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滚翻教学“金点子”

2016-04-20赵卫新王晓东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点子呼啦圈垫子

赵卫新 王晓东

(1.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100022;2.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100028)

前滚翻是体操——垫上技巧的基本动作。学生通过本项教材的学习可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与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柔韧、灵巧、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学生还可以通过本项教材的学习,掌握一种自我保护的动作方法,从而在面对突发危险时,能够及时做出自我保护动作而化险为夷。

前滚翻动作的常用口诀是“一低二提三滚翻”;前滚翻时身体部位依次着垫的顺序是头后、颈、肩、背、腰、臀,其动作要点是低头提臀,蹬腿有力,滚动圆滑,团身抱(小)腿,完成蹲撑。教学重点为:团身紧似球、滚动圆又快、滚翻成直线等。教学难点为:滚动圆滑、团身抱腿、直线滚翻、动作连贯等。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者单膝跪立于练习者一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必要时扶腰、背帮助成蹲立。

前滚翻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和危险性,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保护与保护他人的体操意识,明确鲁莽从事体操项目学习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在“三重保护”(自我保护、他人保护、器材保护)的前提下,安全参与体操教材的学习。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一、在小垫子上贴标志、标点、标线

目的:引导学生在初学前滚翻时准确找到手掌与头后的着垫位置。

练习方法:教师引导初学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蹲撑时能够准确找到手撑位置,明确前滚翻时头部应着垫的位置(见图1)。

图1-1

图1-2

练习实效:通过粘贴标志、标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手撑位置,在保护与帮助下顺利地完成前滚翻动作。

教学建议:

1.学生初学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2.引导学生间形成互助学习小组,在同伴练习时能够给予正确保护与帮助,保证学练安全。

3.初学时教师不要过多强求学生能够做出蹬地有力的动作,应多提示低头动作,避免学生头部顶垫子出现颈椎扭伤。

二、夹沙包

目的:掌握前滚翻时膝关节闭合夹紧的动作。

练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选择性保护与帮助下,利用膝关节夹沙包的方法,完成前滚翻动作(见图2)。

图2-1

图2-2

练习实效:通过膝关节夹沙包的方法,有效提示和限制了学生前滚翻时膝关节分开的错误动作,为学生标准、规范、高质量地完成前滚翻动作打下基础。

教学建议:

1.在练习膝关节夹沙包的前滚翻时,可以结合游戏或比赛进行,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前滚翻技术水平的提高。

2.结合学校现有器材情况,进行适当的器材选择。例如:海绵包、手帕、卷好的短跳绳等。

三、借助呼啦圈进行练习

目的:掌握前滚翻时团身紧、蹬地有力的动作。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手扶立放呼啦圈,另一人完成前滚翻动作(见图3)。

图3-1

图3-2

练习实效:通过两人一组利用呼啦圈进行前滚翻练习,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蹬地有力、团身紧的动作,为高质量地完成前滚翻动作提供了保障。

教学建议:

1.学生在利用呼啦圈练习时,应具备脱离保护条件下独自完成前滚翻动作能力。利用此种练习方法来强化前滚翻时蹬地有力和团身紧的动作技术。

2.切记此种方法不要在学生初学时使用,避免学生蹬地过于用力,造成颈椎和胸椎的损伤。

3.选择呼啦圈时,应根据学生身体与技术水平的差异合理选择(呼啦圈直径一般为60cm、50cm、40cm),方可达到最佳练习效果。

四、增加起始小垫子高度

目的:提高滚动速度,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前滚翻动作(见图4)。

练习方法:学生根据自身前滚翻水平,正确选择起始垫子高度,完成前滚翻动作。

图4-1

图4-2

练习实效:利用折叠垫子,提高了学生的滚翻速度,改善了学生由于蹬地力量不足,不能连贯完成前滚翻动作的问题,为学生获得前滚翻完整技术动作成功体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教学建议:

1.在练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前滚翻的实际能力,选择性安排生生间保护与帮助的程度。

2.在练习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时适度地降低起始垫子高度,增加练习难度,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提高前滚翻技术能力。

五、借助小垫子多种形式地叠拼摆放进行练习

目的:帮助学生掌握前滚翻成直线的动作。

练习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的小垫子叠拼组合,进行前滚翻动作练习,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前滚翻成直线的动作感觉(见图5)。

图5-1

图5-2

图5-3

练习实效:通过利用多种形式小垫子组合与叠拼摆放,进行前滚翻动作练习,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前滚翻动作,并高质量地完成前滚翻成直线的动作,且动作标准、自然、优美。

教学建议:

1.在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选择叠放垫子的方式,在初次体验时可选择三块垫子纵放叠拼,垫子摆放后中间形成一条沟,学生在练习时利用这条沟,顺利地完成前滚翻成直线的动作。

2.如果此种方法还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滚不正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纠正。例如:前滚翻时如果经常向右侧歪,就要利用两块垫子纵向叠拼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加高右侧的垫子高度,有效限制学生在前滚翻时向右侧偏出,起到引导学生前滚翻成直线作用。

3.学生在利用三块垫子的叠拼进行练习时,前滚翻动作水平明显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学校器材实际,利用多块小垫子的两侧摆放,让学生进行滚过山凹的游戏,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前滚翻的技术动作。

六、立放小垫子

目的:帮助学生掌握前滚翻团身紧似球的动作。

练习方法:两块小垫子,一块纵向平放,一块在其前端立放(见图6)。要求学生在进行前滚翻练习时,尽量不碰倒前端立放的小垫子,迫使学生在前滚翻练习时尽可能地做出屈膝团身的动作。

图6-1

图6-2

练习实效:通过利用立放小垫子进行前滚翻动作的练习,有效地对学生屈膝团身动作进行了限制,迫使学生在前滚翻时做出团身紧、屈膝手紧抱小腿的动作。为顺利地完成前滚翻动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教学建议:

1.在进行本项练习时可以结合闯关游戏或比赛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前滚翻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目标。

2.练习时注意巡视、协调和组织,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立放垫子的位置,避免垫子立放位置不准,造成学习秩序的混乱影响学习效果。

七、两人一组的拍球游戏

目的:帮助学生掌握前滚翻团身紧的动作。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一人低头团身抱小腿当球,另一人当拍球人(见图7)。拍球游戏开始后,当球的人利用低头团身抱小腿连续蹲跳的方法,相互配合完成规定个数的拍球动作。

图7

练习实效:通过进行本项游戏,让学在体验中初步感受到前滚翻低头、团身、抱小腿的动作方法,解决了团身不紧、滚翻时身体打开的问题。

教学建议:

1.在练习前教师先做好安全教育,避免学生课上携带锐器物,保证学生的学练安全。

2.学生在练习时大多数都较为安全,但是也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学生摔伤与扭伤。

八、利用垫子高度差

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蹬地有力的动作。

练习方法:两块小垫子纵向重叠放置,利用高度差,由低向高进行前滚翻动作练习,提高蹬地力量(见图8)。

图8

练习实效:通过利用重叠放置小垫子的高度差,迫使学生在前滚翻时做出用力蹬地的动作,为学生能够连贯、快速地完成前滚翻动作提供有效保障。

教学建议:

1.本项练习只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蹬地力量的快速提升,为后续不同开始姿势前滚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项练习不一定适用于全体学生,望各位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酌情使用,保证学生的学练安全。

猜你喜欢

金点子呼啦圈垫子
了和子
梦幻垫子
彩虹
山的呼啦圈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别让“金点子”点到为止
别让“金点子”点到为止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