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探析

2016-04-19郗宏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高职院校

【摘要】当今社会,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尤为迅猛,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从业人才的需求量随之迅速增加,高职院校作为该类人才重要的输送渠道,其充分意识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而采用有效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由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概述、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期对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的应用完善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6-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也得以飞速发展,从而引发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需求量的激增。此时,高职院校作为汽车行业人才输送的重要窗口,必然对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发展的新型技能型人才,积极遵循国家专业课程改革要求,有效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充分引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内化,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概述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涵义

项目驱动教学法即指充分依托教师合理的指导,有效采用项目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处理学科信息,制定可行的项目完成方案,积极进行项目方案实施以及结果评价,从而通过项目的实施及评价的整个过程,实现学科知识内化的教学手段。项目驱动教学法突显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新理念,重视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突显出学生教学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从而科学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1.多重性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汲取,由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指导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学生改变过去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逐步培养提升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习知识的被动者转变为参与教学的主动者;在学科教学保障上,学校积极推广项目驱动教学法,采用新型课程教学理念,明确学校办学目标,逐步健全了学校课程体系。可见,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目标指向具备多重性的特点。

2.可控性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新理念,其改变了过去教师讲授以及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注重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项目驱动教学法也突显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作用,通过教师采用科学合理教学手段,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及控制,实现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可见,项目驱动教学法体现出可控性的特点。

3.实效性

项目驱动教学法直接体现出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教学项目的合理选择,有效地完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科理论知识指导项目实践,重视项目实践的完成总结与评价,从而突显出教学的实效性特点。

三、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用现状

(一)突显授课方式项目化教学

由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用及操作性较强,因此要培养出适合本专业工作岗位的人才,则需要开发有效的项目授课方式。各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项目授课方式的重要性,注重教材理论挖掘,联系专业对于职业群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教材,注重授课项目的选择确定,选用双师负责授课方式,有效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有效拓展实践实训场地,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课程进行项目划分,各项目进行再次细化,通过任务驱动完成项目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充分做好上岗准备,提高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效性。

(二)重视教学环境仿真性模拟

各高职院校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活动时,由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实施运行过程中,教学环境对其影响非常巨大,故使得各高职院校尤为关注教学环境的选择与营造。目前,各高职院校往往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场地进行有效融合,建立仿真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采用现实企业同步的软硬件设施,积极渗透企业行业标准及管理信息,使得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有利于更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内化。

(三)积极采用丰富教学手段

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完成教学项目任务,实现教学项目设置效果,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而各高职院校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采用项目引导、头脑风暴、情景探究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运用分组讨论以及指导等教学形式,变教师主体教学为主导教学,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演示,使得学生做到做学合一,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注意事项

(一)明确项目选择处理标准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用过程中,项目的合理选择以及处理系关键事项。项目选取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突显基本教学知识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进行知识体系串联,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进行项目处理时,需要突显选择实例的梯度层次,以简单典型的教学实例导入教学,以便学生完成知识理解及迁移,再设计增加难度的教学实例,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知识灵活运用能力。endprint

(二)掌握教师教学指导力度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作为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有着诸多改变,从传统注重教师传授知识技能,逐步转变为重视学生有效运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积极强化学生观察动手、主动自学、分析解决、交流合作以及生活生存等方面能力。因而教师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必须正视教学地位的转变,掌握好教学指导力度,充分因材施教,构建真实的项目实施环境,在学生技能学习中当好传授者,在学生技能应用中做好引导者,在学生分组活动时中扮好协调者,可见,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角色地位,要做到恰到好处。

(三)把握教学项目总结技巧

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教学项目的有效完成,此时,教学项目完成后的总结工作同样非常重要,然而在教学项目总结中不断显现出诸多问题,如教学项目总结过于马虎简单,欠缺教学项目拓展延伸,项目总结不够全面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因此把握教学项目总结技巧对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而言尤为关键。在进行教学项目总结时,需要合理拓展延伸总结项目,利用思路总结利导学生明晰项目完成最佳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理论欠缺,借助技巧总结挖掘学生项目完成多类方法,通过师生进行各类方法共同分析评价,整合完成项目操作技巧及精髓,从而有的放矢地应对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五、结论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其有助于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及方向,有利于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可见,针对项目驱动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解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衔接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为高级技能型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焦彩珍.建构主义教学与创造性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2):17-20.

[2]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38-39.

作者简介:

郗宏勋(1978-),男,陕西华阴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运用和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车运用与维修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理论教学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