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在校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

2016-04-19郭周续进郭福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挑战对策

郭周 续进 郭福

【摘要】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今的大学毕业生与以前的毕业生相比,数量上升了许多,然而质量方面却是下降了更多啊!另外,当今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以及对于工资的期望值也在飞速地提高。从这一两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确实非常不容乐观,作为在校大学生来说,怎样合理安排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才能迎接就业的严峻挑战呢,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学习生活 对策 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10-02

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现如今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就有可能意味着失业。这一情况至少是能折射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今的大学毕业生与以前相比,在数量上上升了许多,然而在质量方面却是下降了更多啊!实在是令人可悲可叹啊。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年轻的学子们,也影响着千千万万学子的家庭,影响着社会。短期内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就业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面对社会、如何面对人生,这些并非冠冕堂皇的问题,积极的心态应该是所有对策的基础。

下面针对这一问题就个人观点,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目前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几个问题:

1.理论知识缺乏和技能水平的下降。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不怎么爱读书,即使是期末考试也是应付了事,技能水平根本不敢恭维,就像是学计算机的不会编程,学法律的不会辩论,学英语的不会英语对话一样。并且更有甚者竟然直接打出这样荒唐的口号:“60分万岁,多考一分累赘而且很累又犯罪。”所以现如今用人单位非常害怕出现这样的结果:自己用高薪聘请到的会是一大批学无所长的或者说是术业不精的有着“精美外表”却无内在质量的所谓的本科,硕士。试想一下,用人单位都是以实实在在的利益来衡量自己公司的经营成果的,他们是用你为公司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以及潜在效益来衡量你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看你的那一纸文凭。所以他们是坚决不会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钞票砸在为自己所带来的效益远远低于为自己付出的人身上的,他们宁愿招一些虽然没什么文凭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人。

2.物质方面的诱惑,不能吃亏受累,只愿坐享其成。

随着当今物价水平的一步步提高,实实在在的物质对人的诱惑力也越来越凸现出来。现在的学生们攀比心理严重,举个例子,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现在是电脑、苹果手机、名牌衣服集一身,为什么呢?因为别的同学有,我就应该有,不考虑的家庭条件,更不愿意吃苦耐劳。

3.价值观的缺失,活在虚拟世界里。

随着非主流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就是极端享受生活主义以及颓废的思想在当今的大学生中的快速传播,现如今的在校大学生,更多人愿意把自己的大把的时间花费在上网聊天以及玩那些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上。他们不愿在大学的几年里,把自己的美好青春时光 “浪费”在学那些“虚无缥缈”的知识上。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只有在虚拟网络世界里,他们才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什么成功虚名,单打独斗,网络战士级别很高,看到这些虚拟的东西很是过瘾。而我们活在真实世界里的人,应该具有集体主人思想,团队协作,价值观都跑哪里去了,这个是很可怕的问题。

二、大学生如何应对

1.调整好心态,正确审视自己

学生应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因为你可以不了解别人,但必须了解你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艾。

2.准确的职业定位

近年来,“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新鲜名词,大多学生在走进校门就被灌输了职业生涯”的理念。每个职业人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在择业方面容易迷茫,更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正确职业定位。

3.加强理论知识,更应有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

如今,大多学生不愿意花太多精力放在书本知识上,认为没有多大用处,诚然课本知识的更新不够及时,知识陈旧,但这都是基础,万变不离其中,只有把基本的理论知识牢记在大脑里,你才可以灵活应用在实践中,不可能你不懂得深厚的理论知识,你就可以凭空造出原子弹来。目前情况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

4.加强社会实践,多参与集体活动

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都有一条“要有几年工作经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很多公司都希望能招到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学生会、团委和班级活动,暑寒假期间安排打工环节,不为挣钱,为的是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吃亏耐劳、积极进取的主人翁工作态度,这样就能以学生的身份提早踏入社会实践,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5.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砝码

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各种专业资格类证书等。我需要强调的是,我说的不仅仅是有个证书,而是真正具备相应的能力,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在校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能通过在学校中参与处理各种关系,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 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三、总结

大学生就业难不难,坦诚的说,难!但难在哪儿呢?真的是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吗?2014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而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有加拿大、芬兰、韩国等,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超过了80%。从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的无业可就了,相反却有很多企业招不到人,或者招不到合适的人。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还在于我们的大学生的内心,简单的说就是在我们的家长和社会也包括大学生自己的眼里大学生就不是普通人,所以怎么能接受做普通人的工作呢?如果我们不那么计较薪资,不那么挑剔城市,如果我们能够踏下心来走向基层,从基层做起,大学生有的是出路,有的是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失败者乞求机遇降临,成功者致力改造现况,铺设未来。我们可以藉由改变自己的态度,进而来改变自己的世界,乃至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几点不成形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

作者简介:

郭周(1979年5月-),男,山东曲阜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挑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