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环境中PM2.5的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2016-04-14邱金发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滤膜监测技术重量

■邱金发

(常州市金坛区环境监测站江苏常州213200)

大气环境中PM2.5的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邱金发

(常州市金坛区环境监测站江苏常州213200)

由于大气颗粒PM2.5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的伤害,所以对PM2.5质量浓度的监测是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PM2.5的定义出发,总结了国内外监测现状,同时对PM2.5的监测技术方法进行了汇总,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PM2.5监测监测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由PM2.5所引起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发展[1]。所以,各国都加大对PM2.5的研究,同时我国也在不断的加深对PM2.5的监测研究。

1 PM2.5的定义

污染物颗粒的大小是粒子非常重要的性质,同时也是粒子划分的重要依据。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μm被称之为PM10,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被称之为PM2.5;由于大的颗粒物很容易被人体拦截,而小的颗粒物如PM2.5,不容易被人体拦截,从而被吸入肺中,因此PM2.5也可被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颗粒的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如煤、汽油、柴油、秸秆、木柴等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和挥发性有机物,这些废气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从而导致了PM2.5颗粒的增加。另外,PM2.5也来源工业粉尘、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等等。这些污染因子的直接排放,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2]。

2 国内外监测现状

从国际上来说,PM2.5有世卫组织的指导值,同时还有美国的标准。但是这些数据主要是来源于美国两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研究,一个是哈佛六城市研究,另外一个是美国癌症协会(ACS)研究。美国癌症协会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到50万人,同样进行长达16年跟踪观测,收集他们的死亡原因风险的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后他们发现空气中的PM2.5每增加10μg/m3,因肺疾的死亡率提升了6%,因肺癌的死亡率提升了8%。基于以上原因,各国对PM2.5开始重视起来,加大了对PM2.5研究与控制[3]。

3 PM2.5的监测技术方法

现在通用的测定PM2.5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手工重量法;另外一种就是自动监测法。由于PM2.5粒子大小非常小,所以相比其它大颗粒,其监测难度更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仪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3.1重量法

重量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算出颗粒物的质量,再除以采集的空气体积,从而计算出浓度。而要算出颗粒物的质量,就是对空气进行采集与抽取,经切割器处理,PM2.5颗粒被截留在特制的石英或PTFE滤膜上,然后称取前后的膜重量,从而算出颗粒物的重量。重量法是目前公认的最准确的测定PM2.5的方法。在2001年11月1日,我国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对重量法进行了规范。当然重量法有准确的优点,同时也有其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手动操作,检测时间较长,不具实时性,结果具有滞后性。因此,该方法不能对大气进行实时监测,只局限于单点的、特定时间段内的监测。

3.2光散射法

依据Mie散射理论,不同的颗粒的浓度,被光照后所散射的光的强度不同,颗粒物的散射光强度又与颗粒物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处理不同强度信号,从而计算出不同的颗粒物浓度。依据此理论,颗粒物的粒径以及光波长,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下,都会影响散射光的强度。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光散射强度受太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光的折射性,推带电荷,形状结构以及颗粒的重叠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少单独使用,一般是配合其它方法一起监测使用。

3.3β-射线法

该法包括β+DHS及β+DHS+光散射,它的主要原理是采集气体,经过切割处理,大颗粒物质被截留,其余符合要求的会继续通过采样管,然后通过DHS来加热气体,控制湿度在35%以下,气体进入主机后,落在滤膜上,该滤膜可以自动更换,滤膜的上下两侧分别装有14C放射源(β射线)和闪烁体计数器,通过前后β射线的衰减量推算出颗粒物的浓度。有时候该方法会与光散射的方法联用即β+DHS+光散射。

3.4微量振荡天平加膜动态测量系统方法(TEOM+FDMS)

该计术起源于美国,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测量频率的变化,从而计算出采集样品的质量,从而推算出该段时间内质量浓度。由于空气中水分对滤膜的重量有较大的影响,采样管需加热以维持较为稳定的湿度环境,但是这会造成测量空气中挥发和半挥发性颗粒物的损失,因此微量振荡天平法为了减小误差,补偿检测值,需要配置滤膜动态测量系统。该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微量振荡天平法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的关键部件是渗透膜标准件,这个部件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冷凝并分离的方法来采集空气的水分。

3.5压电晶振频差法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颗粒物通过切割器后,再进入静电采样器,在高压电晕的作用下,颗粒物被收集到了石英谐振器的电极表面,导致电极表面质量增加,进而引起晶体振荡频率的变化,通过测量颗粒物质量增加前后的晶体振荡频差,结合总气体的体积,从而算出PM2.5的浓度。它的缺点就是石英谐振器对运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经常清洗,由于石英谐振器对运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经常清洗,因此,应用也不是很广泛。

4 总结与展望

我国有关细粒子的监测和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所以需要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PM2.5监测设备及技术,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及规范,建立相关环境监测网络,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

[1]柴发合,王晓,罗宏.美国于欧盟关于PM2.5和臭氧的监管政策述评 [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3(1):46-52.

[2]傅敏宁,郑有飞,徐星生,等.PM2.5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 [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4(4):1-6.

[3]Tim Hanley,Ambient Air Monitoring Group,PM2.5 Monitoring in the U.S.[R]October 20,2011.

X83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85-1

猜你喜欢

滤膜监测技术重量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重量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荷负电手性壳聚糖纳复合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创新的重量
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