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潮安飞鹅山矿段云英岩型矿体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2016-04-14曾晓剑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云英岩黑钨矿斑岩

■曾晓剑

(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广东汕头515021)

广东潮安飞鹅山矿段云英岩型矿体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曾晓剑

(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广东汕头515021)

飞鹅山矿段是田东矿区的重点找矿靶区,目前工程揭露有含钨锡石英脉和含钨锡稀有元素矿化云英岩,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望新找到一个中-大型的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本文重点分析该矿段云英岩型钨多金属矿的矿体特征和找矿前景。

飞鹅山云英岩型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飞鹅山矿段位于田东矿区的南部,是田东矿区找矿工作的重点地段。本次找矿工作在钻孔中发现花岗斑岩体顶部或沿岩体内的断裂两侧均有不同程度的云英岩化,在云英岩中锡、钨、钼矿化强,并有锂、铷、铯的富集。

1 区域地质

田东矿区位于武夷成矿带南段,区域性北东向华夏系莲花山深大断裂带的南东侧,被西侧大葫芦和东侧茅顶岽两个巨大的燕山3期黑云母花岗岩体夹在其中。

区域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上侏罗统和第四系,以侏罗系地层最为发育。区内地层出露仅为下侏罗统金鸡组一套海陆交互相细碎屑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矿区所处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岩性主要为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燕山四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石英斑岩等。区域火山岩发育,产出时代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建造。

区内褶皱、断裂较为发育。褶皱构造主要有田东-平林-文祠复式背斜构造,背斜轴东西向,核部和翼部均被后期侵入的岩体破坏,残缺不全。区内断裂主要有北东、北西、近东西和近南北走向及层间挤压破碎带等4组断裂。

2 矿区地质

2.1地层

飞鹅山矿段地层简单,主要为下侏罗统长埔组(J1c),是一套滨海相细碎屑岩建造,岩性主要是灰黑色、浅黄色、紫红色、杂色粉砂质砂岩,夹暗灰色、浅灰色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部分地区有少量复成分砾岩,厚度不详(图1)。

2.2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为早白垩世云英岩化花岗斑岩(γπK12e),出露在飞鹅山西南部,灰~浅灰色,斑状结构,斑晶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组成,基质为长英质,含少许黑云母,具微晶-细晶结构。此岩体与锡石、黑钨矿、辉钼矿成矿关系密切,其内外接触带普遍发生云英岩化,受此作用在飞鹅山及附近出现大范围的云英岩化区域,有利于寻找云英岩型钨锡钼矿体。此外还有少量细粒含斑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花岗斑岩脉、零星的石英脉或含钨石英脉出露。

2.3构造

飞鹅山矿段位于叶坑—平林背斜南翼,断裂发育,主要为近南北和北西向断裂构造。近南北向构造规模较大,宽0.5~1.5m不等,向东倾,走向延伸300~1000m;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小,一般宽小于10cm,但分布较密集。断裂带普遍发生矿化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和表生褐铁矿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飞鹅山矿段地表未发现钨多金属矿化云英岩体,但施工的2个钻孔均揭露到云英岩化蚀变带,其中有钨矿体(图2)。

矿体为隐伏矿体,呈似层状,有VⅠ、VⅡ、VⅢ共三层,从总体形态看,矿体由西向东倾伏,角度较平缓,在5~10°之间。顶板岩石发生强烈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变质为长英角岩;底板为花岗斑岩,三层含矿云英岩矿化(体)与花岗斑岩交替出现。

VⅠ位于最顶部,是目前发现的含矿性最好的一层,由东向西逐渐变厚,平均厚度5.1m。在钻孔ZK0-1厚度为1.7m,W03品位0.22%;在钻孔ZK0-2厚度为8.5m,W03品位最高0.50%,加权平均品位0.31%;Mo品位0.037%,Sn品位0.037%。VⅡ和VⅢ的厚度相对VⅠ较稳定,在ZK0-1中分别为17.0m和18.7m,在ZK0-2中分别为19.6m和10.4m,VⅡ平均厚18.3m,VⅢ平均厚14.6m。云英岩有明显的矿化现象,但未达到工业品位。由于VⅡ、VⅢ厚度大,是否存在矿化强的地段,因工作程度低,尚不清楚,因此认为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意义。推测VⅠ、VⅡ、VⅢ矿(化)体延伸大于600m。

