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法未学精,“猴子”变“猩猩”
——一节失败的体育课

2016-04-20王东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职教中心066599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猴子稿件体育教师

王东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职教中心,066599)

一、案例背景

今年十月中旬,笔者所在县教育局教研室评选优质课,笔者代表学校参评。本学期,笔者所教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新生,为了求“新”,笔者选择了最能体现学校体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猴打棒》作为教学内容。“猴打棒”是青龙满族自治县一种具有独特表演艺术风格的民间舞蹈,是“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姿舒展形象,动作灵敏粗犷,能够有效地提高舞者的健康水平,尤其能够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很有帮助。

经过认真准备,笔者试图用新的学生——职高一年级新生,新的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内容,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力求展示新的教学理念。可是事与愿违,最终上了一节不折不扣的失败课。

二、案例描述

课的前半段,整个教学过程按设计的轨道顺利进行,在“棒花”教学中,笔者先做了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开始模仿练习。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兴趣盎然,看课教师也面露赞许之色,笔者也暗自高兴,心想这堂课有这么好的开始,效果一定不错,但后半段却令人始料不及。

“同学们,《猴打棒》的手法练习——‘棒花’大家已经学了一部分,掌握得非常好,要学好‘猴打棒’,只有好的手法还不行,还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步法和肢体动作,你们已经是高中生了,我相信同学们的能力,现地你们自由结组,研讨一下猴子的步法。”在笔者的指挥下,学生们自由散开,或三五成群,或独立思考,有的拿着棒子在耍“棒花”,有的呆呆地站着,有的在“讨论”……这时候,笔者觉得学习氛围不浓,进行引导:“同学们,结合你们平常看过的舞蹈、大秧歌的步法,模仿猴子的动作,迈起步子来,你们可能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猴打棒舞步,我们的民族艺术需要你们去发展、去创新。”学生们在笔者的鼓励下,认真地动了起来,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做着各种跳跃动作,但始终没有做得有韵律感、动作优美的。笔者心里暗暗着急,时间转眼过去十来分钟了,技能目标还未达成,不能再等了,笔者果断采取行动,集合队伍,并说道:“同学们,刚才大家自主探究了猴子的步法,哪位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下。”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应声,显然底气不足。笔者看到没有学生应声,只好挑人演示:“张伟同学,你的协调性好,模仿能力强,请你给大家做一下表演。”张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老师,我还没研究好,你让别人做吧,我真不会。”笔者当时觉得张伟素质好,他不会其他人就更难说了,就继续诱导:“其实动作很简单,你刚才挠头的动作就是猴子常做的动作,你就像猴子一样走出来就行!”张伟:“我没见过猴子,怎么学猴子走。”显然很不情愿,这时候,看课的教师开始窃窃私语,气氛有些尴尬。笔者有些着急,加重了语气:“你看过《西游记》吗?可以学一学孙悟空吗?”“不会,我们家没电视!”张伟见笔者语气不大对劲,有些生气,也加重了语气。这时候,笔者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这么多人在看课,教研室教师在评课,探究了半天,没有什么结果,现在又出现了这种状况,怎么办?这时体委站了出来:“老师,我试着做一下吧。”体委显然是在救驾,笔者心里一热:“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们也看出了气氛不对,夸张而热烈地鼓掌,显然在活跃气氛。再看体委:把袖子往上卷了卷,呲着牙、瞪着眼,摇摇晃晃,手舞足蹈地走了起来……看着体委滑稽的样子,学生们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时一个尖细的女声笑着说:“这哪里是猴子,分明是只大猩猩吗?”听她这话,看课教师也都忍俊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笔者的心情坏透了,但课堂教学还要往下进行,笔者举手示意并说道:“同学们,不要笑了,其实猩猩是猴子的近亲,体委学得很好,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下。”学生鼓掌,气氛热烈,掌声刚落,下课铃响了,笔者茫然地站在操场上……

三、教师点评

在课后,教研组的同事为笔者评课,评价如下:

(以下是教师点评实录)

体育教师邵沐艳:老同学,看你心情不好,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吧,至于什么意思你自己琢磨。说一位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猫,提问一位家里有猫的学生。师说:黑板上画的是什么?生答:是耗子。师说:不是耗子,你们家炕头打呼噜的。生答:是我奶。师说:不是你奶,它还有胡子。生答:那是我爷。师说:不是你爷。它还会爬树。生答:那是我哥。”

