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的篮球教学

2016-04-20乔仲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必要性幼儿园

乔仲媛

[摘 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教学的重要介入方式。因势利导、顺应自然,让孩子在精心策划的游戏中获得成长,是“自然生长”的重要方式。篮球运动作为目前国内普及率最高的运动,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角色。在幼儿园阶段,针对幼儿特点设计篮球教学,有助于从多方面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篮球教学;必要性;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体育活动要努力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机能的协调发展,体质的增强,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

幼儿篮球教学活动属于有氧活动,幼儿经过适当的运动刺激,心血管、呼吸、血液和肌肉的机能会逐渐的到改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实践证明,幼儿篮球训练能够增强儿童心理素质,有利于心理健康。

一、幼儿园篮球教学的必要性

1.符合幼儿发展特性。所谓幼儿篮球是在遵循成人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能发展水平,简化篮球运动技术与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幼儿体育运动形式。幼儿篮球教学更注重幼儿的身体灵活性的培养和对目标的专注程度,在日常教学中常以趣味运动或趣味游戏的形式出现,材料容易准备且对体力要求较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这种锻炼是循序渐进式的,符合幼儿的天性和身体素质较弱的生理特性。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从幼儿生理心理方面而言,有着内在的必要性。

2.符合幼儿教育纲要。根据教育部 2001 年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体育教育实践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日常体育课程中,必须 始终坚持“以健身为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方针。这一方面强调了幼儿体育教学的侧重点并不在于高强度的体育对抗,而是体育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幼儿体育课程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幼儿天性,遵从“自然生长”的规律,注意在教学环境增加体育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而幼儿篮球既符合幼儿对群体性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又降低了体能对抗强度,在培养幼儿创新、竞争、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其自尊心、自信心及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教育诉求上的必要性。

3.幼儿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偏重幼儿常识性知识教育,体育课程几乎为辅助。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幼儿体育形同虚设,专门的幼儿体育老师更是缺乏。在这种条件下,体操、拉丁舞等对软硬件要求比较高的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和普及。靠非专业体育教师设计和组织具有基础性、兴趣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幼儿体育活动有很大的困难。而幼儿篮球教育能够保证在最低条件下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较之于其他对软硬件要求较高的幼儿体育运动,幼儿篮球运动更容易普及。因此,在我国幼儿园体育活动普及中,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有着客观上的必要性。

二、幼儿园篮球教学的方法

1.积极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主动与篮球交朋友是激发幼儿兴趣的一种行为策略。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将篮球作为幼儿健康活动的好朋友。在正常教学活动基础上,有效利用时间与空间,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早操时间、午睡后、放学前后的时间里组织幼儿进行“拍一拍,玩一玩”等篮球基本动作的练习,保证每天练习的时间。

2.活动引领,激发热情。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加入篮球游戏与训练中来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幼儿篮球兴趣组,以保持幼儿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并形成全园幼儿体育锻炼的热潮。教师将主要引导幼儿进行拍球、运球、传球等技能的全面训练和对篮球基本规则的初步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要密切注意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幼儿运动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其确定角色定位,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案,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难度,促进每个幼儿身体素质与篮球技能的不断提高。

当篮球兴趣组的幼儿都达到一定的篮球技能,并都掌握了篮球基本规则后,教师即可组织园内不同兴趣组之间的篮球比赛,以培养幼儿团队合作、交流组织的意识与能力及敢于竞争、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同时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熟悉比赛流程、熟练掌握比赛规则后,幼儿园即可邀请兄弟园所来园开展幼儿篮球联赛,并组织全园幼儿观看。这种更大范围的比赛能进一步激发参赛幼儿的团队意识与拼搏精神,同时唤醒旁观幼儿对篮球的兴趣,使全园篮球运动的开展获得更多幼儿的支持与拥护。

3.方法渗透,学会策略。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它包括基本技术与战术。包含了运球、传接球、过人技术、投篮技术、个人战术、集体战术等。幼儿由于年龄生理特点限制,对新动作的学习很困难,表现为动作费力,紧张,不协调,不准确,缺乏控制力,并伴有多余动作。一些复杂的动作很容易让幼儿失去信心,失去兴趣。

如“投篮技术”中,根据幼儿力量小且方向不稳定的特点,采用“双手高手投篮出球”的手法。此动作对幼儿的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及弹跳能力、协调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幼儿学习起来很困难。有的幼儿不会蹬地用力,有的腰挺不直,有的过于藏球、有的手臂不够弯曲,还有的拿球手腕不够外展。为了让幼儿容易学习掌握投球方法,对此动作加以简化与改进,把动作分解成三个步骤:双手拿球前平举――双膝微曲,屈肘持球于胸前――发力投篮。

通过上述动作分解后,先让幼儿把每一个分解的动作做到位,对每一点动作加以纠正、强化、定型,由无球练习到有球的练习,充分体会动作的每一个环节、顺序。幼儿掌握了每一个步骤之后,再练习完整动作就容易多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过这样活动训练之后,原本较难的投篮技术就能很快熟练地掌握。

4.因人而异,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科学制定各年级幼儿篮球运动开展的目标、形式、途径、要求等,以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素质与心理能力的健康和谐发展。

如在小班开展幼儿篮球运动时,应坚持以丰富多彩的球类游戏为主要运动形式,以增强小班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在促进小班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其参与篮球活动。对中班幼儿,教师在开展篮球运动时则应善于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挑战性游戏,以提高幼儿对篮球活动的热情,使其能在快乐的游戏环境中既锻炼身体,又提高篮球技术。在大班幼儿中开展篮球活动时,教师要善于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富有竞赛性的游戏,以进一步稳定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提高其篮球运动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大班幼儿的团队合作与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

三、结语

幼儿园的篮球教学让幼儿在乐趣的活动中体验,促进幼儿产生运动的兴趣。篮球课题的实施开展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和教学机智,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寻找到一条适合孩子们自愿、主动、积极、快乐的小篮球课程,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成为篮球运动的爱好者。

参考文献:

[1]缪颖.浅谈幼儿园开展“篮球活动”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7).

[2]万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幼儿篮球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3]林文婷.快乐篮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9).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必要性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