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古诗在体育大课间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以“弟子规操”为例

2016-04-20刘正东江苏省扬州仪征市大仪中心小学211409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练弟子规课间

刘正东 (江苏省扬州仪征市大仪中心小学,211409)

一、案例的背景

2012年10月,在新校区即将启用之际,学校对的校园文化进行了重新定位,培养“三有新人”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即“有根基”、“有能力”、“有信心”。学校把推进传统经典诵读作为培养“有根基”的人的重要渠道,其中,《弟子规》作为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练《弟子规》,体育组尝试着创编“弟子规操”,使学生能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有能力”和“有信心”的育人目标。

二、案例描述

《弟子规》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必读书目,学生集体诵读时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小学生在集体诵读的过程中,易形成整齐的诵读节奏,而这种节奏能否作为徒手操的节奏呢?我们进行了针对性地尝试。

1.选择诵读的节奏作为操的节奏,诵读时每六个字为一句,每四句为一节,共二十一节。每节做四个八拍,每一字为一拍,按照前三拍动作、第四拍休止一拍的节奏,边诵读边做动作,第二至第四个八拍重复第一个八拍的动作,由于诵读的内容不同,没有重复的内容和感觉,学生喜爱进行重复练习。

2.在动作选择上,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动作作为素材,按照从上肢到下肢的动作顺序,按照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速度这五方面的素质要求,进行合理编排,提高了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诵读内容的选择上,节选了《弟子规》中的精华作为诵读内容。从“弟子规,圣人训”开始,至“吾与我,不分明”结束,共选择504字内容去编操,让小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经典文化,在全面锻炼身体的过程中,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参照着去做。

三、案例分析

1.丰富了大课间

活动的内容。作为苏中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在师资力量、办学场地和器材受限的情况下,“弟子规操”可以更好地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更好地发挥好大课间的实效。因此,在大课间活动中,对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在活动时间上,将大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35min,在活动内容上,按照“弟子规操”——“校园集体舞”——“身体素质天天做”——“班级自主活动”四个板块进行组建。“弟子规操”成为学生每天必做内容,丰富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内容。

2.锻炼的效果好。将“弟子规操”作为大课间活动的重点,进行了重点编排和创编,由于动作简单、节奏感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全校学生的推广学习,前后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全校800名学生就基本掌握了这套操,由于边练习边诵读,学生学练的积极性高,练习结束后,平均心律达到每分钟140次以上,使学生的四肢、关节以及各主要系统功能得到了有效锻炼,取得了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3.具有推广价值。三年来,“弟子规操”能得以顺利推广,得益于学校领导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班主任队伍体育意识强,积极指导和配合学生“弟子规操”的学练工作,在学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学校常态大课间活动的校本特色。2013年3月26日,江苏省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及各大市体育教研员来到学校进行现场调研,对这种简便、易行,内容丰富、有着浓郁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大课间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弟子规操”于2013和2014连续两年被作为经典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四、思考与建议

在坚持常态化的理念下,三年来,全校近800名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每天都能集中诵读和练习“弟子规操”,即使在停电的情况下,全校学生也能够跟着诵读的节奏。反思“弟子规操”的常态化坚持,适度地推进动作的变化,常做常新,才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更能解决徒手操练习中动作泛化的现象。

1.“弟子规操”融教育性和健身性于一体,不需要器械和特殊的场地,简便易操作,便于班级管理,符合“在有限的时间做有效的事情”原则,便于在大课间中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集中进行练习,值得推广。

2.“弟子规操”中学生跳跃、跨步等位移练习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身高或场地等,要求学生统一位移的大小和尺度,这样可以提高“弟子规操”的整齐度,激发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3.在动作素材的选择上,建议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别的动作素材,达到常做常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冬季可多选含跳跃动作的,夏季可多选协调和柔韧动作,不断增强健身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学练弟子规课间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弟子规·泛爱众(一)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弟子规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