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016-04-19景明霞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体系科学

景明霞

【摘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创新精神以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服务于城镇建筑和工业给水排水、城市水系统以及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等领域。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基于此,本文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探究,期盼提供给相关行业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1-01

引言

为了构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在熟练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化锻炼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要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与实践能力。所以,本文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明确本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1.1 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和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可以相互适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可以适应建设、生产、服务与管理的第一线需求,熟练掌握学科的应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比较强的处理问题和实践的能力,还具备优良的科学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并且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具备比较强的专业实用技能,获得工程师基础训练的工程专业技能的施工生产一线的岗位型人才。而实践教学作为巩固、加深理论认识的重要对策,也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提升职业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平台,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将社会对于给排水技能人才的需要充分满足。

1.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1.2.1 职业素质指的是在参加社会职业活动中,一定要具有的通用的和基本的能力,是职业人才一定要具有的责任意识和优良公德,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诚实、仔细的科学态度等最基础的素质。

1.2.2 专业能力指的是个体专业地、独立地,并且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完成任务,同时将其结果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评价,这些是岗位技术人员一定要具有的技术能力。

1.2.3 社会能力指的是可以与岗位变换、创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等需求相互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培养职业能力过程中特别重要的能力,其的迁移性比较大。

2.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1 建设专业课程实验。在有关理论课程中融入给排水综合实验、水微生物实验、水力学实验、水处理实验以及水分析化学实验等等实验,这样可以使得理论课程中具备一些实践课程。对于实验课程来说,其不用单独开设,而在专业课程实验中,学生们可以运用实验操作,达到可以充分理解课堂有关理论知识的目标。并且要按照目前社会的需求,对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学校中的其他有关专业(比如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水文专业)相互联合,共同构建相对完善的开放性实验室。学生们能够按照自身的专业方向或者爱好对备选实验内容进行选取,将实验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更变为“自主式”。

2.2 建设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包含水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以及水处理与给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等。学生们可以按照教师安排的任务书,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性地完成初步设计图纸与工程设计方案。对于目前设计题目不真实和单一的特点,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状况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去设计多样化、符合实际的题目,学生们应该按照兴趣或者工作在专业范围中自由性进行题目的选取。课程设计比较注重设计方案与思路,而毕业设计注重于工程绘图与设计计算。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训练与课程设计的帮助下,可以对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掌握。

2.3 实习的建设与实践。学生们可以通过实习使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得到全面的应用,同时对本专业的业务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锻炼了其的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在实习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改进“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大多数学校是让学生自身联络实习单位,很难对实习的过程进行管控,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因此,为了达到实习的最佳效果,学校可以和地方的企业进行合作办学,按照学生们的自身需要分配到合作企业中进行实习,这样学生们不仅可以得到报酬,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2.4 “技能大赛”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选取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要求小组跟踪记录某个大型土木工程的建造过程;去建材市场调研;制作水暖安装演示模型等系列课程大作业展示活动,学生们经历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对学生进行了锻炼。比如本校《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举办“水暖管件安装操作技能大赛”,不仅实现了“后勤服务教学,教学深入后勤”的教学新模式,而且通过到校内实习基地参观实践、现场教学,聘请水电公司技师现场讲解、演示和考核各项水暖管件安装操作技能,完成实践性教育模式。鼓励大学生积极接触真实施工的同时,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终使得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锻炼,具备了实践操作能力。

2.5 结合科研课题,培养学生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科研和创新实验互相结合的方法的实行过程中,可以达到实践教学中引入科学研究的目的。通过各个教师的指导,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与教师科研课题,使得学生们可以熟练进行资料的查找,或者亲自动手进行研究性的试验,或者亲自去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践解决解决问题。此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对本学科的热点、现状及发展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水污控制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也有了一些认识。因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工程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学校一定培养学生们科研和工程互相结合的意识,所以学生们要进行的课题研究也常常是和工程实际相关的。一些学生还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研究项目中去,形成以工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得到了基本的科研与工程的训练,而且能够使得学生们比较早地接触了工程实际,从而对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了解与熟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给排水行业人才的素质与知识结构要求更高。因此,必须建立起适应当代社会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其改革和优化,从而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学平,柯颖,盛国君,王香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4,02:16-20.

[2]崔福义,张晓健,高乃云,张智,李伟光,李圭白,张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04: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体系科学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科学拔牙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