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2016-04-14刘治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锡山角砾角砾岩

■刘治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河源517001)

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刘治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河源517001)

本文主要从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矿体特征、矿体围岩等方面阐述了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的找矿前景加以探讨。

风门坳铅锌多金属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

矿权区在区域上位于国家级重点成矿带--武夷成矿带南段,紫金—惠阳凹褶断束(Ⅳ9)的北西边缘部位,北东向河源深断裂带的南东侧,位于莲花山新华夏构造带的西侧,佛岗—河源纬向构造与五华断裂带反接复合部位的南缘,属五华断裂带华阳断裂的中段,是产铅锌锡多金属矿的有利大地构造单元。区内地层较简单,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强烈,岩体发育,具有有利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上统小水组(T3xs)及小云雾山组(T3xy)、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第三系(E)、第四系冲积层(Qal)。

本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组,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宝溪口至高潭地区断裂走向NE,倾向NW,倾角30°~65°;东南部新田地区断裂走向NE,倾向SE,多以逆断层出现。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有华阳断裂、五华大断裂。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且有多旋回,多期次的特征。燕山期发生的大规模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形成大量的岩浆岩带。区域内主要出露的岩体有龙窝岩体、竹子东岩体及莲花山岩体。

2 矿区地质

风门坳工作区位于龙窝岩体、竹子东、莲花山岩体外侧,炮子火山盆地南西部,区内出露地层简单,除第四系外主要出露有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较为发育(图1)。

2.1地层

两百多年前,一只好奇的喜鹊叼着一粒红色的果实,从西庄山隔河对岸的山上款款飞来,落在树上歇息,正欲大饱口福时,树下一只狐狸吼叫了一声,喜鹊受了惊吓,松开金口。那颗椭圆形红色的果实随之落到了地面,没有被吞到喜鹊那美丽花白羽毛覆盖着的肚皮中去。随后那颗红色的果实在一堆狐狸粪便旁边萌生,借着自身以及狐狸粪便的营养,我诞生了,从一棵小草般的嫩芽长到枝繁叶茂。现在的我已经有农村烧水用的水壶粗细,用行话说直径也有一尺开外吧,两层楼高的树干,使得我可以傲视山峦和丛林。更绝的是,我的分枝极有层次和分寸,九个分枝在不同的层次,朝不同的侧面展开,每个分枝上长满浓绿的叶子,就像九团绿云飘在空中。

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出露于工作区中部。主要为岩性下部由黑色炭质页岩、灰黑色炭质泥质页岩、灰黑色粉砂泥质页岩构成,并夹有砂岩层、千枚状板岩等;中部主要是中粒、细粒含白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或粉砂质泥质页岩与砂岩互层;上部主要由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粉砂岩、夹薄层状泥质炭质粉砂岩、泥质炭质粉砂岩页岩等组成。由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页岩与杂色砂岩构成。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25~55°,大体呈单斜产出与燕山三期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出露于勘查区华阳断裂的东部锡山岽-牛牯嶂一带。主要岩性为变质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熔接凝灰岩夹少量砂页岩、板岩。西部与金鸡组呈断层接触关系,东部与金鸡组呈喷发不整合关系。

2.2构造

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按构造走向可分为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主要有工作区北东侧的华阳断裂,近东西向断裂有工作区中部锡山岽-九厅十八井的构造群。

华阳断裂为硅化破碎带,该断层从工作区北部穿过,斜穿整个工作区,走向NE,北起郭公塘,向南经仓下坝、南山、紫金县城。断层面走向NE,倾向SE,倾角60°~80°,主要出露于在勘查区中北部,长度约为1.7km,宽度1~40m。在断层面附近,岩石已发生片理化,片理产状与断层面一致,片理化范围15~20m,最近断层面岩石已变为糜棱岩,局部具高岭土化、黄铁矿化,其形成时代应晚于花岗岩侵入。断层角砾为砂岩、页岩、钠长岩,呈大小不等的棱角状、透镜状,由断层泥胶结。在勘查区中部以南,断裂表现为舒缓波状和分支复合现象,主断裂两旁次级构造发育。本断裂具有多期构造活动和多次成矿作用的特征,对区内的成矿过程起主导和控制作用。

