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2016-04-17杨三妹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管理企业

杨三妹 张 倩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杨三妹 张 倩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有相似也有不同,理论界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是由来已久。本文将从二者的概念、范围、目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阐述。

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关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念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以实现企业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控制目标的过程。从要素上看,企业内部控制涵盖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及经营风险、战略风险、人力资源政策等全方位的控制;从具体内容上看,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企业财会核算,资产管理,投资风险管理,预算审批及成本费用管理在内的财务资金的控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在实务中,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

1、使企业能够有效经营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预算、会计、各业务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供产销以及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起来,加强使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2、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预防和控制风险是企业达到生存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任务,而内部控制便是防范企业风险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判断和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在经营中各个环节的控制,有效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漏洞与风险,并把这些漏洞和风险迅速地消灭,因此是企业风险防范的最佳方法之一。

3、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进行完整而快速的记录,从而在第一时间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要素、具体内容还是从现实作用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归结起来就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本质上,企业内部控制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手段。

二、企业风险控制

根据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提出的观点,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是指企业在完成未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和推进组织整体利益实现,努力将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和过程。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 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环境风险;风险管理有: 偶然性、普遍性、客观性、可测性、可变性等五个特征。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风险管理、预收款的内部风险控制、存货风险管理、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投资风险评估、资产结构风险管理等。

无论是从风险控制(管理)的类型、特征还是从其具体内容来看,企业风险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而风险控制本身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实现。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一、企业内控控制和风险控制都需要公司全员的参与,强调整体团队合作,但在合作中,不同部门职责各不相同,分工明确却又互不干扰。

第二、它们都是一个"过程"。是以动态的形式反应的,不像制度文件、信息系统以及财务系统等是静态的。也不是单独的活动,两者都是以企业作为依托来完成他们的作用和使命。

第三、风险管理提出了整体风险管理与风险组合的新观念。《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利用金融领域中的的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念,要求在企业总体层面上掌控分散于企业各层次和各个部门的风险,来总体考虑风险,提出统筹管理风险的策略。防止各部门分别考虑与应对风险,另外考虑到风险与风险事件之间的交互影响,防止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部门风险是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总体风险却远远超过可掌控的范围内,因为个别风险的影响有时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也很有可能是相乘的;二是个别部门的风险暴露超过其上限,但总体风险可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为风险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有进一步承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争取到更高的回报和成长的空间。这便是风险组合的功效,按照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点,需要统一考虑风险事件之间以及风险对策之间的交互影响,统筹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手段,风险控制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必要条件,而风险控制又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实现,或者说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风险控制,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将影响企业效益的风险由大化小,甚至由小化无。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纠结于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本身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尤其是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公司,大型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树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意识,完善内控、风控制度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1]薛燕.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初探[J].财会学习,2016,(23):15-16.

[2]程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现实协调[J].绿色财会,2013,(01):51-54.

[3]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03):52-55.

[4]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J].会计研究,2007,(12):51-54.

[5]赵国,黄溶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辨析——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29-132.

杨三妹(1992-),女,汉族,贵州盘县人,审计专业硕士;张倩(1994-),女,云南腾冲人,审计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