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希明:此生献给直升机

2016-04-14马倩汪婷婷

创新时代 2016年3期
关键词:型号直升机研制

马倩 汪婷婷

“他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款专用直—10武装直升机被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誉为‘解放军树梢杀手。”“外媒惊呼:直—10武装直升机是世界上现代化和最具战斗力的武装直升机之一,将中国直升机技术向前推进了20年。”

这是近日新华社对吴希明专访文章中的一段话。

吴希明是谁?他是中国唯一从事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工委511人才,获得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1年获新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航空报国特等金奖。2013年底,他被授予“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称号。2015年,他被评为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吴希明在学习笔记里曾写下这样的话:“人,不能没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存在,要发展,要振兴,不能没有精神;直升机要衔接技术断层,要超越同业的竞争者,更不能失去精神。”

一个关于蓝天的梦想

小时候,几乎所有孩子都有过对未来的憧憬,吴希明也不例外。从小就常常在学校旁看直升机起降的他,怀抱的是一个关于蓝天的梦想。彼时初中在读的吴希明,偶然间阅读了世界滑翔机之父—德国人李林达尔的事迹,从此,做“中国的李林达尔”的信念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1984年,吴希明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为了梦想,他离开了喧嚣繁华的大都市和熟悉的家乡,来到了地处三线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上世纪80年代的直升机所,不管是科研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颇为艰苦,然而在吴希明看来,直升机远比喧嚣的城市更令人沉迷,他毅然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吴希明的人生,从此与直升机再也不能分割。

一场开辟先河的拼搏

入所之初,面对日新月异的直升机研制技术,吴希明深感自己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学习。短短几年时间他几乎翻遍了图书馆里的技术资料,笔记做了厚厚十几本。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直升机所开始研制直—11军民通用轻型直升机,时任总体组设计员的吴希明负责直升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当时,所里花费2000多万元从国外进口了一台计算机辅助设备,但是没有人会用。新婚不久的吴希明从那一天起就把家搬到了机房。那段日子,除了吃饭,吴希明其余时间都在机房度过,他像着了魔一样,全身心都扑在了那台帮他进行数据运算和画图的机器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吴希明首次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了型号全机理论外形设计,填补了我国直升机领域CAD/CAM的空白,开辟了直升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为加速型号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12月,直—11顺利实现首飞,我国终于拥有了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型号。

一份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完美答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不懈,万事俱成”是吴希明的座右铭。从普通设计员到研究室主任、副总设计师直至总设计师,吴希明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30年来,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直—8、直—9、直—10、直—11、直—19等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扎实的理论功底、长期的工程实践,使他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国直升机领域堪当大任的专家。

直—10在研究时,吴希明第一次挑起了大梁。在担任直—10第一副总师、总设计师长达10年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刻苦攻关,顽强拼搏,用两年时间完成了美、俄等国家费时多年完成的工作,使中国直升机研制水平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为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和国防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直—10实现了完美交付,但是吴希明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息。在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召唤下,他临危受命,承担了直—19的研制工作,成为直—19型号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科研团队取得了巨大成功。吴希明和他的团队再一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情怀

吴希明爱好广泛,口琴吹得好,游泳很厉害,羽毛球、乒乓球等样样在行,可是因为工作需要,他逐渐放弃了这些爱好,而陪伴家人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1999年,吴希明的爱人李俭因为腰部疼痛到北京做手术,此时,型号研制任务正紧,时任副总设计师的吴希明无法分身。面对丈夫的两难选择,李俭主动提出让吴希明留下来工作。吴希明非常感谢自己的爱人,“如果没有她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幸运,有一个平静而又温暖的家,有一个聪明贤惠的妻子。在我缺乏信心的时候,她给我肯定;在我疲惫的时候,她给我动力;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她也会给我泼点冷水。我想这就是爱吧!”

2009年,在西安开会的吴希明接到了岳父因心肌梗塞去世的消息,这个“有泪不轻弹”的男人,第一次在同事面前掉了眼泪。吴希明的岳父是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与吴希明有着同样的“蓝天梦”,平时两个人常常一起探讨直升机发展,一起钓鱼,亲如父子。在结束了西安的行程后,他直奔殡仪馆,长跪不起。

面对失去的,吴希明无怨无悔,直升机发展的蓝图始终在他心上。他说:“既然投身热爱的事业,就意味着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比常人挑起更重的担子。生命不该是一条直线,它有着属于自己的起伏,我愿把一生的激情奉献给直升机!只有把自己的爱好和祖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才是理想!只有把毕生的追求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才有实现生命价值更广阔的舞台!”

(本文转自《中国航空报》)

猜你喜欢

型号直升机研制
直升机?
直升机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直升机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