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基础、创特色,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2016-04-19李娜赵志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础建设学生工作

李娜 赵志明

【摘要】近几年来,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品牌本科生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遵循规律、面向社会”的工作理念,按照“1314”的工作思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不断完善“教育为根本、服务为核心、管理为基础”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通过“两抓两促”,扎实开展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学生工作 基础建设 特色亮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20-01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目前学院共有学生2370人,其中男生1755人,女生615人。专职辅导员10人,兼职辅导员7人(含2名研究生辅导员),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院学生工作思路:按照“1314”的工作思路,坚持“三种精神”(大庆精神、红岩精神、三创精神)育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抓好“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导师制”三大品牌,坚持以安全稳定工作为核心,抓好“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服务成才、服务就业”四大保障。近年来,学院通过“两抓两促”,扎实开展学生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一、通过抓“五个构建”促进学生工作基础建设

1.构建学院领导重视、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学生工作格局。学院学生工作实行党政班子集体负责、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学生工作负责人主管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统筹协调教学、学生、科研等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关心、参与和支持学生工作。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要与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定期联系沟通,在学生的教学、教育、就业等工作上统筹安排、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每学期至少召开学生工作例会9次,党政主要领导至少参加2次。

2.构建适合学院运行、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机制。学院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基础条件,修订和制定了学生工作制度和流程,构建了对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多方面的动态管理考核机制。学院建立健全安全稳定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了详细的学生信息系统,畅通信息,建立例会和培训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

3.构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服务平台。在切实用好、用活学校现有的各种服务育人平台基础上,学院结合石油专业和行业特色,大力创新团学工作内容,与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开展团学工作共建,每年互派学生工作干部访问培训,交流团学工作信息,努力形成贴近行业、内容丰富的服务育人体系。学院投入几十万元,先后建成了心理辅导站、学生党员之家、就业服务多功能会议室、档案室、SPE等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平台。

4.构建文明活泼、有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文化。学院开展“石油之星”系列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先进,调动学院各团学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学生“三自管理”中的引领、带头和带动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工作的能动性。同时,运用生动事例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目前,“石油之星”系列活动包含评优评先、文娱体育、学风建设、宿舍建设等方面,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构建一支团结进取、能打硬仗的学工队伍。学院通过组织辅导员参加学生工作例会、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走访石油企业现场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每位同志在认真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了理论和业务学习。邓艇老师获得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年度“十佳”;出版首部石油高校学生工作成果专著;老师们发表文章30多篇。

二、通过抓“五个提升”促进学生工作特色亮点

1.提升学生理想信念。加强“三种精神”育人,大力开展大庆精神、红岩精神、三创精神教育活动。以党课、团课、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为载体,以重大的传统节假日、社会事件为契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红岩精神”主题学习交流活动,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爱国爱校爱家主题教育活动,定期深入班级宣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新一代石油人的感人故事,通过参观石油实训基地、学生荣誉文化室,专业指导等加强专业、行业教育等。同时,学院加强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坚持开展创先争优各项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积极投身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热潮。

2.提升学风建设指标。一是研究生考试成绩突出。学院分别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举办了“新老生交流会”、“考研总结表彰暨考研动员大会”、“考研经验学习交流会”等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学院连续三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全校之最,连续三年考研上线平均在100人以上,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学术交流丰富多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举办石油科技文化节,开展石油知识竞赛、科技论文大赛、石油论坛、石油文化展示、石油讲座等活动。三是科技创新成绩喜人。连续五年在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创造佳绩,在国内外数学建模比赛、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人数及比例都为全校之首。近几年来,学生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成功立项200多项,学生共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9项,学生发表论文50多篇。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成绩突出。学院连续8年获得军训先进营,连续7年获体育文化节冠军,连续9年获得英语配音大赛、情景剧大赛一等奖等。学院的“石油之星”系列活动形成特色品牌,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SPE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分会、“石油之星”科创中心、“石油之星”艺术团、“石油之星”讲解队作为学院精心打造的平台和载体,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展示学生风采。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内外学习、比赛。

4.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以“五位一体”就业市场开拓体系推进就业工作。完善就业平台建设,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大推荐毕业生力度,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毕业生。近几年来,在国际经济形势下滑、行业用人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确保了就业目标和就业率,为学校就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5.提升导师工作实效。学院从2013级本科新生开始实施以“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为核心内容的导师制,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导师制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选拔并聘任了包括学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机关教辅人员等在内的100余位导师。三年以来,学院逐渐完善导师工作机制,创新导师工作模式,教师舍得投入,学生积极配合,家长给予赞扬,共普育人新篇。

接下来,学院将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明确目标、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培育机制,围绕品牌本科生培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学生工作做细做实,实实在在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搭建平台,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春燕.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构思:基于域外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借鉴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第4期

[2]杨昌锐,江广长,孙莉.发展视角下的“院本”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第10期

[3]盛云,杨连生,段志锦.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理论研究[J].教育科学,2014,第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建设学生工作
试论PPP融资模式基础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因素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