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乌兰县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6-04-14张彬李志斌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透辉石本区金属矿

■张彬 李志斌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青海西宁810000)

青海省乌兰县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张彬 李志斌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青海西宁810000)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乌兰县莫合达娃沟工作区域地质测量和调查,查明了区内地质特征,得到了较多的成矿信息,并总结出了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

地层蚀变矽卡岩型铁矿特征标志

青海省乌兰县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工作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布赫特山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在加里东造山带欧龙布鲁克~乌兰元古代古陆块体的东端,地层区划属秦祁昆地层区之柴达木北缘地层分区。对该工作区地质较详细测量和调查显示,该区域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1 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1.1地层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较为简单,主要有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下岩组,其次为第四纪地层。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下岩组在本区南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是区域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北部为大面积的加里东期中粗粒钾长花岗岩侵入,且两者整体上呈断层接触关系,形成了易于成矿的大规模的接触带;其中本区内的8处铁矿化点均位于此接触带部位。该组地层主要岩性有:绢云绿泥石英片岩、条纹状大理岩、矽卡岩化片岩、透辉石矽卡岩、片状透辉石矽卡岩、绿帘-透辉石矽卡岩、绿帘石榴透辉石矽卡岩等。在工作区这几种岩性层由南向北有明显的过渡关系。工作区内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本区南部及东南角地区。成因类型主要为洪冲积砂砾石层,主要由亚砂石、砂砾石组成,构成Ⅰ级阶地或形成山前平滩地。第四纪中更新世冲积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本区东南部地区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堆积,形成山前低缓山丘陵,其顶部黄土发育,构成Ⅱ级高阶地地貌。主要由大转石、砾石及胶结物组成;其中眼球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转石约占60%-70%以上;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及闪长岩转石较少量;胶结物以亚砂土为主。

1.2构造

工作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主要以北西向F1逆断层为主,也存在一些次级小断裂构造,该逆断层为本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F1断层:分布于本区中部,断层几乎北西-南东向贯穿本区,为一北倾逆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向,倾角50° -70°,断裂长约3km。F1断层北侧为加里东期中粗粒钾长花岗岩侵入,南侧为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下岩组地层,带内岩石较破碎,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矿化蚀变较发育,局部伴有磁铁矿化(主要在西端),破碎带宽约20-50m。;该断层往南东方向延伸过程中断层有倒转的现象,但由于覆盖较大等因素没有能够掌握其倒转的直接依据及特征。

1.3岩浆岩

工作区岩浆岩较为发育,在本区北部有大面积的不同期的中酸性岩浆岩侵入。在本区南部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下岩组地层中以闪长岩为主的岩脉较为发育。

1.4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工作区的变质岩按成因类型可分为区域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本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热接触变质作用,该变质作用原岩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变晶结构,岩石中有大量的新生矿物出现,构成新的矿物组合体。区域变质岩主要为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下岩组地层中,以绢云石英片岩、条带状大理岩为主。接触交代变质岩类主要受华力西期岩浆侵入而产生的接触变质岩,这类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因距离侵入体远近不同,热力影响也有差异,出现不同类型的接触交代岩石。该类岩石多分布在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由岩浆及其挥发组分通过交代碳酸盐等围岩形成的,是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区内见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绿帘透辉石矽卡岩等热接触交代变质岩。而动力变质作用在本区内较轻微。

1.5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在工作区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圈定了3处磁异常。尤其在接触带部位及矿化带部位有较好的磁异常反映,在寻找与判定磁铁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处1:5万铅矿物重砂异常分布,异常区内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北部有小部分闪长岩。两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通过对本区的岩石样品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本区主要岩体中Cu、W、Mo有较为丰富的物质来源,Fe元素在透辉石矽卡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榴透辉石矽卡岩中的平均值均大于6×10-2。上述成矿元素在有利的成矿条件下很可能会形成局部的富集矿化。

2 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体成矿规律

工作区矿产类型有磁铁矿和镜铁矿,矿体分布于本区中西部加里东期钾长花岗岩与石榴透辉石矽卡岩外接触带地区,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地层展布方向基本一致,矿体多赋存于石榴透辉石矽卡岩中,且矿体离接触带较近,约20-100m以内。本区东部地区由于缺乏石榴透辉石矽卡岩的出露,地表没有矿化体出露,仅有一处矿化点存在,但面积较小。

3 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控矿因素

矿体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因此矿体的形成、产出与区内中酸性岩浆岩、围岩特征及构造有直接的联系。

岩浆岩因素:本区北部大面积加里东期钾长花岗岩的侵入在本区内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接触带,是本区矽卡岩型矿体的形成的有利条件。岩浆活动为本区有益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供了必要的热动力条件。矿体附近侵入的规模大小不等的闪长岩对本区矿体的形成和分布也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围岩因素:本区加里东期钾长花岗岩南侧有大面积的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地层分布,且靠近接触带部位均分布有本区主要的含矿地层-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地层,本区产出的矿体均在这一地层。区内矿体的展布也与该地层的展布方向一致,尤其以该层中石榴子石的出现有很大的必然性。以此分析,本区内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地层与矿体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构造因素:在本区中酸性侵入岩与地层接触部位,有断层(F1)经过,形成了宽20-50m不等的构造破碎带。以区内Ⅱ号矿体为例,该矿体产于接触带部位,而被F1断裂所破坏,使得该矿体随断裂产状发生变化,在微观上矿石较破碎,伴有较强的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现象。另外,在F1断裂经过的地区,矿体围岩也极度破碎,使得矿体在围岩中分布不规律,走向上断续零星产出。

4 莫合达娃沟铁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通过对工作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分析,总结出铁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4.1直接找矿标志

地层标志: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地层是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尤其地层中石榴子石的高含量分布(20-25%),与矿体的形成关系较密切。

蚀变带标志:中酸性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带部位为本区矿体产出的主要有利地段。

4.2间接找矿标志

物探磁异常标志:规模大、强度高的高磁异常部位。

地表矿化标志:地表的褐铁矿化发育地段(地表为褐红色或黑褐色)是磁铁矿等多金属的间接找矿标志。

围岩蚀变标志: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及碳酸盐化等为主,蚀变主要在矿体附近的围岩中发育,越接近矿体蚀变强度越强。

F407.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40-1

猜你喜欢

透辉石本区金属矿
山东省透辉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分析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广东茅岭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建瓯叶坑矿区透辉石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
粉煤灰制备陶瓷地砖的研究
磁法勘探在寻找隐伏多金属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