锡山岽F1、F2、F3、F4断裂:断裂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高岭土化花岗斑岩等,断裂带中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铅锌矿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发育,构造产状陡、缓不一。

F1断裂:F1断裂出露于勘查区中部锡山岽-九厅十八井附近,为富铁质的角砾岩带。呈北西西向展布,走向上延伸约1000m,倾向SE,倾角18°~29°,宽度约3~28m,倾角较缓。断裂构造主要由硅质构造角砾、糜棱质构造角砾、挤压破碎碎屑等组成。构造面波状起伏,见铅锌矿化、褐铁矿化、锡矿化等硫化物蚀变。

F2断裂:F2断裂出露于勘查区中部锡山岽东部,为富铁质的角砾岩带。呈近南北向展布,宽度约2~8m,走向延伸约270m,倾向W 或NWW,倾角25°~46.5°,南段倾角较陡,北段倾角较缓。断裂构造主要由石英斑岩角砾、挤压破碎碎屑、陡倾裂隙组成,石英斑岩角砾粒径2~5mm。见褐铁矿化、铅锌矿化、锡矿化等。

F3断裂:F3断裂出露于锡山岽山头北面,往北西西向延伸近400m,宽度约1~6m,为角砾岩带。呈北西向展布,走向上延伸约100m,倾向S,倾角38°~65°,构造面上见铅锌矿化、褐铁矿化、锡矿化等硫化物蚀变,并多处见有锡矿化。

F4断裂:F4断裂出露于锡山岽山头北面,为角砾岩带。在锡山岽出露近40m,止于F3断裂上盘,错断F1断裂,以近南北向向北延伸,宽度约1~12m,倾向东,倾角54°~80°,构造面上见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

九厅十八井F5~F8断裂群:该四组断裂出露于九厅十八井附近,均为角砾岩带。近南北向展布,断裂带都具明显的错位及强烈破碎现象,且倾向较为陡立。其中F5、F7被F1、F3错断,倾向近东向,局部北东,倾角70°~76°,宽度1~3m,见富铁质的构造角砾岩、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F6、F8被F3错断,倾向为西向或南西向,倾角65°~75°,宽度1~5m,具强硅化石英斑岩角砾,局部为强硅化的碎裂岩带等强蚀变带,具黄铁矿化、褐铁矿黄、绿泥石化、锡、铅锌矿化。

2.3岩浆岩

工作区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γ52(3))及中基性脉岩(δ)。

燕山三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γ52(3)):分二部分呈近东西出露于测区西部乌岽到高正岗侵入金鸡组地层出露面积约3.87km2及羊寨到双门莨侵入于金鸡组、高基坪群地层出露面积约0.68km2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是竹子东岩体的一部分。岩石呈浅肉红色,风化后呈灰白、紫红、褐灰、灰黑等杂色。中粗粒似斑状结构、块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长石1×3cm,含量15~20%,石英0.5× 1cm、含量约占10~15%,基质为细粒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等。蚀变多为绿泥石、高岭土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

中基性脉岩(δ):零星分布于工作区西部的黑云母花岗岩中。出露长度一般10~50余m、宽1~4m,走向为北西、北东向,岩脉多呈风化—半风化。颜色为灰绿、褐黄、褐灰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暗色矿物为辉石、角闪石等,蚀变为绿泥石、绢云母、褐铁矿化等。

2.4围岩蚀变

主要有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角岩化、绢云母化,其次有云英岩化、黄玉化、钠长石化、萤石化及粘土化等。

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黄玉化、钠长石化、萤石化及粘土化为本区内的主要矿化蚀变,见于九厅十八井至锡山岽的构造角砾岩带上,带内赤铁矿化、黄玉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蚀变与锡矿化关系密切。其中褐铁矿化赤铁矿化蚀变较为明显,表现为褐铁矿化角砾岩带,具褐黄色、砖红色、铁黑色,角砾状,角砾大小不均,带内略具硅化现象,肉眼借助放大镜偶见疑似棕红、灰褐色锡石,粒径0.1~0.3mm。上下为蚀变接触,产状3°~53°∠60°~65°。

