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支持下的旅游英语教学优化探析

2016-04-14崔佳春卢海霞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旅游英语教学优化

崔佳春,卢海霞

(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微信支持下的旅游英语教学优化探析

崔佳春,卢海霞

(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广泛的使用基础,构筑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以提高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综合素质为目的,首先分析了传统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即时通信模块、公众平台模块和开放平台模块三方面研究了微信对旅游英语教学优化的支持功能;在明确了微信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定位问题之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教学优化思路。

关键词:微信;旅游英语;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Web 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移动及时通讯软件,微信(We Chat)打破了传统电信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界限,实现了跨通讯运营商、跨系统平台的信息传播[1],为用户创造出全新的沟通体验。目前,微信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通信功能、社交功能与平台功能。通信功能方面,微信支持用户发送语音、文字、视频和图片,支持多人群聊、实时对讲、视频通讯和位置共享,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降低了沟通成本。社交功能方面,用户可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供好友评论或点赞;此外,微信还提供“扫一扫”“摇一摇”服务,为用户构建社会化关系网络。平台功能方面,微信为用户提供公众平台与开放平台。其中,公众平台属于自媒体,可对订阅者进行信息群发;开放平台则使得用户可以将第三方程序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发布至朋友圈;微信通过平台功能,实现大数据的管理,并最终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沟通的完整生态系统。

根据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的财报,截至2014年四季度末,微信活跃用户数量超过5亿,同比增长40%。微信已发展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主要流量入口。作为青年一代,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微信在这一群体中得到快速传播和广泛使用。中国互联网咨询发布中心的报告显示,在微信用户的职业分布中,大学生占到64%之多[2]。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将移动化和泛在化的互联网应用于传统行业,以实现新常态下的社会创新驱动发展。微信以其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庞大的用户群体,为传统大学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旅游英语是一门专业用途英语(ESP)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专业场景下,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极高的实践性。然而,根据笔者前期研究,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难以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这不禁让人对现有高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定位和设计产生了疑问[3]。如何充分挖掘微信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支持功能,将之有效的运用到旅游英语教学的优化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传统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统计,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不利条件下,国际旅游依然蓬勃发展。国际游客数量稳定增长。区域间旅游服务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对旅游从业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语言,英语不仅是旅游从业者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增加自身被雇佣几率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评价其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作为一门典型的ESP课程,《旅游英语》以学生较早前接受的普适性英语教育(EGP)为基础,着重培养其与专业有关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传统旅游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时空限制较多。时间上,专业英语学习需要大量时间投入。但据笔者调查,目前各高校旅游英语课时数普遍在40学时左右,课时明显不足。且由于受到专业培养计划的限制,直接增加课内学习时间并不现实。空间上,旅游英语教学在教室内完成,师生交流受到较强的地域限制。二是教学方法内容亟待改革。传统旅游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虽有部分互动环节,但由于师生配比偏低,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缺乏个性化管理,效果不佳。此外,在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时效性较差。三是教室设施设备较为落后。目前旅游英语教学基本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内进行。虽然相较于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具有一定优势,但依然存在教室硬件更新周期长、系统设计技术壁垒高、师生使用教室限制较多等不利因素。

2微信对旅游英语教学优化的支持功能

目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已有近100%的普及率,且手机中几乎都安装有微信软件。同时,各高校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基本到位,为微信使用摆脱流量限制提供了条件。微信在高校教学中的使用已具备了充分的可行性。针对微信功能和旅游英语教学特点,笔者将微信对旅游英语教学优化的支持功能划分为即时通信、公众平台和开放平台三大模块。

2.1即时通信模块

语音文本交互方面。微信为用户提供了文本和语音两种交互方式。文本信息交互较为简单,而语音信息是微信最初设计时的重要功能,为用户实现了自然对话的状态,更为直观便捷。这一功能对专业英语,尤其是口语、听力能力的练习尤为重要。利用这些功能,可打破师生间交流的时空局限,创造更多沟通机会,使旅游英语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群聊方面,用户在微信群内可共享图片、视频、网址等。移动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进行多层面沟通,使学习更具体验性和丰富性。教师通过微信群可便捷构建旅游英语学习小组;群成员可不受时间限制查阅全部交流内容,实现时间上的异步性。

