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我们身边的孝星”评选活动参选孝星

2016-04-14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家里人爷爷奶奶爷爷

李崇岩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在南沙滩住着这样一应80后小伙儿——李崇岩,在他身上看不到80后独生子女的骄纵,看到的只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尤其是对长辈的孝敬之心。

1984年6月李崇岩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他也曾像其他孩子一样,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还有爱他的爷爷、奶奶。可惜好景不长,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由于感情问题离异,他便完全被寄养到了爷爷、奶奶耶里。年幼的小崇岩从小就特别懂事,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自己认真完成,还肩负起照顾爷爷、奶奶的职责,同时,学业方面也从不落在同学的后面。

如今,李崇岩已经大专毕业开始工作,他每天很早就起来做饭,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伺候年迈的爷爷、奶奶。80多岁的爷爷耳朵有些聋,李崇岩耐心地与爷爷交流,日常生活细节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叮嘱。前几年,奶奶的心脏不好,出现了很多并发症,导致全身瘫软不能下地,加上老人夜尿频繁,一个晚上要解上七八次,这些都需要人伺候,这对于一个白天上班养家,晚上头挨着枕头便能睡着的小伙子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但李崇岩从没有怨言。奶奶大便不能自理,每次都是李崇岩一点一点地抠出来,一遍一遍地擦洗。他给奶奶洗手、脚、脸,奶奶的衣服、味单、房间都清理得干干净净,老人身上从未患过褥疮,房间内也没有异味。经过李崇岩细心的照顾,如今奶奶已经可以扶着栏杆一点点地往前挪步,病情也日渐好转,生活给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

多年来,李崇岩还学会了理发、修脚、按摩等技巧,经常为爷爷奶奶泡脚、捶背、修剪指甲、梳头。他还常带着爷爷、奶奶到公园转转,让爷爷、奶奶放松一下心情。

李崇岩的爷爷奶奶为能有这样一应优秀的孙子而自豪,但是一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拖累年轻人,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李崇岩就对爷爷奶奶说:“孝敬老人是我们晚辈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你们的现在也是我们的将来。而且,我从小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爷爷、奶奶就是我的依靠,没有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如今的我。我非常感谢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

李崇岩说:“这么多年都已经坚持过来了。只想让爷爷、奶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无论爷爷奶奶活多久,我都要伺候他们一辈子!”

时艳民

朴实的好儿媳

时艳民今年48岁,91岁的张宝祥是她的公公,老人身边离不开人,自己的儿子还上班,很忙碌,时艳民为了照顾老人办理了内退。

2007年之前,老人生活在别的子女家中。一天,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胯骨摔裂了,医生让家里人做好老人不能再站起来的心理准备。父亲从医院出来后去谁家,六个子女相互推托起来。此时时艳民站出来,把老人接回了自己家,像亲女儿一样照顾起老人。别人说什么她就当听不见,也不回应。

最难的是头一年。老人虽然在时艳民的照顾下一点点好起来,但是却不相信她,因为她是儿媳妇,怀疑她的用心,甚至对她发脾气,声称自己丢了存折和身份证。时艳民虽然很委屈,但依然好言好语地向老人解释,耐心地照顾老人的起居。最终,老人不仅没有瘫痪在床,而且能下地走路了,还能去公园了。老人对自己之前对儿媳的言行感到不好意思,越来越依赖她的照顾。时艳民说,老人现在身体可棒了,也会关心她,还总想帮她的忙,这就是用真心换来的真心啊!人们把老人说成老小孩,时艳民的公公就像小孩一样总让家里人带着出去玩。远的地方去不了,时艳民就推着老人去家附近的森林公园,路上和老人聊天,看看风景,偶尔给老人照照相,进了公园,老人就下地溜达,精神状态可好了。看着老人高兴,时艳民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去年,老人因为感冒引发肺炎,住了一个月的医院,陪床照顾的责任落在了时艳民的身上,她二话不说,吃喝拉撒、洗洗涮涮,能想到、做到的她都亲力亲为。为了让老人吃好,她在家做好细软的饭菜送到医院。当时正值8月盛夏,老人一点痱子没起,身上没有一点异味,同屋的病人和家属都以为是亲女儿呢,知道是儿媳妇后都竖起了大拇指。时艳民说,老人能活这么大岁数是家里人的福气啊。在她精心的照顾下,老人康复出院了。时艳民用自己的行动换得了老人的信任,她说:“我不图老人什么,就图心安理得,让自己对得起良心,让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如果图钱的话我就不内退,不会在老人骨折的时候耶么照顾他了。”7年来,时艳民始终用自己的真心照顾着老人,老人的儿女们也从心底里认可并向她学习。她用孝心爱心续写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华章。

猜你喜欢

家里人爷爷奶奶爷爷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如何拍摄“家里人”
冬爷爷
站着吃
看望爷爷奶奶
爷爷说
等不住了
DOES YOUR FAMILY KNOW
做农民朋友的“家里人”
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