硅化主要发育于华阳断裂带膨大部位中,表现为强硅化石英岩,灰白色、灰色、灰黑色及少量褐黄色,以他形结构为主,局部重结晶较为强烈呈半自形透明石英颗粒,带内节理裂隙面具明显的铁锰质浸染,断裂北段硅化强烈,南段构造规模逐渐缩小,表现为围岩渐变式的硅化及角岩化。

角岩化主要发育于侏罗系下统金鸡组的粉砂岩与花岗岩及华阳断裂接触带附近,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岩石具角岩结构,致密坚硬,断面呈贝壳状,局部伴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粘土化、褐铁矿化,初步推断原岩为砂岩类,经后期热变质作用,碎屑物石英、长石重结晶,填隙物泥质变质形成黑云母等。

3 矿化特征

本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化段主要受构造角砾岩带控制,矿化赋存于构造角砾岩带中,同时与构造中的陡倾裂隙关系密切,褐铁矿化发育地段矿化较好。铅锌多金属矿化产于构造碎裂岩带中,见紫红色、褐红色浸染状、蜂窝状褐铁矿化。构造作用对本区矿化蚀变带的分布控制明显,是锡、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过程中重要条件之一。锡山岽—九厅十八井发育密集的断裂群带,蚀变构造破碎带明显受其控制,是主要容矿构造。

矿石呈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锡石、褐铁矿、黄铁矿等,肉眼可见铅锌矿颗粒,锡石呈细粒状、微细粒状分布于矿石中,肉眼难见,与褐铁矿、黄铁矿关系密切;矿石中角砾成分为流纹斑岩,呈次棱角状,胶结物主要为褐铁质、硅质,矿石普遍具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少量绿泥石化。

4 成因探讨

通过对本区成矿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的分析研究推测,矿床属热液类型的锡、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坑道编录等证据表明晶屑凝灰岩层间破碎带与后期陡倾裂隙交接部位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形成含矿层。

5 找矿前景

5.1化探异常

Zn元素增高、异常晕主要分布在土壤测量区北部及东南部,平均含量52.22×10-6是克拉克值(60×10-6)的0.87倍。Pb元素增高、异常晕主要分布在构造密集分布的锡山岽、小花岗岩体出露的羊寨以及地势较低的东部,平均含量107.58×10-6是克拉克值(20×10-6)的5.38倍。Sn测区平均值为121.33×10-6,是背景值(3.0×10-6)的40.44倍,异常点达130个,其中土壤样Sn品位≥0.1%的个数达33个,元素偏高、增高晕主要分布在锡山岽至九厅十八井一带的构造带,异常点大量密集分布。

5.2坑道矿化

在锡山岽—九厅十八井一带的坑道编录时,发现较好的含矿的构造,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矿化较好,部分矿段达到工业品位。坑道内晶屑凝灰岩层间破碎带与后期陡倾裂隙交接部位成矿条件较好。

综上所述,本区找矿前景良好,下一步工作在异常区的外接触带有利成矿地段追踪跟矿化有关的蚀变带、石英脉带,并在有利部位进行少量槽探、浅井验证,亦可在含矿接触带上施工钻孔探索深部成矿的可能。在锡山岽—九厅十八井一带作进一步勘查工作。

[1]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2014、2015年度地质总结报告.2014-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4-2002.

[3]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铅锌铜银矿成矿预测报告,[R].1991.

[4]冼源宏,郭华,占达积,王灿松,广东省阳山县石寨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2016 (1).

P6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11-2

刘治(1989~),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找矿。

猜你喜欢

锡山角砾角砾岩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准层状岩溶角砾岩特征及其成因*
聚焦“根魂梦” 写好锡山“侨”文章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山东五莲七宝山长老庄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内蒙古林东普通球粒陨石的角砾特征
天津蓟县晚元古代冰碛岩的发现
滇中黑箐角砾岩型铁矿床特征及成因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角砾岩及含角砾砂岩分类、特征及成因
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区隐爆角砾岩型矿床地质特征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