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景为导向的幼儿美术实践研究

2016-04-19徐智芳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导向实践

徐智芳

【摘要】为了加强园本教研的科学引领性,探索幼儿美术的教育实践问题,为教师创设科学教研的平台,我们开展《新课程理念下,幼儿实验美术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子课题《以情境为导向的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适宜的教育手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激发幼儿在美术技能表现上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美术情境 导向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6-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以情境为导向的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进行研究。

二、以情境为导向的教育意义:

教育情境是情与境的统一体。幼儿园情境不仅包括幼儿园内在的“时、空”物质环境布置,还包括教师的行为、态度、情感等。教育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能使幼儿激发主动学习的情感;可以引起幼儿的多种体验、联想;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使幼儿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社会生活,发展社会性,因此以情境为导向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三、幼儿美术教育本质:

美术是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表现和身心活动的反映。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方式也是各有差异的,幼儿美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情绪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状况。

美术是幼儿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需要。美术具有一种语言功能,在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幼儿用来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自己的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美术是幼儿的游戏。幼儿绘画既是游戏又是创造。他们“似像非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东西,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是对幼儿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幼儿实施审美教育,要唤起其内在的审美情感,并在美的感受和熏陶下,获得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四、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开展现状: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似乎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种是教师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的培养。另一种是教师不敢教幼儿美术技能技巧,而一味地让幼儿自由去想象、创造,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体验,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它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转变为表现的东西。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要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那我们就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五、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二)幼儿是最富有情感的,以情感因素为动因进行渗透教育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引导幼儿学习。

(三)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前提,创设以情境为导向的环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学习。

六、以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为导向: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为导向: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和灵感的源头,教师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去创造是最恰当的。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为导向: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为导向:教师以表演的形式,让幼儿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自如和愉悦地表现自己内心世界。调动幼儿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多媒体演示情境为导向: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效率。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为导向:教师在活动中以音乐渲染情境,把幼儿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渲染气氛,使幼儿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引发想象激发创作的愿望。

七、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是一个人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包括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两个方面,着重人的性格的自然完美性,重视精神的熏陶,并使之获得品性高尚。在美术活动中通过情境导向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建立。在美育中对孩子进行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利用情境的导向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德渗透在情境的导向教育中,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三)幼儿从事美术活动能陶冶人的感性,培养合作精神,减少自私自利的现象。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人的感性、合作精神等,可通过教师的情感透导、情境创设,去实施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

(四)本次研究,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师教师的发展;同时,本课程方案还期待教师将良好的教育观念传递给家长,教师的教育行为感染家长,幼儿的学习行为感动家长,从而促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参与意识和合作配合行为得到发展。基于以上这些,我们提出 “以情境为导向的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实验美术活动的大环境,营造一个幼儿能自由表达的轻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参与美术实践活动,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幼儿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此来推进幼儿美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最终回归主体,让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八、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本课题的探索:

第一、形成“以情境为导向的幼儿美术活动”的理论建构。

第二、形成“以情境为导向的幼儿美术活动”的课程框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几个部分)。

第三、完成以情境为导向的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综合总结。

九、研究预期反思: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探究、群策群力,形成了教研的氛围。专家们的丰富经验、专业水平、独到眼光、先进的理念等使教师受益匪浅,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但教师们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有限,保教工作繁重,进行这样的研究是一个艰辛而又沉重的过程,锻炼了人的意志和毅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向实践
问题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与反思例说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犬只导向炮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