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

2016-04-18谷彦芳曹佩琪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能力导向教学平台课程体系

谷彦芳,李 林,曹佩琪(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

谷彦芳,李林,曹佩琪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途径。这一模式将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将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学与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税收专业构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加强税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需求导向型;能力导向;课程体系;教学平台

在经济下行与就业人数增加的双重压力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且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同时存在,这表明现行高校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学生高质量、合意性就业的基本途径。

一、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含与现实意义

(一)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含

所谓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指导,以就业导向为目标,通过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构建社会需求、就业导向、能力培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而言:第一,该模式的核心在于能力培养,实际上是构建“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第二,该模式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就业,将社会需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二)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以税收本科为例

1.满足社会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更多合格的税务人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税收领域人才需求的复杂程度日益加剧。无论是税务机关、中介机构还是企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无论是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纳税服务能力的提升还是规范纳税、合理筹划,都需要更多高层次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

2.促进学生就业,为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创造条件

深入了解社会对税收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具体化,不断创新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明确就业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就业导向分解为能力要求,渗透到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构建、教学环节安排、人生观塑造等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对不同就业导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既能够确保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同时也能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使学生顺利就业并胜任岗位工作。

3.推动学科发展,为专业持续发展与合格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提供平台

高等教育历来以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为核心目标。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人才培养和专业可持续发展双向促进的平台,专业持续发展为合格人才培养创造前提条件,合格人才培养为专业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所需具备的能力,专业发展与这些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4.立足发展实际,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定位充分结合起来

税收专业本科教育通常以管理学学科为基础,同时又以经济学学科为支撑,要将经济学、管理学理念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同时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其他专业相比,税收专业学生更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增强,结合社会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这一要求显得愈加突出。

二、需求导向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一)将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有机结合起来

从本质上分析,能力的培养服从于就业方向,而就业方向取决于社会需求。因此,需求导向、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能力导向是需求导向和就业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化。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将社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能力培养,真正发挥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功能(如图1所示)。

(二)将理念创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首先,教师要确立为社会提供专业税收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适时更新教学观念,充实相关理论知识,将“服务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通识”和“专识”兼备的合格的税收人才。其次,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角度调整研究方向,更新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课程,选择教学方法。

(三)将社会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学生有意从事政府部门管理工作,需要引导学生对公共管理知识、公共服务意识和税收政策宏观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如学生有意继续深造,则结合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一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使其形成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好习惯,进而提高科研能力。

(四)将专业教学与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

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外,还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教学,使学生不仅懂得公共部门理财的基本技能要求,而且要充分了解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的规律性,用相应的公共管理理论指导课程的学习。同时,应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图1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框架图

三、需求导向型税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与具体措施

(一)需求导向型税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1.将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培养重点,为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2.将教学体系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涵盖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也融入公共财政的基本知识;既包括理论教学内容,也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打造多层次的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紧密相连,形成立体化教学平台。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突出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模块教学,通过设置课程模块使社会不同部门对税收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得到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由选择。

3.将学生科研意识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理念和理论的培养,也要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作为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举办研讨会、辩论会,开展社会调查,参与教师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需求导向型税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

1.依据市场化改革和地方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创新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性改革与重新定位。针对传统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缺陷,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服务”“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注入其中。就本科生培养目标来说,经过改革创新,与传统培养目标相比,所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面更广,知识基础更为宽厚,适应能力更强。

2.依据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积极深化税收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

根据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立足传统又与时俱进地对税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探索,在改革过程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参照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课程设置经验,优化传统税收学课程体系设置,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紧密联系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学科的交叉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坚持教学内容国际化、本土化和规范化,全面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在教学内容改革和设置中,强调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其中基础理论课直接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做法来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材,而教学案例和专业选修课内容与教材则侧重本土化,强调跟踪国内改革动态,适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

4.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创建多层次的教学平台

通过税收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将税收教学重点放在以主体教材为基础,以充实、扩大主体教材的外围教学资源为补充的新型课程教材体系上来进行,借助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改革税收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管理方式,形成新型的、具有税收学科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与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学生自学提供先进高效的教学平台,改变过去以一本主体教材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方式,为税收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黄纬,屠立忠,徐金宝,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4).

[2]李忠华,霍奕彤.地方高校财政学专业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015(7).

[3]刘焕阳.需求导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价值抉择[J].山东高等教育,2015(5).

[4]朱海灵.社会需求导向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22).

[5]闵伸,苏红.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5(3).

[6]周应佳,车海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7]孙健夫,宋凤轩.面向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财政学教学改革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8]梁贤艳,朱静.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三峡论坛,2013(6).

[9]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Demand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Take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of Taxation as an Example

GU Yan-fang,LI Lin,CAO Pei-qi
(School of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2,China)

Abstract:Demand-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not only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but also the basic approach to achiev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This mode combines demand -oriented,employment -oriented and ability -oriented concepts together,assimilates innovative concepts in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combines the social needs and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together.The model needs to promote innov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x curriculum,deepe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build multi-level teaching platform in education process.

Key words:demand -oriented;capability -oriented;course system;teaching platform

作者简介:谷彦芳(1981-),女,河北无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税收理论与制度。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第三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201320)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0-08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1-0038-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能力导向教学平台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WordPress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平台的研究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能力导向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建设研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