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安全教育

2016-04-20李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我保护游戏活动安全教育

李丽

[摘 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在实施安全教育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能让幼儿在自主观察,游戏探索中主动获得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应在各项游戏活动开始前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游戏规则,提醒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关键词]游戏活动;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园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从小就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权利,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方面都不受外来权威的管束和压制,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能使幼儿获得游戏性的体验。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表演角色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充分利用表演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练。如:针对大班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在马路上,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交警,乘客等。当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扮演交警的幼儿马上指挥交通,扮演群众的幼儿马上寻找电话亭,拨120急救电话,叫救护车,有的拨122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被困在车内的幼儿懂得呼叫,还有小朋友忙着给伤员包扎等等。这样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情景模拟游戏,学习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时候,他们要借助具体的情景或形象来理解学习内容,而安全教育内容比较抽象,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借助情景表演,让幼儿有对比有鉴别。如“橡皮膏小熊”安全活动就是让幼儿前后两次观看情景表演,灵活的针对小熊前后两次玩耍的不同态度而出现的情况进行对比,幼儿一目了然的知道如何正确的玩耍才不会受伤,这种情景教育比说服教育更有效果。幼儿自然比较乐意接受正确的玩耍姿势。

3.木偶表演游戏,增强安全意识和培养幼儿理解能力

木偶表演形式直观,适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观看木偶表演,犹如自己的亲历行为,木偶表演的情节将直接指导幼儿的学习生活。根据木偶表演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将安全教育知识,贯穿在木偶剧中。针对大班幼儿交通安全知识少的特点,让幼儿根据类似《马路上的比赛》的情节进行大胆迁移,师幼再进行积极互动,进而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激情。幼儿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就会自学地理解故事的含义,并懂得自救自护的方法。这对于幼儿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区角游戏培养幼儿实践操作能力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区角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潜移默化的获取知识。因此,孩子们学得特别轻松、自然,所以有必要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区角游戏的价值,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的“交通安全旗”,孩子们有空的时候就相约结对去游戏,在玩旗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认识许多交通安全标志。如针对幼儿的特点创设“工具商店”操作区,幼儿可以学习如何安全使用小剪刀、小钳子、卷笔刀等小工具。通过这些游戏活动使安全教育化被动为主动。

二、注意挖掘一日活动中安全的教育因素,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参与安全管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烹饪活动”、“领养小动物活动”、“种植生命树活动”、“观察记录天气活动”、“模拟安全情景游戏”、“环保活动”、“开放式游戏活动”、“欢乐交友活动”等。师生共建安全规则,比如:“出教室的安全规则”、“远足活动安全规则”、“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要由孩子们自己制定,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让孩子们轮流做“小小安全检查员”,负责管理好规定的区域。检查活动应经常进行,每天定时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就张贴幼儿自己设计的警示标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标志、“不要拥挤”的标志、“不要头朝下滑”的标志等,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幼儿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

三、对游戏活动的安全教育效果的期望

1.可以提高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表明,在研究活动中,坚持把锻炼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放在首位,并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游戏活动,确实可以提高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如上下楼梯,孩子都能对注意点心中有数,能排排队上楼梯,右边行走不着急,不乱跑来不乱闹,做到“安全文明数第一”。学生能坚持自始至终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楼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又如,在模拟火灾的现场活动中观察后则会发现幼儿都能冷静地运用所掌握的安全技能来保护自己。利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有秩序地快速逃离现场。这表明幼儿已基本具备了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这比说教灌输式的传统安全教育要有效得多,更是幼儿安全教育游戏化效果的显著体现。

2.能够激发幼儿对安全活动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需要倚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幼儿参加安全活动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和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安全知识和具体的游戏情景结合起来,就可以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极大地激发幼儿对安全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红绿灯”教学活动中,通过去郊游引出主题,通过让幼儿在模拟的游戏环境中亲身经历感受,处理事件,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幼儿的注意,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观察和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安全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敏.我国小学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2]杨余香.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李俊祺.幼儿园安全事故分析与完善安全预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自我保护游戏活动安全教育
幼儿安全意识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浅析我国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