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班级管理原则

2016-04-20郜振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主参与激励班级管理

郜振芳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原则对于建立和发展班集体,全面实现班级目标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班级管理原则,应该体现和反映班级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班级管理原则,必须既有科学性,它应该是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又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结合笔者近年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经历,对初中班级管理原则做了系统的整理和划分。

[关键词]班级管理;原则 ;激励;自主参与;教管结合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中国也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一个组织或者团体中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班级管理与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初中班主任管理质量与教育水平的高低事关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初中班主任应充分结合初中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特点,切实把握班级管理原则,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为初中生的健康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一、全员激励原则

所谓全员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贯彻全员激励原则,首先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个学生。怀有同样的工作责任感,机会均等地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条件,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学生不成才但要成人”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实践的目标。对优秀的学生,不能“一俊遮百丑”,让他们养成优越感;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准机会让他们充分放光,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乃至自豪感。其次,要善于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学生。一个班级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文化。我为班级所制定的目标都是“To be No.1(勇争第一)”,一直以来这个目标激励着我和我的学生们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当每一次我们的目标实现的时候,我都能够看到孩子们那喜悦的笑脸,我知道那是发自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同时,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他们个人的近期的、远期的目标,如:挑战书、军令状、决心书等。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的过程。

二、德育为先原则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法律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常过多依赖纪律的力量,有的班主任热衷于订班规班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并制定出了惩罚措施,但如果这些措施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那么一方面这些纪律的管理作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另一方面它会造成班主任与学生、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对立,甚至是冲突。只注重纪律的约束的班级即使能够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那也是口服心不服,老师在的时候,一片安宁,老师一走出教室,天下大乱;表面上,规规矩矩,背底里,为所欲为。

道德教育要怎样进行呢?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呢?我在如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坚持每天写日记,坚持每天在日记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魏书生老师把这种方式称为“道德长跑”。本杰明·富兰克林用每天反省自己的方式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一生。(二)树立一个人生的傍样,搜集相关资料,拥有自己的人生梦想。(三)每天背一则名人名言,点盏照亮心灵的明灯。(四)给学生阅读朗读有关英雄人物的传记。(五)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以明辨是非。(六)学会跟自己对话,跟自己的心灵交流,跟自己的缺点进行斗争。苏霍姆林斯基称为自我教育,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我教育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深刻和有效。(七)适当组织一些活动,特别要利用好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来加强和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

三、教管结合原则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具体地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实施教管结合原则,首先要求我们应当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其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引导学生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勤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按时作息等。并要认真执行,经常检查,及时总结,进行评比。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应当注意下面几点:第一,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制订工作,使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教、自管的主体作用,才可能使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二,所订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宽严恰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所订的规章制度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以消极方面限制防范,不应当简单地与“禁令”、“处罚”划等号。第四,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做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我认为就是“言出必行”,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威信,班级的规章制度才能得以不折不扣的实施。

四、通情达理原则

实施情通理达原则,首先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具体表现在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能耐心地帮助。其次要晓之以理。要善于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第三,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既不要“有理无情”,也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将情理有机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要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要一丝不苟,体现一种“刚性”;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之诚,体现一种“柔性”。

五、平行管理原则

在班级中,除了师生之间的垂直关系外,还有同学之间的平行关系。贯彻平行管理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可以激励和推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断进取;反之,一个不好的集体则会使学生松散疲沓,甚至相互影响,沾染各种恶习。因此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就要耐心组织,精心培养一个团结一致的由关心集体的积极分子组成的领导核心,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坚强的班集体。②要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和管理作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向集体,通过集体,影响和教育个别学生。③要加强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强调教育集体并不否定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个别教育的好坏,也会影响集体的巩固和发展。个别教育,不是仅仅指对后进生的教育,对尖子学生也应施以个别教育。

总之,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工作是其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班级管理工作相对琐碎,并且管理任务繁重,这需要班主任灵活把握管理原则,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多鼓励和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自主参与激励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
引导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