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打柴沟西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2016-04-14崔强强武鹏飞刘朱许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晋宁岩群基性

■崔强强 武鹏飞 刘朱许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格尔木816000)

青海省打柴沟西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崔强强 武鹏飞 刘朱许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格尔木816000)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分析,着重阐述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为后续在区内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地质理论依据。

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矿产概况

研究区位于俄博梁华力西期钨、铋、稀土成矿带,该带内近年来已发现大量与断裂构造及中酸性和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金、铜、镍、钛等矿化线索,有发现中—大型金、铜、镍等矿床的潜力。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

该套地层在区内大面积出露,出露面积约40km2。地层展布方向为北北西向、北东向,因后期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局部又经动力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作用,地层产状紊乱。区内根据金水口岩群所出露的岩性组合特征和变质变形特征,将该群划分为两个岩性组,即下岩组(Pt1Ja)和上岩组(Pt1Jb)。

2.2构造

区内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褶皱构造。

(1)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为阿尔金区域性主断裂的次级断裂,北西向展布,为逆断层。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是区内后期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

(2)褶皱构造。区内沉积地层主要为金水口岩群变质体,由于变质侵入体的侵蚀,金水口岩群片麻岩岩组中出现的背、向形构造,多呈残留体形态存在。另大面积被众多的侵入体侵吞改造,基本上没有发现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褶皱发育地层主要为金水口岩群变质体背向形褶皱,形成时代推测为晋宁—加里东期和燕山期。

2.3侵入岩

区内岩浆岩活动比较频繁,中酸性侵入岩极为发育。侵入时期为晋宁期和燕山期,其中晋宁期侵入岩最为强烈,而且分布面积也比较广。侵入岩岀露面积达14.8km2。岩石类型以基性—酸性为主。

(1)晋宁期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区内西北部,总体呈岩体、岩株状北西-南东向分布,局部在地表零星出露,面积约5.1km2。岩性为基性-超基性组合。超基性岩主要为(角闪)辉橄岩、少量橄榄岩、角闪石岩、辉石岩等;基性岩为辉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

(2)燕山期侵入岩。出露于区内东部边缘地区,呈岩基-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约0.5km2。岩性为黑云斜长花岗岩(γo52a),侵入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中。

(3)脉岩。区内脉岩主要为闪长岩脉(δ)、花岗岩脉(γ),主要分布在晋宁期侵入岩中,多呈北西向、近东西向分布,多沿裂隙贯入,规模一般宽2~20m,长50~500m不等。

2.4地球物理特征

通过1:5万高精度磁测面积工作,在区内共圈出2处磁异常。

(1)M14磁异常位于区内中部,总体呈南北向椭圆状展布,为正异常,长约2.5km,宽约1km,位于地层(Pt1Jb)与岩体(δ22a)的接触地段。推测该异常反映的是一个具较强磁性、有一定埋深的多金属蚀变带或矿化带,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2)M15磁异常呈团块状,正负异常伴生,半径约为5km。南部为正异常,有多个大小不一的中心点,北部零星伴生负异常。正异常值最大约为+500nT,负异常最大值约为-100nT。推测异常区可能存在次级断裂和接触带,具有多金属找矿前景。

2.5地球化学特征

1:5万矿调工作在区内圈出1处化探异常(HS5乙3),该异常位于中西部,呈不规则圆状,各元素异常套合部分总体呈北西、北东向展布。主元素W异常面积最大,达14.95km2,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异常下限1.00×10-6,峰值27.6×10-6,均值23.5×10-6,衬度6.47,具有三级浓度带;Au异常下限1.0×10-6,峰值6.08×10-6,均值2×10-6,衬度2,具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明显,面积较大(4.51km2),与主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区内主要分布的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异常北、南两边出露晋宁期中性岩体,其与地层的接触带是可能成矿的主要赋矿地质体。

3 成矿地质条件

3.1地层与成矿

区域上金矿化相对密集产出的空间分布常与金水口群(Pt1J)地层紧密相伴,是金矿化集中产出的重要地层。因此,基底岩系很可能是本区域金矿形成的初始矿源层,在构造作用或动力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后期热液的活动,地层中的金元素相对富集而成矿。预查区内金水口群(Pt1J)大面积出露,并伴随有后期侵入岩产出,地质条件与区域金成矿地质条件相似,因此,预查区寻找金矿具有较好的条件。

3.2构造与成矿

区域上多次活动的NE、NW-NWW向断裂带及其旁侧次一级的脆性断裂裂隙,是区域上多金属矿最重要的导矿和控矿构造,前者控制着矿床、矿带的展布,后者控制着矿体的定位。

3.3岩浆岩与成矿

多期次中酸性岩浆活动,特别是晋宁期中性侵入活动,是形成多金属矿床的热动力条件。它既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同时又作为岩浆源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

3.4物化探异常与成矿

1∶5万矿调开展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在预查区圈出了HS5乙3 W(Bi、Au、Ag、Ni)水系综合异常和M14、M15两个磁异常。水系异常主元素为W,伴有Bi、Au等元素异常,W、Bi、Au异常套合程度较高。两个磁异常虽然强度较弱、梯度变化不明显,但结合异常出露区地层推测,是岩浆热液沿地层中构造裂隙活动形成弱磁性地质体的表现,加上M14与HS5乙3水系异常基本重合,多金属成矿可能性较大。

4 找矿前景分析

区内发育金水口岩群地层,在金水口岩群中Au、Ag、Bi、Cu、Mo等元素背景普遍较高,且Ag、Cu的离差极大,可达8-33,其在局部富集而形成矿化的可能性很大。局部还由于基性、中酸性岩体和岩脉的侵入而发育有较好的Cr、Ni等元素异常。这都是本区的主要矿源层,为后期矿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该区发育的北西向逆断层具有明显的多期活动特点,多形成破碎带,为热液活动、成矿元素富集提供了良好空间,对本区矿化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找矿目标域重点放在金水口岩群中的破碎蚀变带内,同时还要注重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物型铜镍矿的找矿工作;其次,1∶5万矿调工作圈定的物化探异常特征突出,且异常分布与岩体接触带基本一致,显示区内具备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条件。

[1]刘增铁,任家琪,杨永政.青海金矿.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潘彤,罗才让,伊有昌等.青海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F407.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26-1

猜你喜欢

晋宁岩群基性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启示
哈拉乔拉岩体橄榄石与辉石成分对阿尔泰 造山带铜镍成矿潜力的指示
张北—围场地层小区红旗营子岩群变质岩时代及接触关系探究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二)
晋宁区总工会:开展“职工书屋”授牌赠书活动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宣传部专题
滇西澜沧岩群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太古宙:岩群之诗
基于波谱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岩遥感影像增强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