笑话意味深长,把教研组的同事都逗乐了,但我却笑不起来。

教研组长杨金龙:王东老师是我的学生,我实话实说。邵沐艳的笑话的含义大概是说,这节课王东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缺乏艺术,耽误了时间,没有达成教学目标,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为这节课编了个顺口溜,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道理。我的顺口溜是:教学理念未学精,自主学法没弄清。画虎不成反类犬,猴子难免成猩猩。

杨老师是我中学时期的教练员,是我最敬重的老师,现在又是我们组的教研组长。恩师的评价一语中的,让我心服口服。

年级主任王有金:我对体育是外行,对体育课的一些新理念也不是太明白,但是一节课我没有看到学生真正学了什么技能,也没看见学生出一滴汗,这样的课是新理念倡导的吗?

王主任的评价让我羞愧不已:谁说外行是看热闹?其实自己还不如“外行”懂“门道”。

四、课后反思

1.自主、探究式学习要有“度”

教育是一种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活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体育课必须要能使学生达成一定的技能目标,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否则体育课也就失去了他的真正意义。我们在“讨论”、“探究”时千万不要忘记“效益”,只动脑不动腿的课不应该叫体育课。

2.选择学习方式时不应该生搬硬套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必须真正领会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教学理念应该不断更新,但选择学习方式时不应该生搬硬套。提倡“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绝不是对接受性学习的否定。在《猴打棒》步法的教学中,盲目选择了时髦的“自主性学习”方法,让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在他们认知的起始阶段自我探究,先练后学,结果闹出了“自主学习不成功,猴子变成大猩猩”的笑话。可见,没有知识“原型”作为“自主”的基石,“自主”必将成为空中楼阁。

3.要注重研究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

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局限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也没有适合一切学生的学习方式。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是其他学习方式,都要在真正弄清其实质和全面分析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有利于学生有效进行学习为出发点选择运用。站在改革前沿的体育教师,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即不能保守,也不能盲从,应多一些比较,多一些怀疑,多一些联想,多一些实践。只有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多种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才能有声有色有效果,教学改革才能顺风顺水少走弯路。

校对有感

平生第一次参与杂志稿件的校对工作,打开邮件,才知道任务是五天校对十一篇稿件。激动之余,心里也不免泛起嘀咕,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项工作,怎样做才能对得起栏目组对我的信任?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激动和矛盾的心情中,一篇一篇、逐字逐句一一认真校对,唯恐自己漏了什么、校对错了什么,做了无用功,帮了倒忙!

在校对的过程中,为了让每篇稿件更完美,笔者又找出《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11期吴键老师的“校园足球:回归‘真义’ 严防‘跑偏’”这篇文章进行反复研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组稿件的背景意义,再度学习《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对自己拿不准的字、词、句、标点符号以及参考文献等,查字典、查词典、查辞海、查辞源、查资料、查文献,反复推敲揣摩,直到满意为止,比如:专业和专职的区别、等和等等的区别、单双引号的使用、参考文献规范的书写格式等。在校稿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和巩固了很多知识,同时扩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平添了自信。

随着校对工作的逐字、逐句、逐篇向前推进,这批稿件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时候是惊艳和感动,作品和作者让我眼前一亮、心里眼里满是快乐。作者们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敢说真话的精神深深感动和感染着我。隽永的文笔、缜密的思维、扎实的学养,他们用自己的聪颖、智慧证明体育教师群体远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慢慢改变世俗眼光中体育人“有头无脑”的标签,用体育人特有的毅力、定力和坚守,在体育教育这方沃土上默默耕耘、付出、思考、奉献、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为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献计献策。

校对这批稿件的过程,是和每个作者跨越时间和空间面对面无言交流的过程,此时的文字不再是枯燥没有生命的文字,而似一个个灵动、美妙的音符,在传递一个共同的期待和梦想,期待体育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期待体育梦走向辉煌!在一字一句的交流过程中浮躁的心得以慢慢沉淀继而欢愉、充盈、灵动。这批稿件看到了大家的激情与梦想,这份激情与梦想也深深感染和激励了笔者。校对完稿件,有理由相信,在全国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体育教师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

在校稿的过程中,尽管竭尽全力,但因水平和能力有限,校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商榷、探讨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2016.03.02夜

刘军(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36600)

猜你喜欢

猴子稿件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A Monkey in Empty Talk说空话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