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乐演奏中的钢琴角色研究

2016-04-16曹慧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室内乐演奏

曹慧

【摘 要】室内乐,主要是一种源自西方音乐文化的产物,是对所有中小型重奏、齐奏或协奏类器乐演奏形式的泛称。在当前中国的严肃音乐领域,更多地被用来指代那些不同的器乐组合形式,一般规模都较小,体现出一种小型化、室内性的风格特点。室内乐团队所演奏的作品规模也相对不大,但对于不同乐器的演奏段落、不同乐器之间的分工和角色划分却很清晰的,钢琴在不同形式的演奏中也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本文根据钢琴在不同作品中的实际演出情况,将其划分为定位角色、主角角色、配角角色,并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室内乐;演奏;钢琴角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92-02

一、室内乐演奏中的钢琴“定位”角色

室内乐演奏是对文本的一种二度创作,也是对作曲家意图的创新。钢琴在不同类型的演奏形式中充当了很多不同的角色。虽然原则上而言,在室内乐的创作和文本中,对于乐器运用大多都是处于一种平等关系的设计,主角和配角绝对划分是不存在的,但在演奏中这些划分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舒曼创作的室内乐《幻想曲三首》(Op.73),虽然在全曲的谱面上并没有做任何表情术语符号,但对于钢琴而言,很显然在这首作品中占据着为风格“定位”的地位,因而具有全曲中的“定位”角色特点。因为随着全曲中旋律的展开和变化,钢琴声部在具体的弹奏时需要适当地表现出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微妙变化,引导其他乐器在演奏各自乐句或乐段时,需要对rit、atempo等进行灵活的处理。

钢琴演奏的声部线条,需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点,这样对于其他乐器的演奏而言,才可能围绕其提示的术语范式,进行细节的灵活处理,并最终构成几种不同乐器的完美配合与协调,形成一种钢琴“指挥”和“定位”下的整体风格特征。例如:钢琴演奏时,需要在每一句的句末做一点渐慢(rit)的处理,这样做是为了给其他乐器的进入和演奏留下提示和气口,为其他乐器的角色划分做一个暗示。但是紧接着在下一句的第一个音进来,钢琴的速度和力度就需要恢复到原速(atempo),这样的设计对于整个乐段的演奏,都是一种节奏的细腻处理,也是对于各种不同乐器角色进出的一种提示。

钢琴在演奏中并不仅是对力度、速度、风格等方面起到定位作用,而且是整体协调上的一种定位,尤其对于不同乐器而言,何时进出都是需要配合得非常默契的,而不同乐器的起音、起奏力度和速度、演奏方式等也都与整体性风格具有密切关系。比如在第1小节,钢琴演奏时左手的八度起到支撑整个音响色彩的作用,演奏时需要用力度弹出,从键盘深处好像手指向身前快速滑过那样弹奏起音,这样才可能营造一种特有的意境与气氛。同样,在演奏中的右手需要在突出第五指的旋律音时,也要注意运用另外一种力度和速度演奏出中声部三连音伴奏音型特征,除了突出其流动性特点外,还需要演奏出一种连奏(legato)的效果,很隐约地塑造出整个乐器开始时的意境。

二、室内乐演奏中钢琴的“主角”角色

在室内乐演奏中,钢琴的主角角色特征,在这三首幻想曲的第二首中有所体现。主角角色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对钢琴主导作用、主要段落演奏、主要气氛塑造的一种比喻。比如在这首乐曲中,整体性的旋律音调具有一种很躁动、忧郁的色彩感,钢琴声部通过自身的演奏塑造出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特点,给全曲的风格塑造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在A段音乐中,钢琴与大提琴所演奏的声部都更好地体现出旋律的复调性线条对位特点。这段音乐主要是运用卡农手法创作的,需要表现出此起彼伏感和乐器间的交相追逐感。作为旋律性、和声性乐器的钢琴,自然地就在乐曲的开头体现出钢琴作为乐器之王的传统优势特点,在引导声部以复节奏的形态单独进入的同时,主导着其他乐器声部的进入和线条曲线特点。这首乐曲虽然谱面上标注p力度符号,但钢琴此时已经完全处于独奏角色地位,从而主导了整首乐曲的开始时的情趣特点。因此,钢琴声部的演奏需要体现出清晰、明朗的风格特点,需要以比较柔和的钢琴音色奏出上述旋律。

