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初探

2016-04-16孔垂青江苏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关键词:第二语言个体语言

孔垂青(江苏师范大学 国际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初探

孔垂青
(江苏师范大学 国际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我们认为:对于个体来说,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仅具有工具的价值,其本身就极具个体享用价值。只有充分发挥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本身的享用价值,第二语言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个体内在的精神需要,让学生由衷地感到快乐。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育;个体享用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由于国与国之间的语系差异大,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社会对国民第二语言能力的客观要求,因而西方有着重视第二语言及教育的传统。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是扩大国家影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是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渐渐成为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措施。语言作为文化的基因、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其价值和作用也日益突显。2014年,在我国苏州召开的世界语言大会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强调了第二语言能力及其教育的当代价值,指出:“当代语言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学习本国语言的范围,学习者需要获取新的语言能力和多种语言能力,以便实现不同社区间的交流和国际交流。”我们认为系统梳理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享用性,有利于厘清二语习得的价值,促进当代第二语言教育的新发展。

一、第二语言教育价值认知的历史回顾

西方国家对第二语言教育的价值认知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尽管西方有重开放、重交流的文化,但欧美国家对于第二语言教育的价值认知并非一以贯之,往往经历了不断反复的过程。以美国为例:20世纪早期,美国并不重视第二语言教育,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第二语言教育会加大学生的负担。在1923年,美国22个州立法限制外语教学,1940年,美国的国家报告甚至呼吁砍掉中小学的外语课程。到了1954年,美国居然有56%的中学没有外语课程。1957年底,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对美国产生极大震动,全面反思之余,美国于1958年出台《国防安全教育法》,不仅强调加强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育,第6条还专门规定了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提升问题。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国家外语中心(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enter, NFLC)主任布瑞奇(Richard Brecht)指出:9.11事件表明了美国政府的外语能力严重不足,外语专业人员的缺乏是9.11事件的重大教训之一。因为美国很多部门在9.11事件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发动攻击者的有关材料,事件的关键人物阿贾依(Ajaj)在此之前已经被美国抓获。他使用狱中电话直接向监狱外的同伙传递信息,但由于大多情报人员不具备第二语言能力,致使情报的传递被严重阻塞,从而酿成巨大灾难。霍尔特(Rush D.Holt)的调查表明:美国掌握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语言的人才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30%。为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2006年美国政府开展了“国家安全语言启动计划”(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教育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120多位大学校长在一起参加的会议上发布的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增加美国掌握关键语言(critical languages)的人才数量,汉语和阿拉伯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和波斯语(Farsi)一起被列为了关键语言;二是培养美国高水平的关键外语人才;三是培养更多的外语教师。这一计划在2007年度,获得了达1.14亿美元的财政拨款。

我国对第二语言教育的价值认知,同样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体制性的第二语言教育(外语)起始于1862年在北京建立的京师同文馆。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晚清时期(1862-1911);民国时期(1911-1949);建国后至1978年的改革开放(1949-1978);改革开放至今(1978-至今)。这期间的指导思想,从最初的“中体西用”、到积极引入西方的“德先生”“赛先生”,到文革中对第二语言及教育的打压,再到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重视第二语言的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双语、多语人才,以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应对全球化的浪潮的冲击。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今天我国的第二语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1],规定小学三年级为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初中则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我们颁布实施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高中要把第二语言课程设置作为必修科目,并且把第二语言科目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即在全国统考中,考生可以任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六个语种中的一个语种参加考试[2]。

目前看来,我国第二语言教育投入多、规模大。不仅超过3亿的大中小学生要求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成人外语学习的浪潮一直是一浪高过一浪,双语幼儿园广受家长追捧,但是客观来看,我国第二语言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第二语言教育实效性不强、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等。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和第二语言教育没有满足学习者内在的精神需要有关,很多第二语言教育观是社会取向的,功利的,把第二语言仅仅作为工具,学习第二语言主要依靠外在动机,如,很多人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往往考试一过关,就荒废了先前的学习,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极大地浪费时间和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尽管我国二语学习者群体十分庞大,但我国的第二语言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还远远不足,很多研修多年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仍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语言能力,严重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合作、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以及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从根本上制约我们的科技硬实力及文化软实力。

因此,我们既要继续强化宣传第二语言教育的社会公用价值,也要深入研究第二语言教育对于个体的精神享用价值,探索发挥其内蕴的精神享用价值的渠道,如此才能把学习第二语言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学好ABC,走遍天下也不怕”的外部动机,转化为享受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直接动机、内部动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控制点的内外差异,会导致迥异的学习效果。

二、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享用性

教育具有个体享用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促进个体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来实现。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能满足个体的身心需要,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使受教育者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从一个软弱的、无知无识的孩童,成为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技能、有能力的人。教育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望,让人富有智慧;可以满足道德需要,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尊重人的自我意识,注重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而在个体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中,大致有三大基本的精神原型,即对“真”的探索以拥有智慧,对“善”的追求以获取幸福,对“美”向往以赢得自由[3]。让人感受生活,追求幸福;可以满足美的需求,让人在陶冶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精神满足和心灵慰藉,陶醉在教育的快乐中。

