这种情况,我不能再等待,只有想方设法以合理的教育,把观察、思维、语言结合起来,再用“情感”来带动,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满足他们的需要,点燃他们的欲火,让他们沉浸在作文的快乐之中,让这种真正焕发出光彩的习作成为孩子们追求、向往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才能开启那块撬门砖呢?我反复地思虑,觉得概括为三个词:兴趣、积累、练笔。

一、从“趣”字入手,兴趣是最佳的老师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教人不见情致,必不乐学” 写作同样也要激发孩子的乐趣。现在小学生生活环境千篇一律,生活比较枯燥,上课、回家、吃饭、做功课、看电视,做游戏(其实就是疯打,胡闹),所以我首先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一同做游戏、打沙包、跳大绳等活动,同学们兴致勃勃,踊跃地参与进来,尔后我赶紧让孩子们把活动自认为最感兴趣的、最难忘的场面、讲给同学听,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讲完后再趁热打铁地指导他们有条理地写下来;其次我充分利用班会课或者自习课,开展故事会、演说会等竞赛活动,学生们都纷纷参加想展示自己的故事比别人的好听,此时的我,站在一旁,就成了编导,指点他们如何投入情境,使故事生动、具体,最终获得全班的掌声;第三,我充分利用放学回家的课外时间有意为孩子设置情境命题。比如,小学作文:《我第一次、、、、、、》这样的命题就需要孩子去主动去体验生活,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创造机会,孩子才能有话去说,才能把尝试的经过、情感表述出来;《我想、、、、、、说》这样的命题就需要孩子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伤心烦恼和高兴惊喜的事,毫无保留地有意无意地就倾吐出来,经过教师这种因势利导有机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闻、所说所感用文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增添了写作的素材,还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情趣,所以我发现,孩子们愿做的事情常常会全身心的投入,灵感的火花也就随之闪现,凡有成效的事情无一不是以强烈、浓厚的兴趣为先决条件,同样要提高作文的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二、其次从积累入手,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必要条件

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此时的大脑就像一个加工厂,如果没有原材料,就不可能有成品的产生,孩子们就不可能有东西可写,就害怕写作文,那么,从哪里积累写作素材呢?我认为首先应先从生活中积累,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因此我充分利用孩子们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引领孩子们去大自然体验生活,如组织春游、秋游、让孩子体会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感受外部世界,体验生活,领悟大自然的美,再此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文体、读书、演说等活动,以此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为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并且注重孩子每次活动完成后,都让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是素材。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积累一些科学知识,如:燕子低飞要下雨,早晨为什么会有露水,冬天窗户上为什么有窗花,还有一些生活小常识,知道的越多,逐渐就会形成一个大而全的写作素材库,到习作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其次就是要让孩子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中的材料也是生活实际的反映,在阅读中积累,时间短,节奏快。我们不限定孩子读什么作品,只要是内部实质意义健康向上的,他喜欢读的均可以拿来读。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道理是一样的,天天读名家文章,读的多了,即使不刻意归类总结,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自然就从你的口中溜出,这种无意的积累就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孩子约好,每天读一篇,作为一项家庭功课来完成,并做一个专门的读书记录本,打出规范的表格,内里可以设以下小格,一是时间,二是文章题目或书名,三是作者,四是感悟,五是家长签名,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设想,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和素材的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外,也要让孩子正视教科书中的积累,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攥而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细挑精选的优秀范文,每一课的好词,好句,那么多精彩的比方、人格化修辞方式,生动形象的排比句,当你心里暗自为它叫好时,它就已经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储存在影象库里,等你用的时候,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调用出来,为你所用,习作还会困扰你吗?

三、勤写多练, 才能让素材溢光流彩,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勤能补拙,练能生巧。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素材进行练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只寄托作文课堂上学生的冥思苦想,肯定达不到一定的训练效果。我认为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任何时间记下来,内容可长可短,灵活自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乐趣,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学生首先要从写日记中领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忱就能经久不衰,习惯就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写作技法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今后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述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文章就会有滋有味,甚至让人读了回味无穷。

兴趣、积累、练笔三者有机结合就会成写作的活水,让喜欢体验成为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内动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将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写日记习作作文
我会写日记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怎样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