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

2016-04-14孙继涛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含矿热液斑岩

■孙继涛

(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新疆乌苏833000)

新疆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

■孙继涛

(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新疆乌苏833000)

近些年,因为我国铜矿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地表矿和易识别矿基本上都全部被发现,这样就促使找矿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疆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进行了分析。

新疆斑岩铜矿成矿条件远景

1 前言

随着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斑岩铜矿也被大量的开采,我们对新疆班岩铜矿进行研究和探讨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开发,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 斑岩铜矿的含义及特点

2.1斑岩铜矿含义

斑岩铜矿是指产于强烈绢云母和石英化中酸性斑岩里的细脉浸染型铜矿。由于该类矿床的矿化并非都产于斑岩体内,考虑其矿床名字的连贯性、完整性,将全部或部分矿体产于中酸性岩体(部分矿体产于围岩中)的铜矿床称之为斑岩型铜矿。

2.2特点

(1)大多数含矿侵入岩为钙碱性或碱性岩浆岩系列;(2)典型的含矿斑状岩浆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闪长岩、正长岩;(3)与钼矿床有关的侵入岩大都为钙碱性长英质火成岩;(4)含矿侵入岩体大都为复式侵入杂岩,金属矿化仅与其中某一期侵入岩有关;(5)金属矿化与岩脉群和角砾岩管伴生,角砾组份复杂,磨圆度高;(6)含矿侵入岩体及围岩均遭受到普遍的和强烈的断裂与破碎作用;(7)尽管大多数矿化地段受断裂控制,但是在一些矿床中,浸染状金属矿石占有很高的比例;(8)尽管各金属矿床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一定的分带性。

3 新疆斑岩铜矿成矿的条件

成矿条件:(1)物理及化学条件。新疆大多数斑岩铜矿床具类似演化特征,少数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具有其独特性.如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床的岩浆-热液系统为富甲烷低fO22流体,晚岩浆阶段和钾化阶段成矿流体为NaCl-H2O-CH4体系,形成铜金矿化,绢英岩化阶段成矿流体为NaCl-H2OCH4-CO2体系,形成铜钼矿化。(2)动力学条件。斑岩型铜矿床形成于晚古生代准噶尔洋俯冲形成的不成熟岛弧环境.东天山吐鲁番-哈密盆地南,以大草滩断裂为界,断裂以北发育古生代哈尔里克复合岛弧,断裂以南发育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产出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形成于晚古生代俯冲形成的岛弧环境。(3)元素组合。金属元素组合:新疆斑岩型铜矿床金属元素组合主要是 Cu-Au、Cu-Mo、Cu-Mo-Au、Cu-Zn、Cu-Fe、Mo-Cu、Mo-Re、W-Mo等,以Cu-Au和Cu-Mo组合为主。

4 新疆斑岩铜矿的成因

4.1岩浆热液说(正岩浆模式)

(1)矿化体与中酸性(斑)岩体紧密共生,矿化呈细脉浸染状产于岩体及其围岩中,有的甚至整个岩体矿化,且分布较均匀;(2)矿化体及周围岩石具一定的热液蚀变,并具有一定的分布;(3)矿化岩体的产状常与围岩不一致;(4)矿床常产于深大断裂附近,在空间上常呈带状分布,并与一定的构造一岩浆带相一致(古亚洲带、古地中海带及环太平洋带)。

4.2板块构造成矿说(洋壳重熔成矿)

(1)很多斑岩铜矿,特别是形成于中、新生代的斑岩铜矿主要分布在板块的汇聚边界(俯冲消亡带)上;(2)大洋壳中各层均富含金属,如第一层(远海页岩)中的金属含量一般都高于沉积岩中的金属含量(在太平洋的某些页岩中含铜为323×10-6,含钼为18 x10-6,海底锰结核中含铜最高可达2.5%);(3)斑岩铜矿常与钙碱系列的火山岩伴生,而钙碱系列火山岩被看作是幔源的。

4.3活动转移说

(1)斑岩铜矿具层控特点,即矿床的产出受一定层位的控制;(2)很多斑岩铜矿中的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围岩中,产状与地层的基本一致;(3)某些斑岩铜矿中的氧、氢同位素资料表明成矿热液具地表水的特点;(4)在斑岩铜矿赋存的地层,有铜等元素的异常值(有的有沉积型铜矿床的产出)或有膏盐层的存在;(5)地壳中有地下水环流热液及变质、超变质的热液存在;(6)在斑岩铜矿与同一矿田中Cu含量的降低场与增高场相伴出现,降低场常出现在增高场与正常场之间,同一层位同种岩石的铜含量由岩体向外不是逐渐降低而是从高或极惯降至最低,然后又回至中等。

4.4变质岩浆成矿说

该观点认为斑岩铜矿也具“层控”的特点,它保留了原“层状铜矿”的很多特征,如矿床在一定区域内产于一定时代地层一定的含Cu岩石建造中,矿体主要产于含Cu建造中二种岩相的过渡部位。矿床的产出还受岩相古地理的控制,即矿床产于含Cu古陆周围沉积盆地的边缘。很多斑岩铜矿中的含矿斑岩体及矿体均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有的含矿斑岩体与围岩斜交,但赋存其中的矿体及围岩残留体的产状与围岩一致。含矿斑岩体的各种斑晶具明显的变晶结构;矿石中的成矿元素、微量元素与围岩的一致性及某些矿床中的同位素、稀土元素组成均具壳源等特征,明确提出斑岩铜矿(至少一部分)的前身是外生砂页岩层状铜矿或含Cu砂页岩,即斑岩铜矿是由砂页岩层状铜矿或含Cu的砂页岩经“变岩浆”作用而成。

5 新疆斑岩矿床研究前景

(1)岛弧和陆缘弧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但大陆碰撞造山带也具有产出斑岩型矿床的巨大潜力。按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可以分为弧造山型斑岩矿床和碰撞造山型斑岩矿床;(2)弧造山型含矿斑岩主要为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而碰撞造山型含矿斑岩则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橄榄安粗质。两种环境的含矿斑岩多具有埃达克岩岩浆亲合性,但前者主要来源于俯冲的大洋板片,后者主要来源于碰撞加厚的下地壳。大洋板片的部分熔融缘于俯冲角度的平缓化,而加厚下地壳的熔融起因于俯冲大陆板片的断离;(3)在许多斑岩成矿带或矿集区,斑岩型矿床的热液蚀变系统常出现套合作用,早形成的斑岩Cu-Mo系统常被浅成低温热液Cu-Au系统叠加,或者形成两个共存的独立矿床,或者构成一个巨型高品位矿床。热液套合和矿化叠加可能与成矿后或成矿过程中的区域快速隆升有关。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新疆斑岩铜矿的研究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地质学者应不断完善理论知识,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斑岩铜矿,从而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采矿作业效率,解决铜矿资源紧缺问题。

[1]郦今敖,蔡宏渊,王建业等.中国斑岩铜矿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聂凤军等.《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内蒙古地质》,2013(02).

F407.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7-2

猜你喜欢

含矿热液斑岩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含矿岩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简析
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
河北省非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含矿建造划分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