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黑龙江全面振兴的新政策

2016-04-16本刊评论员

奋斗 2016年5期
关键词:着力黑龙江民生

本刊评论员



助推黑龙江全面振兴的新政策

本刊评论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号角,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嘹亮吹响。

2003年中央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黑龙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若干意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全面振兴东北作出重要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和大力支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扩大振兴成果、破解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黑龙江全面振兴的新政策,为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关键时期的黑龙江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为黑龙江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提供了强大动能和政策保障。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是黑龙江全面振兴的治本之策。完善的体制机制,能够让发展的引擎更加强劲有力。我们要以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推进重点专项领域改革,实施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积极做好“龙江丝路带”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融入和对接,加速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着力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坚决破除制约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拓展黑龙江发展新空间。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是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黑龙江产业结构中,资源开采业以及重化工业一直占比过重,“原”字号、“初”字号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这种产业结构改变得越早,就能越早掌握振兴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多策并举,充分发挥黑龙江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基础优势、后发竞争优势,着力补足结构性短板、资源型短板、体制性短板,“加减乘除”一起做,打好发展组合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以结构调整筑牢发展后劲,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构建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是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动力之源。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黑龙江要实现全面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点在创新,着力点在创新,突破点还是在创新。必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创新破解我省资源精深加工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少、科技成果转化不够、人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没有充分释放等发展难题,依托创新培育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黑龙江的振兴发展添加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是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发展之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所在。黑龙江的振兴发展是否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生活水平是不是不断得到了提高。民生和发展,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要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一方面全面实施棚户区、独立工矿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在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山青水绿的宜居家园等方面持续发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黑龙江人民。

在振字上下功夫,才能在兴字上出实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将顶层设计的制度红利用足用好,奋力走出一条符合黑龙江实际、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全面振兴新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着力黑龙江民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Write a caption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黑龙江弃风博弈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