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1矿床某矿体地浸条件试验地质情况分析

2016-04-14颜晓莲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砾岩粘土矿化

■颜晓莲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306大队湖南衡阳421008)

501矿床某矿体地浸条件试验地质情况分析

■颜晓莲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306大队湖南衡阳421008)

随着501矿床的地浸条件试验工作的开展,作为地质专业工作设计任务书上要求地质专业提供钻孔的具体位置;钻孔岩芯编录;矿体的层位;矿体的顶底板;铀含量;矿块的划分等工作。遵循这一原则,现就501矿床的地质条件诸方面情况做一简单阐述。

地浸采铀区域地质矿床地质

1 区域地质

矿床属于后生淋积成因的疏松砂岩型铀、矿床,含铀物质通过地下水的迁移、搬运至氧化还、原过渡带富集成矿。矿床的大地位置是赋存于宁安盆地西北部边缘,即吉黑海西期地槽的张广才褶皱带的东部,主要出露地层为石炭,二迭纪图们系变质岩系。由于海西期地质运动使花岗岩大面积侵入,使地层多呈俘掳体形式零星分布在宁安盆地的东部和南部。第三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宁安盆地北部,501矿床就赋存于第三纪的沙砾岩组内。第四纪主要为一些腐殖土及泥土质覆盖于第三纪之上。

2 矿床地质概况

2.1地层

第三纪河床相沙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沉积为大面积出露,在区域内平均厚度为220米,岩层走向北西—南东向,倾向古河床中心,倾角2-15°,但在矿区内特别是101地段平均厚度只有25米,本次试验钻孔所见厚度平均只有16.5米。第三纪地层分上,下两组。

含砾砂岩组,为第三纪的下部地层,它的下部面与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在西部靠近基底部位。岩性为灰白色,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及花岗岩的碎块及残积物,胶结松散,厚度在15米以内。在101地段地浸试验只有1,6,11号孔有出露,厚度很小,主要在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形成插凹才见有出露几十厘米至几米。

砂砾砂岩组,为第三纪的上部岩层。主要为沙砾岩,类有砂岩,粉砂岩,细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炭质砂岩,炭质钙铝质砂岩。呈透镜体,厚度在区域内200米,由古河床中向西盆地边缘粒径变小,各种透镜体的量增多,为粉散胶结。

砂砾岩,砾岩,一般由地表的30米为褐黄色,30米以下为灰绿色厚层状,主要是纯氧化后所致。砾石成分为中酸性尖山岩占35~55%,中粗粒花岗岩占40%,角岩占5%,砾径一般为70×50× 30mm,半棱角到平圆状。砂屑为石英,长石,砂砾胶结,局部铁,钙铝质灰绿色高岭石胶结。该层分布广,由河床相过渡为滨河相,河漫滩相。各种透镜体,粘土质,粉细砂质增多,能见到较大砾石有层理面。在101地段透镜体较多。本次试验的11个钻孔中砂岩多呈类层和沙砾岩相互交替出现。

粉细砂岩及粉砂质粘土岩,主要与砂岩和含砾砂岩呈满层或造镜体出现。岩石脱水干后呈沥青胶状板结块。岩性为灰白色,黄褐色,灰绿色,紫红,粉红色,成分为石英,长石,粘土质多为高岭土,水云母,在透镜体边缘能见的含有5~15%的小颗粒砾石。在透镜状的中心岩石的颗粒极细,肉眼无法分辨,厚度在0.4~4米。在试验地段全部见有,只是颜色的变化而异。从井口返水和11号孔岩芯可以辨认确定。粘土质,粉砂岩等主要是氧化后颜色多样,岩石的节理面和层理面有一层浅黄绿色的粉状物质,为主要含矿层。

含砾砂岩及砂岩,主要呈类层或造镜体,厚度0.2~米,岩性为黄褐,灰白色,砖红色砂砾结构,砾石占5~25%。成分与沙砾岩相同,粒径0.1~200mm,大者可达700mm,磨圆度好。砂屑为石英。长石半棱角状,砂屑占60~80%,胶结为砂岩,粉砂岩,而P粘土质较多,为试验地段主要地层。

岩质粘土质粉砂岩,灰黑色到黑色,粉砂结构,成透镜状或满层状,成分为石英,炭质及少量砾石,粘土粉砂质胶结,炭质呈分散状态均匀分布,并见星点状黄铁矿,厚度在几厘米至几米。在试验地段有个别孔见到从孔中返黑水。

第四纪,主要由灰黑色腐殖土及黄褐色砂质粘土组成。在试验地段厚度0.4~0.8m,覆盖于第三纪及r43之上。

海西期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肉红色及灰白色,粗粒花岗结构,成分为钾占40%,斜长石20~30%,石英25~30%及少量黑云母,构成该石基底。

