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初探

2016-04-20李富友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页资料信息技术

李富友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已从单一学科逐步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使得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存在整合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对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一、信息技术为整合各学科提供演示工具

这是学校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也是目前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之一。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可以将现成的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的资源用于教学;可以利用pow_erpoint或者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各种教学素材,编写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讲解知识结构,形象地演示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学校运用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是通过学校多媒体双向交互系统实现的。教学中,教师应用这套系统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为整合各学科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以书本知识为单一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开阔思路,把各学科最前沿的内容吸收进来。

基于丰富的资源环境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学生对感兴趣事物才会主动观察、调查和探索,获得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拨动学生的兴趣弦,让其在各极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

在教学法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时, 教师可制作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网页”。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夏天也是好天气》和《秋魂》。选的是描写四季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训练重点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课文中有些描绘一幅幅流动变化的画面、景物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语句和画龙点睛、跃入眼帘的字词,学生有的容易读懂,有的则要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才能理解,如果借助信息技术资料,就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可将本单元五篇课文中所提到的四季景物特征,如春花与花下的密蜂和蝴蝶、春风与唱歌的鸟儿、吹笛的牧童、蓝天与白雪、霞光的色彩变化、秋色与秋实、夏天的海滨等,用动画、文字等在网页上循环不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本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内容有个基本了解。学生在打开网页后,看到生动可爱的动画,便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网页上的“基本需求”板块来了解单元及每篇文章的训练重点。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被激发,从而能开始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就可树立。

对于本节课学生还可采用“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两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访问教师机上的软件或在网上选取阅读资料(文字资料或影视资料),根据设问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工,经过推导独立得出结论。“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是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子目,每一项目的学习开始都起源于问题的提出。

三、信息技术成为各科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某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并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储存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两年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可以提高其学习能力。

畅所欲言即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发表自已的观点、意见和看法。通过辩论,既能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开发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畅所欲言”板块中制作一幅幅动画:以春花、绿草、密蜂、蝴蝶、鸟儿、牧童为主要对象的春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相互讨论交流:你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什么?春天里你打算怎样做?或制作大海的波涛,壮阔、碧绿、繁忙的海港,海上的巨轮等画面,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把他们见过的海、心目中的海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这些画画,学生看到后,便会兴趣盎然,加之积极思考、翻阅资料,说话的闸门就会打开,发表自已的见解便会有话可说。

四、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

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分析和思维的表达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中,对信息进行重构、加工和再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以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在这方面,我们学校通常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学生“研究型课题”和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中。前者,学生自选课题,分小组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将文本、图片等进行重新加工,并用计算机制作电子论文。指导教师密切关注学生装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后者,学生为完成课堂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在课前分组制订学习策略,收集信息资料,根据已有知识内容,

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从而完成知识的自我内化过程。课改要求新课程应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在知识网页上,教师可制作许多板块,如“基本需求”、“我的需求”、“我来说一说”,“畅所欲”、“自由创作”等。学生通过查阅网页上的“基本需求”板块,了解本单元及每篇文章的训练点,再去阅读课文,就会得心应手。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突破文字的障碍来阅读文章,并通过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全面深入的了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进入到“我的需求”板块中,通过阅读需求,如想知道峻青的故事、老舍的生平、济南的风貌、夏天的海滨浴场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及网络等多种渠道来获得资料。学生获取可靠资料后,再把这些答案输入电脑,分别放入相应的板块中, 同时,也可对课文的某些内容提出自已的独特见解,把这些输入电脑中,通过校园网络将这些答案的问题、意见在网上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资料归类整理,做成知识网页的资料库。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发挥它们构建教育体系的合力。

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并不存在对任何教学内容都绝对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是决于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进行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并进行不断的变革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以上单一方式的简单应用,它还需要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提供教学情境等几种方式的科学组合。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要以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处于动态中的教学方式要以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处于动态中教学模式而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服务的。通过近几年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各校课堂教学摸式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分层自主学习式、合作学习式、问题探究式、任务驱动式、研究性学习班等新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探索初步成型。这几种教学模式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很好地体现了为而教、为育人而教的思想。

猜你喜欢

网页资料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