其次,钢琴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音乐演奏方式上。钢琴随着音调大跳式进入和级进式的下行进行,需要演奏过程中突出其力度、速度上的适当变化,比如可以在部分乐句中进行渐慢、渐弱处理,这样可以引导其他乐器声部在第二小节第四拍上运用复调模仿演奏,对钢琴声部旋律进行陈述,还可以引导其他乐器很自然清晰地表达出钢琴声部右手织体中所体现出的第一首作品中的复节奏音型特征,因为这些段落的演奏方法很相似。

再次,钢琴的主导角色还通过它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来体现。比如在第二部分,此时的段落主要由钢琴演奏,织体中除了使用短小音阶渐强至最高点外,还在运用双手下行分解和弦渐弱进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结构作用,将音乐的段落和整体情绪、意境等划分为不同的部分。

三、室内乐演奏中钢琴的“配角”角色

室内乐演奏中,钢琴的“配角”角色,有时也有所体现。比如在卡尔雷内克的《中提琴、单簧管和钢琴三重奏》op.264中,就有很多地方是钢琴处在配角角色的安排上。这首作品是作曲家晚年创作的一首室内乐作品,在很多地方受到舒曼、勃拉姆斯的影响。

首先,钢琴的配角角色体现在作品中运用中提琴与单賛管这一组合基础上,再加进了钢琴的演奏段落。因为在管弦乐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凸显中提琴、单簧管的角色、地位基础上,才在局部凸显钢琴的演奏技巧,这也是对室内乐乐器运用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写作技术的丰富,因而整体也更富有意境和幻想性色彩。

其次,钢琴的配角色彩,还体现在这部出色的室内乐作品中的复调演奏方面。比如在第一乐章中,引子前八小节主要是由中提琴、单賛管同主导的旋律发展,只有前四小节中才有钢琴与大提琴的复调乐句,采用卡农手法创作的这个乐句,需要注意与大提琴合作时,钢琴演奏者一定要在内心深处提示自己,需与大提琴声部一起进入,在很多时候,音色可以更加黯淡一些,凸显大提琴的旋律性、忧郁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不同结构中乐句的衔接与对比、不同乐器声部的彼此交替、不同力度的渐强渐弱对比等。

再次,此曲中的钢琴声部演奏的长大段落相对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只有一两个和声进行或分解延续,或与中提琴、单黃管的独奏进行偶尔的重叠部分时,此时的音准是不太重要的。尤其其他乐器在不与钢琴声部构成四、五、八度等协和音程、和弦的情况下,往往可以不考虑钢琴的绝对音准问题,可以进行适度的音准“玩弄”,而且二、三、六、七度还可以根据演奏中的不同感觉进行不同类型情感的“玩弄”。这样的演奏除了可以使作品的调性更明显外,还可以凸显更加丰富的色彩感。

再次,即使是在三者均衡地位、平等的演奏时,钢琴的实际角色依然是配角。比如在引子部分,钢琴声部所演奏的主要是柱式和弦所构成的一种伴奏音型进行,也有一部分是演奏采用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进行,所有这些都组成了整体性的演奏中钢琴角色的衬托特点。即使是进入到主部材料中,钢琴所演奏的依然是引子中的第一部分材料所进行的演变,依然是一种配角角色,而同时中提琴、单賛管等虽然与此竞相交替、旋律追逐,但在音型方面,钢琴依然扮演配角角色。

最后,在这首作品的展开部中,钢琴的角色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平等,除了演奏采用材料1的变奏材料外,在节奏音型上,钢琴声部也有所变化,尤其是首次出现十六分音符的素材时,需要钢琴演奏在力度上突出从f到ff的情绪情感变化,调声部的情绪,对随后多次出现的引子材料进行piano的力度演奏,与此时出现的中提琴声部演奏的十六分音符进行f力度上的对比和色彩交替,直至再次引出在前面引子部分出现的材料,并且延续到再现部中。

总之,钢琴在室内乐中的角色和地位,需要具体依作品而定,是不确定的。这些与其所扮演的不同情感、情绪角色、演奏的乐段、乐句规模等都具有密切关系,对于音乐中层次性的揭示和内涵的解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源著.德彪西《版画集》演奏诠释[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2).

[2]钱洁.从《幻想曲集》看舒曼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

[3]JI·拉本.四重奏演奏问题[M].金文达,毛宇宽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室内乐演奏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比赛初赛圆满结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室内乐的发展
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在音响上的新探索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