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教学

2016-04-14李洁颜惠良

创新时代 2016年3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语言能力

李洁 颜惠良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如何体现故事味的教学,结合Story time,从一个故事教学中阐述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思考,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发展,使学生在经典的故事中不断提升语言能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故事眼;故事内涵;语言能力

故事教学就是以故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故事、阅读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会话交际等能力。就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来说,大多数阅读文本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一些童话故事也逐渐迈进了教材,并成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文本。故事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地道的英语语言和隐含的人生哲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这些故事抹上过于浓重的教学味,使它们在学生眼中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弱化教学的痕迹,凸显故事的滋味,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展英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以The kings new clothes(译林出版社)童话故事为例,结合这个故事教学活动中的几个主要环节来阐述对故事教学的初步思考,以及如何使学生在浓郁的故事味中追寻英语语言能力。

一、寻“故事眼”,走进故事文本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就能看到人的内心。同理,学习一篇故事也要找准切入点,笔者把这个切入点称之为“故事眼”。在学习文本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时,对于这个童话故事,有一部分学生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已经看过或听过中文版故事《皇帝的新装》,因此,当学生接触这个故事文本时,他们对故事中的主人公The king应该还会有一些印象。在教学中,笔者基于学生对这个故事的点滴印象开展交流,激起学生对这个童话故事的点滴记忆,在学生对这个故事回忆的基础上呈现故事的背景,从而引导他们带着对这个故事内容似曾相识的感觉走进这个英文版的故事,教学片段如下:

T:Look at the pictures.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story?

(大部分学生举手表示看过这个故事的中文版本。)

S1:Yes, I read the story, but in Chinese.

S2:I read the story in Chinese.When I was little.(学生不会用young这个单词)

T:Yes. Who is in the story?

S3:The king and the two men.

T:OK.Who liked the new clothes?

S4:The old king.

T:How do you know that?

S5:My mother told me about the story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T:Who knows the story of the king?

OK,Then lets go into the English story together and try to get the answers about the questions.

上课前笔者对故事话题的交流作为“故事眼”,通过交流唤醒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点滴记忆,虽然记忆很模糊,但是他们对这个英语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找回童年时代故事的好奇,学生自然跟着老师走进了这个童话故事。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内容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开展故事阅读活动,并在整体上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发展的思路,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感知中初步理解故事涵盖的新的语言知识,问题如下:

1.Who liked the new clothes?

2.Why did the two men visit the king?

3.What happened then?

4.What did the little boy shout?

带着问题,学生开始尝试自己阅读这个故事,并根据以上问题找出了如下的答案:

S1:The king liked the new clothes.

S2:Because the two men could make the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

S3:Then the two men showed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 and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S4:The little boy shouted at the king,beacause the king wasnt wearing any clothes.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整体阅读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全过程,即两个狡猾的骗子是如何欺骗愚蠢的国王和人们的,结果由天真的小男孩拆穿谎言。对故事整体上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节内容做好铺垫,为下个环节突破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语境,促使学生根据故事事态的发展对新的语言知识所涵盖的语言意义进行判断,并做出正确的理解。

三、细读故事,突破语言知识

一个新的故事总是包含着一些新的语言知识,从接触文本来看,这些新的语言知识是学生理解故事的绊脚石,教学首先要对这些新的语言知识的突破,学生才能更深入细致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并在深层次理解故事细节的过程中积累更为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例如,在教学The kings new clothes时,笔者把教材故事文本本身作为学生学习突破这些语言知识的大语境,引导学生在对故事的深层解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并突破文本故事所涵盖的新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1)根据故事第一阶段,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1),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T:Who liked the new clothes?

S1:The king.

T:What did the two men do?

S2:The two men visited the king.

教师呈现故事中的难句:One day,two men visited the king。教学visited。

T:What did the two men say?

S5:My king,we can make new clothes for you.

T:How was the king? Can you find the sentence in the story?

S5:The king was happy.

T:Can you act as Alice and the white rabbit in pairs?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骗子的形象表演故事片段。

T:The king was happy. What happened?

(2)根据故事第二阶段,教师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2)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T:What did the two men do?

S1:The two men showed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板书呈现语言点show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并朗读)

T:Then what did the two men say?

S2:Then said:“My king,please try on these magic clothes.” (板书呈现语言点magic clothes,并朗读)

T:How magic?

S3: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板书呈现语言点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T:Its magic.

(3)根据故事第三阶段,教师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3),并创设情境如下。

T: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in his new clothes.

T:What do the other people think about the clothes?

S1:They think the clothes are beautiful.

T:How do you know that?

S2:They looked at the king and shouted,“What beautiful clothes!”

T:Did people see the kings new clothes?

S3:No, they didnt.

T:Why did say“beautiful”?

S4:The people wanted to be clever, so they pretended that they can see the clothes.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中国王穿着新衣服在街上走,人们的心情、神态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看国王新衣服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孩子们的童真。

(4)根据故事第四阶段,教师运用PPT呈现故事插图(如图4),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①T:What happened last?

S1:The boy pointed at the king and laughed, “Ha!Ha!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

②T:Lets talk about them. (如图5)

S1:The king is foolish.

S2:The two men are cunning.

S3:The boy is honest.

……

在对故事文本的深层细读中,学生对故事中国王被两个骗子欺骗,最终男孩拆穿谎言,对整个过程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故事所涵盖的新的语言知识在故事的深层解读中也得到了突破。

四、多元品读,挖掘故事内涵

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朗读部分,学生对故事细节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故事中涵盖的新的语言知识也达到了充分的理解。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多元品读等语言操练活动,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整体朗读故事。

(2)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在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深层次理解。

(3)引导学生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复述故事或表演故事片段,从而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和英语语言知识。

五、文本再构,追寻语言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故事文本所获得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只有通过运用才能逐步转化成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教材文本故事的基础上,执教的老师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总会顺理成章地设计一个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开展适时、适度的语言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在译林版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板块中,我们认识了愚蠢的国王、狡猾的骗子、虚伪的人们和天真的孩子。从而引导学生在重构文本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相结合,这不仅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而且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使对话内容变得丰富、生动,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片段大致如下:

Pic.1 Log long ago, there was … He liked … One day … visited … The king was …

Pic.2 The two men showed … Clever people … Foolish people …

Pic.3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 There were … They looked at … shouted …

Pic.4 A little boy pointed … laughed …

The king was …

学生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旧知将对话内容进行补充,并进行表演展示,既回顾、总结了全课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旧知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故事重构的过程中,对话内容变得更充实、更生动、更生活化,从而体现出语言学习的价值。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童话故事,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就不妨在故事教学中尽量保持那一份令学生喜欢的故事味吧。

【参考文献】

[1]丰志祥.英语拓展课的若干准则[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12).

[2]钱希洁.以故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4(02).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语言能力
试析英语故事教学中插图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通过阅读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
小学英语认读教学中故事教学辅助的成效分析
探究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模仿故事角色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