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一年级体育课需要“三变”
——以向左(右)转教学为例

2016-04-20梅黎明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430079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变队列小游戏

梅黎明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430079)

基于多年执教经验,笔者悟出,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需要“三变”,它能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乐此不疲。“三变”是指变“玩具”、变“教法”和变“评价”。现以向左(右)转教学为例进行介绍:向左(右)转是学生必须掌握队列动作之一,如何利用一节课让一年级学生较快识别左(右)方向,明了预(动)令关系,学会正确喊队列口令,并能听到口令后掌握两脚协调用力转动动作呢?

一、变“玩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刚满6~7岁的特点,变“玩具”是第一招。他们天生喜欢玩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制作和选取一些“玩具”,以“变”的方式出现在体育课堂上,更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上好体育课。

笔者针对“向左(右)转”的教学特点,为每名学生“变”出一只神奇手套,并告知大家只有表现好的同学将会得到它。学生为了得到这“神奇的玩具”,个个努力表现自己,即使有个别表现不好的学生,经提醒后也会马上所按教师的要求做去。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它,并愉快地上好体育课!

变“玩具”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渴望得到它,并利用玩具跟教师一起上好体育课,这种氛围为高效上好队列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课后,学生按教师要求将手套统一戴在左手上,借用手套作为本课“玩具”始终贯穿整堂课。

(一)做“手套操”

利用练习“手套操”(见图1)提高一年级学生方向感,强化左(右)方向。

(二)玩“接旨”游戏

利用手套向上抛起后,听教师指挥统一喊左(右)后,用指定的手去接手套(见图2),以此提高学生快速识别左(右)方向的能力,为队列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练习向左右转

图1

图2

“举起戴手套的左手”的诱导性练习,能让学生轻松转对方向,提高方向感,一次次成功的动作体验,让学生倍添信心,更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四)玩“仙人指路”游戏

每组利用10只手套铺好“路”,听到教师发令后,踩在“手套”上,前行到指定位置取“宝藏”,最先完成任务小组获胜(见图3)。

图3

(五)放松练习“大手牵小手”

利用手套摆成规定图形,围坐下来听音乐进行拉伸放松(见图4)。

一只普通手套因为变成“玩具”,不仅较好地调动一年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还能让教师轻松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要想上好一年级体育课,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多变“玩具”,可以从生活用品中变“玩具(鞋子、手套等);可以从“废弃物”中变玩具,如利用免费广告画剪成“树叶”贴在地上进行曲线跑;贴在胸前进行接力跑,贴在树上进行投掷等;还可以从学生最喜爱的体育用具中“变”玩具,不断开发它的新玩法,为一年级体育课“添色”!

图4

二、变“教法”

变“教法”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爱玩、爱新、爱模仿等心理需求,体育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借用一些“妙招”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新教法更添趣味性、更具挑战性,更能有效为一年级体育课堂“添彩”!

(一)借用展板+IPAD(平板电脑)

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讲解方式,将展板+IPAD(平板电脑)引入一年级课堂,多方面开发它的功能为课堂所用,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地向学生们传播技术动作。本课借用IPAD功能:

1.向学生介绍队列名称,区分预(动)令,教授学生喊队列口令。

2.利用慢视频进行讲解示范(见图5),让学生有兴趣学练,让不会的学生多一种学习渠道,不会就点击IPAD反复看教师示范,再练习队列。

3.对照拍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进行改错。

图5

(二)借用展板+小运动鞋

1.向左(右)转教学重难点是两脚协调用力转动,而一年级部分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知道教师所讲脚前掌和脚后跟是什么意思。于是,笔者出示贴了两种颜色的“即时贴”的鞋底来介绍脚前掌和脚跟(见图6),让一年级学生直观明了掌握脚前掌和脚后跟,为下面讲解示范做好铺垫,为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图6

2.传统向左(右)转教学中教师会在操场上讲解示范。学生多的班级,部分学生会因为身高问题,根本看不到教师的脚在地上几次有限示范,这一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动作效率。笔者借用展板+小运动鞋在空中演示两脚协调用力转动过程(见图7),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有效地提高了讲解示范效率,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标准示范动作。

图7

(三)借用小游戏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难持久,可以将各种教法设计成“玩法”形式出现,每隔3~5分钟就带着学生玩一个新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技术动作,效果奇好!

1.小游戏“空中模仿秀”。当学生看清小运动鞋演示向左(右)转的过程后,奖励学生玩“空中模仿秀”,让学生用双手代替双脚在空中模仿教师向左(右)转,提高学生理解两脚协调用力转动过程。

2.小游戏“飞转世界”。当学生掌握两脚协调转动后,奖励学生玩“飞转世界”,让学生尝试用左脚脚跟转90°、180°和360°圈圈,然后换右脚;再尝试用左脚脚跟转圈,右脚脚前掌协助“推”,然后交换脚,最后尝试用左(右)脚前掌+脚后跟协调转动。

3.小游戏“检测机器人”。当学生掌握向左(右)转动后,奖励二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玩游戏“检测机器人”,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之间相互帮扶,相互纠错,起到互学促学的效果。

(四)借用队列儿歌

当学生初步掌握两脚协调转动后,可借助队列儿歌来巩固技术动作掌握。例如,儿歌:向左转,左脚脚跟+右脚脚前掌;向右转,右脚脚跟+左脚脚前掌,两脚协调转动不紧张。这种简单实用的儿歌,不仅辅助学生独立完成动作时起到提示要领作用,更让一年级体育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气。

三、变“评价”

变“评价”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需求,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利用小游戏和借用IPAD功能进行评价,能更有效地为一年级体育课堂“添彩”!

一年级体育教师常用是口头表扬,时间久了,评价就没有魅力了,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更调动不了锻炼积极性。本课采取的方法是:

(一)借用小游戏进行评价和表彰

对较好完成技术动作的学生和小组,每隔3~5分钟就奖励玩一个新游戏,这种评价手段深受一年级学生喜爱,完成教学任务就变成一件轻松的事!

(二)学生对照教师视屏中标准动作给自己评分

这种评价手段让一年级学生练习更加积极主动。

(三)借用IPAD功能进行

借用IPAD功能进行拍摄,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课后将拍摄视频上传班级QQ空间,让家长更快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多参与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手段让一年级学生更有自豪感,更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本课以“向左(右)转”教学为例,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难持久、课堂纪律难组织、不听教师讲解示范、参与队列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而设计的,仅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运用“三变法”(即变玩具、变教法,变评价)为学生服务,针对教学内容借用展板、IPAD、小运动鞋、小游戏和儿歌等,充分开发它们的功能为体育教学服务,一年级体育课就不难上了,体育课堂也能被教师的智慧“点活”,显示出别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三变队列小游戏
基于车车通讯的队列自动跟驰横向耦合模型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队列里的小秘密
专注力小游戏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青春的头屑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注重“三变” 学会“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