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2016-04-14解攀龙胡运通李静楠郝玉昭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泥石流人类环境

■解攀龙 胡运通 李静楠 郝玉昭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0)

浅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解攀龙 胡运通 李静楠 郝玉昭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0)

这些年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大力破坏及地下矿产的大力开采造成了地质环境的巨大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其破坏性也越来越严重。基于地质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加大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对于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就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淡水危机已经比较严重,而地震、泥石流灾害更是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地质环境的改善及灾害预防提出了建议措施。

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可持续发展生存危机

0 前言

良好的地质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地质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各类先进技术的验证如军事武器等也为地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据目前资料统计,我国部分区域如玉门、鄂尔多斯等由于人类对石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使得地壳出现空虚,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得该区域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存与发展。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快,地区气象异常,过度开采及生态破坏使地质灾害频发已威胁到人民生活,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

1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分析与介绍

地质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一种,主要是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组成的环境系统。在长期的地质演化中,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相互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地质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关系密切,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依赖于地质环境,同时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也不断改变着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常见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岩土膨胀、地震以及火山等。目前我国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将地质灾害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对国家的公共设施建设与经济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障碍,我国这几年由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多,危害也更为严重,因此,加大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检测对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地质灾害特点分析

2.1我国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说明

基于我国地域情况分析,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严重、南北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等均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部分区域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威胁到人类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再者,由于城市发展的加快所形成的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部分区域地质灾害频发使得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截止2015年12月,全国约有3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最为严重的为是四川、广东等地,这些区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必将使得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及检测相关部门均加大了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及治理力度,但由于人类的长期活动及认识不到位使得治理过程存在严重的障碍;且由于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治理更加的艰难。

2.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特点及危害分析

(1)滑坡是我国山区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指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引起滑坡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地震、泥石流、地表水侵刷、坡脚冲刷及开挖及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等。

(2)崩塌是在如矿山生产、道路施工及边坡开挖等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事故之一,其发生原因是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由于岩体失稳和倾倒导致岩石和土壤倾倒而发生翻滚所导致的一种灾害。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

(3)泥石流是在山谷或斜坡中出现的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所诱发的洪水中携带大量沙石所形成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的发生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得人们生命和财产受到极大损失,同时造成住房及交通的瘫痪。

3 地质环境改变与地质灾害频发的内在关系分析及说明

通过前面提及到的地质灾害可以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大多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但反过来讲,因为地质灾害不断的发生才使得地质环境不断变换;因此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众所周知,目前太平洋地震带已进入活跃期,地壳活动频繁,地质环境的改变必将连带地质灾害频发。如强降雨必然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最终形成泥石流。而随着雨水的下渗,岩土含水日渐饱和,而随着自重的增加,自身应力将发生很大改变,最终导致软弱结构面失去平衡,最终会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由于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必将引发地壳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不断变化,因此,作为地质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保证地质环境不被破坏,才可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相反,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到位则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将降低。可以说,要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必须保证地质环境稳定。

4 结语

综上所描述的我国地质灾害及地质的分类及现状以及对部分地质灾害的说明,分析了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及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及地质环境的治理,以实现我国长久稳定发展。

[1]段许平,刘润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J].城市建筑.2013(04)

[2]曹德仁.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探讨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

[3]李福君.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环节的深化研究 [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

F407.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49-1

猜你喜欢

泥石流人类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类第一杀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