3.2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为黑钨矿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黑钨矿,局部有辉钼矿等,并普遍伴随着强烈的硅化、云英岩化。研究表明,云英岩按产出特点可分为脉侧云英岩、面型云英岩和脉型云英岩三种类型[1],飞鹅山的云英岩为面型云英岩。云英岩按矿物组成又可分为云英岩、褐铁矿化云英岩、钨锡钼矿化云英岩等几类(表1)。各类云英岩之间非金属含量(比如石英)并没有显著的差别,黄玉的含量或许是云英岩含矿的重要标志,但还未得到证实。

有工业价值的云英岩矿体中的矿石呈浅灰色,结构主要有鳞片花岗变晶结构、自形显微鳞片状结构,矿石构造为星散浸染状构造。通过光、薄片鉴定,查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自形板状黑钨矿、自形鳞片状辉钼矿、粒状锡石、黄铁矿、少量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以它形粒状石英为主,片状白云母次之,另有黄玉、萤石及少许水铝石。

矿化云英岩由交代黑云母花岗岩而来,原岩为花岗岩或花岗斑岩,岩石经强烈的热液蚀变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生石英、白云母、黄玉等蚀变矿物交代,同时伴随着黑钨矿化和辉钼矿化,黑钨矿和辉钼矿呈星散浸染状分布。

3.3矿化蚀变作用

云英岩形成主要是酸性花岗质岩石受到岩浆期后富含挥发份(F-、Cl-、OH-)组份的气热溶液作用,使原岩的某些矿物被分解而形成含水或挥发份的新矿物。其中典型的变化是原岩中的长石被水解成云母类矿物和石英,常伴有黄玉。

飞鹅山的花岗斑岩在云英化的过程中,由于气热溶液中含有W、Sn、Mo等金属络合物,当岩石中的长石被水解形成云母、石英、黄玉等新矿物后,使热液的介质性质(主要是酸碱度)发生改变,这些金属络合物分解而形成金属矿物黑钨矿、锡石、辉钼矿等,当W、Sn、Mo元素浓度高时,便形成了云英岩型的钨锡钼多金属矿体。

云英岩化作用的结果使岩石中暗色矿物减少,浅色矿物石英、白云母类等增多,并伴有黄玉、萤石、黑钨矿、辉钼矿、锡石等新矿物的生成,云英岩化标志清楚,易识别[2]。

3.4控矿因素

飞鹅山早白垩世侵入的花岗斑岩的围岩是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有利于释放热量和热液,有利于接触带附近的物质组分活化和置换,形成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角岩化,进而形成钨、锡多金属矿床,对成矿起到了控制作用。

4 找矿前景分析

(1)矿区位于华夏系莲花山区域性北东向断裂带的南东侧,汕头—钱东大断裂与北西构造的交接部位,武夷成矿区(带)的西南段,与厚婆坳大型铅锌银矿床在同一个北西向成矿带上,显示出矿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矿区奠定了区域成矿前提和基础。

(2)区内有钨、锡、银、铅锌、铜、褐铁矿等矿点矿化点数十处,多元素组合的化探异常密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较好。

(3)矿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为本地区成矿提供了热源[3]。飞鹅山及周边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侵入活动频繁,断裂带发育,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物质、通道和成矿就位空间,为形成工业矿体奠定了基础。该矿段近南北和北西向的两组断裂均含矿,主要是含钨石英脉,也是民间多年开采的钨矿脉,现已经停产。

(4)已施工的钻孔均有揭露到厚度较大钨锡矿化、较强云英岩化蚀变带:其中VⅠ平均厚度5.1m,钨品位达最低工业品位的工业矿体;VⅡ、VⅢ目前虽只发现矿化,但因厚度大且分布较稳定,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其富矿段一旦找到,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飞鹅山区域地质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寻找中-大型云英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前景。

[1]覃日贤.广东石人嶂钨矿云英岩矿化及钨矿化多样性研究 [D].广西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3.

[2]李蕙纯.大义山岩体内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的找矿意义 [J].湖南地质,2000,19(4):233-236.

[3]邸文.广东潮安田东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J].广东地质,2012,1:80-85.

P5[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76-2

猜你喜欢

云英岩黑钨矿斑岩
广西大瑶山中北部四方山地区云英岩型铷矿化特征与找矿评价
大兴安岭南段那斯嘎吐云英岩型铍矿化的形成时代和成因探讨:独居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叔丁基苯甲羟肟酸与Pb(II)的作用机理及在细粒黑钨矿活化浮选中的应用①
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以黑钨矿U-Pb、Sm-Nd、Lu-Hf同位素年代学与微量元素为例
细粒黑钨矿捕收剂的选择及作用机理研究①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难免金属离子对TAB-3药剂浮选黑钨矿的影响*
赣中松源钨矿矿床地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