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2016-04-14古志蓉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斜坡岩土滑坡

■古志蓉

(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广东梅州514089)

探讨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古志蓉

(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广东梅州514089)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将更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到工程中来规避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本文在分析了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的价值与内涵后,阐述了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措施应用的主要环节。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防治措施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始终占据了施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取合理的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就能够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

1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简析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我国的地质基础上的。接下来以地灾出现主要原因、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防灾技术应用价值、地灾防治技术内涵的顺序,来对于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1.1地灾出现主要原因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之所以得到应用就是为了有效减少地灾带来的损失。众所周知在当今的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是人为原因引发的。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据了自然灾害损失的1/7甚至是1/6。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合理的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并且更加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对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并且地质构造复杂,再加上现今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导致了我国形成的灾害通常具有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破坏性大等特点。

1.2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是长期或者是半永久的。通常来说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沿途工程施工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旧存在着给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的问题,其结果就是导致地质灾害出现的频率和破坏力都与日俱增。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事件或现象。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举例来说,我国国土面积中约有40%的土地上存在有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并且在这之中以西南、西北地区的地灾情况最为严重。

1.3防灾技术应用价值

防灾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财产和安全等多个方面。防灾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有效的护地质环境并且减轻地质灾害,最终起到安定人民生活、增加经济产量的目标。其次,防灾技术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其能够减少因为地灾所导致的次生灾害和后续灾害,以及包括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在内的破坏性的副作用,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1.4地灾防治技术内涵

地灾防治技术内涵实际上就是不同防治方法的选择。地灾防治技术的内涵应当包括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控制等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相比前者后者具有更加深刻的防治特性。与此同时,由于地质灾害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造成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生存和发展人力资源,严重破坏环境,因此通过地灾防治技术内涵的延伸就能够为这一技术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措施应用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措施的应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接下来从灾害成因机制分析、增强斜坡力学强度、合理控制地下水、合理选择加固方法等环节出发,对于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措施应用进行了分析。

2.1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应当建立在对于灾害成员有着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造成坡体滑落的地质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包括雨水侵蚀、地震、地表水对坡脚或坡体的冲刷等问题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其次,工作人员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对于许多严重的人为因素如乱砍乱伐、对坡体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开挖、堆填加载等问题在内的现象进行严格的规制。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的过程中还应当努力的减少包括不合理的开矿以及大量抽排地下水等行为的存在,最终能够有效的部门更多地灾的出现。

2.2增强斜坡力学强度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可以考虑从增强斜坡的力学强度方面来入手。工作人员在增强斜坡力学强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斜坡岩土的力学强度,并且在此同时有效的降低斜坡的滑动力,从而能够起到治理滑坡的目的。其次,工作人员在增强斜坡力学强度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包括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和钢混抗滑桩以及电化学加固法在内的加固技术都进行合理的选择、甄别与应用。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增强斜坡力学强度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存在的地下资源开采过度或开采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制止,从而人能够有效的避免地面塌陷现象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排水、拦截、护坡等在内的支护技术的应用来有效的增强斜坡的力学强度。

2.3合理控制地下水

岩土工程地灾防治需要对于地下水进行合理的控制。工作人员在合理控制地下水时首先应当深刻的理解到在造成滑坡的自然因素中,水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工作人员如果想有效控制滑坡的发生,就必须从源头上予以治理,也就是说对地下水进行控制。其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了做好边坡所处的水文特征与地质条件的调查工作,然后制定相应的措施将滑坡范围内的地下水予以排除,最终能够达到合理控制地下水的目标。

3 结束语

岩土工程的地灾防治涉及到了许多学科和领域上的知识与内容。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质环境复杂、地灾类型较多的国家,因此在地灾成因机制的分析上也有着很多需要完善的空间,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地灾防治的最佳效果。

[1]兰景岩.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J].河南科技.2015,02(05):67-7

[2]鲁光.《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 [D].广西大学. 2014,06

[3]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J].今日科苑.2014,06(23):45-47

[4]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J].中华建设.2015,12(28):71-73

P694[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70-1

猜你喜欢

斜坡岩土滑坡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