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6-04-20王丽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思想品德教学

王丽丽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自己对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德育渗透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把德育放在了首位,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求渗透德育,可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对学习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的新生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难免有不适用的地方,而且,学习科目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感觉压力大。在教学《学习新天地》这一课时,我模仿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说自己应对新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我给予指导、总结,最后,学生们认识到,要适应初中的生活,要减少学习的压力,必须做学习的管理者,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收获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而且对思品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主要对他们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 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初二的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是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培养学生的护法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初三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写学习心得、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能及时的进行思想反馈,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三、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如,在学习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的内容时,我觉得只展示我收集的数据对学生来说非常遥远,也枯燥无味,因此,我课前让学生们自己收集数据,配上说明,在课堂上展示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危机感,然后,我让学生说自己该怎么做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些贡献。一节课下来,不用老师说什么,学生们自己就有了打算和行动。校园里随地扔垃圾或者焚烧垃圾的现象少多了,长流水的水龙头也被关上了,就连洒在教室里的水也是同学们积攒的用过的废水……这样的德育渗透比老师在课堂上讲多少遍都管用啊!

四、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前提。新世纪的德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交汇、思想的碰撞。作为教师要发现或者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赞赏,予以放大,多加表扬,因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在授课中,对学生的点滴行为表示出教师个人对学生的尊重,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这个时候,德育渗透发挥的作用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思品课 作为一门德育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对每一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友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因素,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优化。思想品德课要上好,就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不能上成说教课,而要投入丰富的情感,把自己高尚的道德传导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切实的感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良好的心理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起优良的思想品德。

五、教师要树立自身的德育意识,发挥榜样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的人,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如此。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除了要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的德育意识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一旦具备了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思品教师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做贡献

总之,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加强,纷繁复杂的文化社会思潮影响到了青少年学生,已对我国的德育教育发起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学,需要我们广大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共同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小红 品德教育,应是一段体验之旅[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年22期.

[2]刘惊铎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思想品德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