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2016-04-20杨盛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

杨盛瑛

[摘 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以至于出现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甚至认为数学无用的思想。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有效措施

现行中职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很大程度上沿用基础教育的模式,导致数学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以至于出现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甚至认为数学无用的思想。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概述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深感学生的难教,学生的不配合让数学教师倍感焦虑。

1.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迫干无奈,选择了职业中学,因此普遍存在基础薄弱,以至于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情况。中职学校在校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欠缺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自信心,存在厌学、怕学的恐惧心理,一上课就无精打采,睡觉、玩手机、唠闲嗑、搞小动作等。个别学生虽然有兴趣,但由于数学的实用价值在所学的专业中发挥不出来,学起来也是应付,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进入中职学校后,有部分学生竟然认为语数外都不用学了,学好专业课就万事大吉,甚至有人公然说:学数学根本没有什么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上课不听,课后不看,这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基础薄弱和目的不明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

3.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差。据了解,大多数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他们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没有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没有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没有系统小结的习惯,这样一来,作为一个中职学生所应该具有的良好习惯他们身上根本没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这些中职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

4.中职数学教学一直处于次要地位,没有真正发挥其服务的作用。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有着自身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和终身性。它主要为企业、工厂培养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使教育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因此,职业教育给中职数学教学提出了比基础教育更高的要求,即数学课要真正地服务于专业课教学。而实际情况是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只是一门副课而已。

5.数学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使得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职业教育的独特性给中职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是“双师型”的一专多能的教师。但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大都是数学专业毕业、长期或专门从事数学课教学,缺乏技术技能的培训,以致于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未能很好地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1.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厌恶数学,害怕数学,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培养数学意识。教学内容要让每位学生从不同程度上能听得懂、做得了。平时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数学、想学数学、要学数学,自觉地做学习数学,学生的数学意识就会增强,他们会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处理一些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数学教材的边白中有许多小资料、小知识、小提示、名人名言,每章后有“阅读与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些人文故事,并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诸多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数学情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比如通过灵活分组、角色转换、教师的表情调控和张弛调节等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效果。

3.调整数学课程内容,打好学生数学基础。中职数学课教材有多种版本,很多学校还使用了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多数仍然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型教科书,这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不会理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学情的实用教材是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障。

4.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数学的应用性、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数学在生活、专业方面的应用,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收集大量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实例,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不断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的作用,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数学无用论”的思想,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5.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挖掘数学的现实意义。现实世界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的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中职生讨厌、害怕数学的原因是对数学的抽象陌生,因而接受困难。数学的实际背景可以帮助中职生将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因而从实际情景出发可以使中职生更易于接受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我们应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阐明数学概念和规律,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从学生所熟习的生产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寻找数学公式或定理的实际应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构造数学实际模型,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鼓励学生在生恬中使用数学。

6.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良好的实际问题情境不仅能提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对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环境中提出问题,同时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大部分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人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在例习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丰富、逼真的环境,让数学学习在一种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境域之中,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为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

7.多元化地评定学生数学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为基准,应是全方位的,做到即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即有书面作业的评价,也有课堂提问的评价,还有实践活动中的评价,同时采用多种激励性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4]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