第二语言教育具有个体享用性。第二语言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的特质,也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趋利;二是弊害;三是既趋利又避害。

首先,从趋利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价值方面主要体现在传播思想,成为文化传播使者的精神享用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我国不断在海外举办或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文化交流活动。语言作为文化的内容和文化的载体,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第二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感受事物,传播知识,陶冶情操。语言的掌握不仅对事物外在鲜活的形象有直观的感受,也对事物内部精神底蕴的本质,有了深切的理解。这样在不同文化连续地交流和碰撞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莫大的成就感。

其次,从避害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能使人在对外交流的时候,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避免因误解误判所带来的冲突。俗话说,入乡随俗,但是若缺乏第二语言能力,那么则可能无法知晓通行的国际法规,也就自然放大了违规的几率。例如:1992年10月17日,在美国留学的日本留学生服部,与同伴一道参加一个化妆舞会,出行时误入一户美国人家。主人看着他们的打扮误以为他俩是劫匪,举枪让他们离开,并且怒气冲冲地大吼:“Freeze——站住!”,而这两个日本留学生却没有听懂“Freeze”的含义,还要试图解释,结果被开枪误杀。美日两国为此交涉了很久,开枪者最终被判无罪。日本舆论谴责之余,也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第二语言能力不过关而引发的恶性事件。

最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教育个体享用性既趋利又避害的功能,体现在提供国际援助和人道主义救助上。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但局部地区局势并不太平,面临着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各种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对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实施援救。掌握了第二语言,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情况,安抚民众情绪,有效开展和实施国际救助和人道主义援助。而第二语言教育是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救援团队的基础。在此处,趋的“利”是以人为本,拯救全人类,无私奉献,发扬人道主义的崇高精神。避的“害”是动荡不安、人心紊乱、人类共同的灾难。第二语言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以安全感,丰富了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三、基于第二语言教育个体享用性的相关建议

注重精神和心理需求,是第二语言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基本特征。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语言个体享用性的功能,我们需要改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变革教育理念。

首先,完善第二语言教育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关于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的标准比较缺乏。国家在相关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重视、发掘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利用教育法规、政策的手段来强化此功能。转变传统的第二语言教育单纯工具性目标及相应考核体系,把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知识技能水平考核,转变为第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在此方面,加拿大的沉浸式(immersion)双语教学,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加拿大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他们教授第二语言的最主要方式,并不在第二语言本身的固有知识体系中,而直接把第二语言当做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工具。如大学生选修了经济学课程,校方自始至终在公共的经济学课程中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而对于经济学的考核也完全用第二语言的表现形式来实施。如此一来,第二语言的学习完全摆脱了固有的一个孤立的过程。同学们的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机会丰富,充实了精神生活,满足了心理要求,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加拿大的第二语言教育的质量。

其次,要重视学习者的个体需要。第二语言的学习需要应与个体的生活需求、精神需要相结合。很多低效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之所以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来研修第二语言,其思维逻辑有两种情况:一是时间成本较高,学习十分辛苦;二是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胜利感、喜悦感、趣味感,学习效能感低。而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效率一旦有明显提高,学习的时间成本压力就会陡然下降。人们进行语言学习,最直接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婴儿在咿呀学语的时候,所发出的每一个单词,往往都反映其实际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极大提升了母语学习的效率。然而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并且僵化的考试大纲、水平测试、固定教材,则难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前述加拿大的第二语言的沉浸式教学说明,大学生出于个人兴趣、情感需求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反观我们的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往往没有按照学生的生活实际、精神需求,往往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的调整与适应。不同语系之间的学习难度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公认难学的语言,只要在很小的年纪开始学习,这些孩子也同样能够迅速掌握这些被认为是难以掌握的语言。因此,从学习的方式上寻找答案,也显得更加有建设性。要充分挖掘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享用性,即以求知、快乐、切合个人兴趣的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来取代被动填鸭式的学习。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二语言教育推动着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其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而注重个体享用性,不仅能推动个人的发展,第二语言教育也将会得到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 [2001-11-19]. 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711/201006/88602.html

[2]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3]2号). [2013-04-18]. 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58/201 305/xxgk_151607.html

[3]彭文晓.关于教育“培养人”的思考[J].前沿,2004(8):118-120.

[4]彭文晓.论教育的个体享用性[J].襄樊学院学报,2006 (7):89-92.

[5]刘贵芹.谈外语教学的政策与实践 [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16-17.

[6]王悠然.从政策层面重视外语教学.[2014-02-21]. http://www.cssn.cn/hqxx/tt/201403/t20140303_100 9141.shtml.

On the Individual Enjoyment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KONG Chui-qi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0, Jiangsu)

Abstract:We think tha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not only a valuable tool for individuals, but it is of great individual enjoyment. Only when full play has been given to the enjoyment of the valu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can i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 individual inner spirit and make students feel heartfelt happiness.

Key words: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individual enjoyment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3-0064-03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3.14

*收稿日期:2016-03-11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校人文社科项目(15XWB16)。

作者简介:孔垂青(199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个体语言
语言是刀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