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2016-04-14韩婧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疆环境

■韩婧

(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论新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韩婧

(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地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地形高低悬殊,山地高耸、切割剧烈、沟谷纵横,地质构造多样,新构造运动强烈,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新疆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区。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重大危害,本文主要探究新疆地区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新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新疆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牵延性、叠加性、再现性、相似性特点,地质灾害破坏性大、预报预警难度大,防范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1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1.1新疆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

新疆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新疆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基础。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到太平洋约2500km,西到大西洋约6900km,北至北冰洋约3400km,南到印度洋约2300km,深受大陆性干旱气候影响,终年干燥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都在200mm以下不少地区仅有几十毫米甚至更少,干燥度K值都超过10,甚至25以上。由于远离海洋,新疆各地几乎是地球相同纬度上降水量最少的地方。现代气候条件的严酷性,致使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灾害的自然抗御能力极低。

1.2复杂的地质环境

新疆各大山地在地质发展史上,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切割山地地面的构造线纵横交织,山体支离破碎,为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条件。在构造形态上,从褶皱山地到山前坳陷,受北东、北西、东西向3组主构造线控制,多呈叠瓦式断块构造形迹向盆地内梯状陷落,形成似菱形的若干大、小断陷盆地,如哈密、吐鲁番、伊犁、塔城、焉晋等山间盆地。地层出露的宏观排列次序为,从山地到平原,所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

由各类岩性地层和侵入岩体组成的古生代褶皱山地,岩性坚硬,地形陡峻,构造运动强烈,加之冰缘气候的影响,岩崩、滑塌时常发生;中低山带,干燥剥蚀作用强烈,岩屑堆、倒石锥随处可见,滑坡、泥石流作用常在此带形成;以中生代为主,由碎屑岩组成的山前丘陵地带,基岩大部裸露,地表切蚀剧烈;山前带及山前侵蚀平原由较新地层以及第四纪沉积物组成,地表植被稀疏,多呈荒漠景观,风蚀作用强烈,对土壤发育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再向下为冲积细土平原,土壤持重,透水性差,某些地段由水体淋溶、迁移而来的盐分常在此带积累,是原生盐土广布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

1.3多变的气候条件

新疆独特的地貌条件使新疆干旱气候环境更加严酷和复杂多变,成为新疆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主要动力因子,其特点表现为:

①干旱。气候干旱,年蒸发量达2000mm以上,干燥度K值达10~26,干燥剥蚀作用,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②大风。多风和大风是新疆干旱区气候条件严酷性的另一方面,它使得干旱程度加重,土地沙化速率加快,农业环境地质灾害加剧。从考察和观测统计分析,环境地质灾害较重地区的大风日数较多,风力较强。如位于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绿洲,近30年尘暴天气随大风日数增加而增多,且同时期,风沙路径由6条发展到15条,风沙危害区域增大了4倍。

③暴雨。新疆干旱区年降水总量较小,且时、空、量分布不均,往往数月滴雨不降或降雨甚少,而一次性暴雨又可抵半年乃至全年总降水量,甚至几倍。

1.4“三山夹两盆”地貌格局

新疆呈“三山夹两盆”地貌格局。北部阿尔泰山、南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以及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其间为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山地高耸,有8000m以上的山峰4座,7000m以上的山峰十余座。山区及高山带降水较多,且分布着广大的冰川和大面积季节性积雪,它们孕育着山前平原的片片绿洲,同时也是灾害作用的积极因素,也常以迅猛的灾害威胁着山前绿洲平原;盆地低洼,是各类水体的归宿。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由其携带的砂石、可溶盐等物质向平原和盆地中心汇集,对农业地质灾害的形成有着一定的潜在影响。

1.5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干扰破坏地质环境,难免导致或加剧地质灾害,使之呈不断上升趋势新疆地质环境十分脆弱,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其进一步被破坏和恶化,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和地下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危害日益增大。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利用、改造和保护,干预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亦是一个塑造微地貌的过程,其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①水利设施建设。新疆干旱区以灌溉农业为主,水利设施的修建为新疆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效益。然而诸多水利工程的建成(如水库、引水龙口、潜水坝、防渗渠等)改变了河水的径流线路及地质过程,甚至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如新疆近四十年建成使用的大中型水库485座,其中塔里木盆地达206座,仅塔里木河干流上建造大中型水库19座,使新疆最长的塔里木河缩短340多公里,导致罗布泊干涸。天山北麓玛纳斯灌区,修建水库10座,使玛纳斯湖干涸辟为盐场。山区拦河水库溃坝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近四十年,新疆中、小型水库共垮坝146座次,引起溃坝型洪水泥石流。此外,水库还诱发地震而造成灾害。

②筑路、造房。新疆的公路、铁路多依山修筑和铺设,城镇布局和建设也多依托于山前绿洲。而公路和铁路的铺设,改变了山前扇形地表面的流水作用过程,形成洪水冲沟和新的侵蚀、堆积地质过程。高层楼群和大面积房屋的建造也是人为微地貌的塑造过程,使近地表的地质结构和构造被改造,地下水的补给和径流被改变。

2 总结

总之,当下新疆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仍处于高发期,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仍然是严重的,广大农村、城镇和重大工程仍将遭受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为保障地质环境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一些年内做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和应急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1]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陈亚宁,李卫红.新疆干旱区地质灾害研究 [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9 (3):122-128

[3]流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9(5):1469-1476.

[4]胡海涛,周平根.论地质灾害与防治 [J].西部探矿工程,1997(1):1-9

P694[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36-1

猜你喜欢

新疆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