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鹊治病》教学及评析

2016-04-17执教杨文峥评析王小毅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蔡桓公扁鹊寓言

执教/杨文峥 评析/王小毅(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下第29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蔡、睬、烫、剂”等生字,理解“敷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读好扁鹊解释的那段话,体会并运用关键词表达程度逐渐加深的写法。

4.学习“抓住重点、由此及彼读寓言”的阅读策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归纳学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学习寓言,就要读懂故事的内容,悟出其中的道理。

二、学习字词,读一读

(一)大家课前都预习了课文,我们现在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这句话谁来读好它?

出示: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1.读准“蔡”和“睬”这两个平舌音。

2.齐读这句话。

(二)这段话谁能读好它?

出示: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理解“敷烫”的意思。

“敷烫”的“敷”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涂上、搽上。于铺开、摆开。③够、足。在“敷烫”这个词语中,你会选哪一个意思?(第①种解释)

是的,“敷烫”就是用毛巾或布块儿粘上热水,去搽有病的部位。

2.理解“几剂汤药”的意思。

“几剂汤药”是书面的说法,平常咱们会怎么说?(几副汤药)。中药说的一剂就是一副或一包。加上水,把它熬制出来可以多次服用。

3.齐读这段话。

三、归纳内容,说一说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的话简要、清楚地说一说。

(一)默读课文。

(二)交流汇报。

情况1:内容不完整。

对策:再读课文,看看有没有遗漏重要的情节。

情况2:经过部分很啰嗦。

对策:意思大致相同的内容,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1)指导概括“扁鹊如何表现”的部分。(扁鹊多次劝蔡桓公治病)

(2)学生学着概括“蔡桓公如何表现”的部分。(蔡桓公都不理睬)

(3)小结方法。

相机指导书写:请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蔡”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下边这个部件容易错:左边是撇,横撇,点,点;右边是横撇,捺。

(三)请大家结合板书和课件的提示,自己练习完整地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你们看,把意思大致相同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或一个词,就可以把主要内容说得比较简洁、清楚。

四、抓住重点,品一品

扁鹊既然是个名医,那为什么蔡桓公却病死了?

(一)聚焦蔡桓公找原因

1.请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勾出写蔡桓公的句子。

2.蔡桓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病情的?

3.请大家自由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蔡桓公身上明白了什么。(①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不耐烦、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于自作聪明;③讳疾忌医……)

4.让我们再走进当时的情景,用朗读来感受蔡桓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病情的,看看他病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把书拿起来。老师读扁鹊,你们读蔡桓公。(角色朗读)

(二)聚焦扁鹊的解释找原因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为什么呢?一起读。

出示: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原因都解释清楚了吗?(清楚了)我们来看看扁鹊是怎么解释清楚的呢?

(1)发现这段话写了四层意思。

(2)发现每层意思都讲了三个内容。

病在哪里 治疗方法 治疗把握皮肤 敷烫 能够治好皮肉 扎针 可以治好肠胃 汤药 还能治好骨髓 无能为力 只能等死

(3)发现这段话程度逐渐加深的表达形式。

病情越来越重;方法越来越难;把握越来越小。

(4)聚焦一组关键词,体会程度逐渐加深的表达效果。

①表格里的词语都能让我们体会到,每一方面的内容程度都在逐渐加深。那相比之下,哪些词语最能表现程度逐渐加深?(……能够……可以……还能……只能……)

于我们来看这一组词语,去掉可以吗?为什么?逐个出现关键词并谈体会。

(能够——十拿九稳,很有把握;可以——比较勉强,把握不大;还能——不敢确定,把握很小;只能——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③小结:用上这几个词语,程度逐渐加深的意思就说得清清楚楚。扁鹊不仅医术高明,表达也很有技巧。

2.朗读指导。(读出程度逐渐加深的语气;熟读成诵)

3.扁鹊这样用心地解释,实际上就是想告诉蔡桓公什么呢?(小病要及早预防、及时医治;小病不治,成了大病;要听劝告,不固执己见、讳疾忌医;防微杜渐……)蔡桓公病死的原因现在我们清楚了。

(三)你看,我们抓住重点、用心体会,就读懂了故事,也悟出了这么多的道理。

五、由此及彼,悟一悟

(一)联系生活,说一说。

对于蔡桓公而言,身体上的小病就应该及早医治。对于我们来说,又有哪些方面需要及早预防呢?(围绕学习、生活、健康、品行、环保、交通等方面谈)

(二)由此及彼,写一写。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我们及早预防。拿出练习单,根据提示马上写一写。

出示:请根据练习单的提示,选择一组词语填在横线上,组成一段完整的话,表达程度逐渐加深的意思。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三)练笔交流,念一念。

(四)你们看,像这样联系生活,由此及彼地写一写,悟一悟,就真正读懂了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六、总结学法,延伸课外

(一)同学们,读故事、悟道理,这就是学习寓言的基本方法。

(二)《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出自《韩非子》。《韩非子》当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建议大家读一读,相信你会越读越聪明。

【评析】

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中段阅读课例。我认为,这节课获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准确

1.落实课标要求。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敷烫”等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能够……可以……还能……只能……”的表达效果。很好地落实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三大关键目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突出段的训练。这节课舍弃了很多“内容分析”“情节梳理”等环节,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扁鹊解释的那段话上面,让学生围绕典型段落充分地读、悟、背、写,凸显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年段特征。

二、教学环节简约

1.把握文体特征。《扁鹊治病》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来说明道理的言语,是形象性故事与哲理性寓意双重结合体的一种文学样式。引导学生“学习字词,读一读;归纳内容,说一说;抓住重点,品一品;由此及彼,悟一悟”,这样的教学环节非常简约,遵循了寓言的文体特征,习得的“读故事,悟寓意”阅读策略是可以迁移的。

2.遵循语用规律。围绕扁鹊解释的那段话,理解语言——让学生思考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一层意思讲了几个方面,进而发现层层递进的构段方式;积累语言——通过情景再现,多种形式朗读这段话,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表达图式;运用语言——联系生活实际,用层层递进的段式表达自己对寓言的理解,通过练笔实现方法的迁移。这样的教学流程符合“领会——积累——运用”的语言迁移过程。

三、教学方法有效

1.尊重学习起点。《扁鹊治病》这课的单元训练重点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将结束第二学段学习的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积累了一些理解词语的经验,掌握了一些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领悟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也有了一些体验。教学中教师通过检查预习反馈字词学习情况,通过尝试归纳反馈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情况,通过朗读反馈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寓意,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作用的情况。这样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让学的逻辑起点。

2.搭建学习支架。让学,并不是教师不作为。教学中我们应该瞄准靶子摸清底子还要搭建梯子,在学生学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这样的教学才会真实有效。这节课中“选择字典中的义项”“归纳扁鹊多次劝,蔡桓公都不理睬”“填写朗读表格”“练笔写段”就是几个助学工具,都是学生从起点到终点的学习支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蔡桓公扁鹊寓言
寓言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讳疾忌医
扁鹊与牛黄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讳疾忌医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