2.2公众平台模块

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聚合与推送功能。教师可开发内容订阅和自动回复响应功能,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内容的发布和检索。微信信息推送模式具有及时性强、更新性好的特点,能有效弥补教材内容时效性不强的缺陷;订阅推送模式可以用于旅游英语教学中课程信息和学习内容的发布,也可以支持学生泛在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且信息到达率接近100%,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掌控。此外,与推送模式相对应,微信的自动回复设置是一种“拉式”的即时响应模式。在相关学习内容传播中,通过设置“特定关键词”让学生自行获取信息,方便其对学习内容的查询、重温和使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2.3开放平台模块

基于开放平台的API接口使用户可将第三方程序的内容发布给微信好友或分享至朋友圈,使微信成为学习内容推广和分享的有效渠道。在旅游英语课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将学习资料通过API接口分享到微信群中,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在开放平台的支持下,微信移动学习开发是一种轻量级的应用方式,其开发门槛很低。这将有助于一线教师直接参与课程移动学习应用的开发与设计,为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优化带来积极影响。

3微信支持下旅游英语教学优化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微信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定位;然后在其支持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优化。

3.1微信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微信,究其本质是课程学习支持系统中的一环。微信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有益补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微信教学不应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移植,而要从移动应用的角度,为正式课堂学习开发新功能和新内容,充分发挥移动系统优势和特色。因此,微信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定位是:从移动终端补充和完善旅游英语学习系统,按照系统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学生提供全面泛在的学习支持。

3.2旅游英语教学内容的优化

首先,建立微信公众号。教师结合行业最新发展,编辑符合微传播“小而全”特点的教学模块,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模块内容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发挥多重感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微信自动回复功能,精心选择内容关键字,设计回复内容,实现“对话即搜索”的特点,方便学生查询学习资料。其次,相关微信公众号的推荐。旅游英语课程具有非常突出的专业内涵。教师可通过微信群,推荐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微信公众号,扩展学生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比如,笔者曾向学生推荐“旅游英语学习通”“大脚板旅行英语”等公众号,并将部分内容引入课堂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第三方程序中相关学习内容的引入,如微博、QQ中有关旅游英语的内容等。

3.3旅游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微信支持下,在课程教学中师生可有效实现交互互动。教师在课前预先建立微信群和公众号,在课堂上分享二维码,方便学生加入和关注,实现统筹管理。对于听力和口语能力的练习,教师可将学习资料推送给学生并下发学习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语音功能将任务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通过微信群给出指导意见。对于阅读能力,教师可通过微信群或公众号给学生发送旅游英语阅读素材,并通过主题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写作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将作业上传到微信群中,进行交流和互评。教师通过监控,了解学生学习真实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此外,教师可通过微信群进行在线答疑。这种在线答疑的优势在于:第一,空间不受限制,学生可即时提问,模拟现场教学;第二,可尽量使课堂内不敢提问的学生参与进来;第三,实现互助,问题不一定由老师回答,学生也可自行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相长。

3.4旅游英语考核方式的优化

传统旅游英语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小组报告成绩和学生个人表现等为基础,给出最终分数。将微信引入旅游英语教学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知识测验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通过对学生平时在微信学习小组中的表现,教师可更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实现考核方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2] 中国互联网资讯中心.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EB/OL].(2012-11-15)[2015-06-22].http://www.199it.com/archives/76608.html.

[3] 崔佳春.毕业生英语应用需求的调查及对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73-75.

(责任校对朱正余)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2-0128-03

作者简介:崔佳春(1982-),女,四川成都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英语和旅游经济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11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2.040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培养旅游英语教学优化
浅谈美术教育创新及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基于网络教学整合中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