2.2矿化特征

2.2.1成矿控制因素

矿化集中在盆地两P的粗粒花岗岩中。同时两部靠近基底有大量经物理化学,风化后短距离搬运沉积的含砾砂岩。这说的两部花岗岩经风化后大量的铀元素,从花岗岩中释放出来,形成丰富的铀源。

但在个别钻孔见有含矿砾石。因此河床上游含矿岩石铀源的存在也不排除。

2.2.2基底控制

矿区内古河道较其他区宽大,西部盆地坡平缓,基底起伏大,直接控制了古河道的活动,形成比较宽而多变的滨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经前人工作结果表明,基底直接控制着主要矿体的矿化P位。

多数矿化主要分布在古河道两部基底呈5~10°的平缓地带。主要矿化分布在花岗岩小凸起盆地边,花岗岩形成簸箕形古地形直接控制着101地段矿体。在局部矿化形成受花岗岩小凸起之中的小凹陷的控制。

2.2.3矿化特征

(1)矿化的空间位置。在水平方向,矿化分布在区内西坡4km长,宽1km的范围内。除古河道见零星矿化之外,其工业矿体分布在离盆地边沿花岗岩或花岗岩孤岛0~300米之间。

主要矿化部位:沙砾岩组和花岗岩基地接触部位,如59号地段西矿体。

沙砾岩组和下部接触部位,如69地段4号矿体。

沙砾岩组内的矿化,粉细砂岩,粘土岩呈透镜体和满层状,为矿体多数矿体。

下部含砾砂岩中的矿化。

以上四种矿化部位前三种为最多,矿区内第一种为最好,但迄今为止地浸试验是第三种为最好。

(2)矿体的形态规模及产状。矿体形态富集矿化受地质体限制,主要矿化形态有扁豆状,透镜状,似层状,以透镜状为主。勘探结果表明该矿床范围大,矿体数目多,规模小,变化大,矿体长由几米到几十米。

矿体平均厚度2米,但矿体厚度变化很大。当矿体受沙砾岩组中粘土岩,粉细砂岩,细砂岩控制时,矿化范围界限不清,矿体比控制的地质体范围大,最大厚度7.7米,当矿体受炭质砂岩,钙铝砂岩控制时,矿体顶底板界限清楚。矿体厚度一般在1米以下,所以矿区内59号地段,试验地段矿体厚度大,但在地浸试验钻孔中前人资料有一块7.05米厚的矿没有见到,钻孔距原址相隔2.2米。而现在只有2米多厚,但品位有所增高。69地段矿体厚度小。矿体品位变化大,最高品位:1.176%。一般的品位0.1~0.15%。矿化最富的岩性为粉细砂岩,粘土岩。区内69地段为矿化较富。

在本次试验中由于钻孔少,只有一个钻孔取岩芯,其他只能靠伽玛测井资料进行矿体的连接,可能有人为的理想化,并按地浸要求对0.01%以上(含0.01%)均作为储量计算和构成矿体连接。

2.2.4矿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

放射性水晕与矿化形态一致,地下水中铀含量为1.04× 10-6g/L,工业矿体附近水中铀含量最高达8.8×10-4g/L—5.7× 10-6g/L,矿化范围水中浓度达2×10-4g/L,一般为10~30Am,最大高达409Am。地下水质类型以HCO3—Na型水为主,也见有HCO3—Cl—Na(Ca)型水,PH值6—7之间。矿化度为0.1—0.3g/L。主试验区6.25×6.25块段的西部一号孔做抽水试验时PH值为9,全区氧化带埋藏浅,矿化地段一般在15—30米,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平垂直方向无规律变化,矿化最富集部位是氧化和还原环境过渡带。由于矿区岩性的不均匀性及水动力条件和离子成分的影响,地下水对矿化超着形成和破坏作用中以富集成矿作用为主。

2.2.5铀矿物

该区铀的次生矿物较发育,铀矿物为硅钙铀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含铀硬锰矿,在试验地段的11号见有硅钙铀矿存在细粉砂岩,粘土岩的微层理面上,呈薄膜状和星点状以及个别铁质较高微裂隙中。

3 矿床成因

矿床成因即有同生作用,又有后生作用且以后生作用为主。认为以后生作用成因,其依据是:

(1)矿化在沙砾岩砂岩组中的沙砾岩,砂岩,粉细砂岩,粘土岩都有,但品位主要在粉细砂岩,粘土岩中。

(2)粘土岩,粉细砂岩可起隔水作用,当铀沉积对铀富集起了一定作用。

(3)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产状5-12°.矿体与围岩基本一致。但也有斜交,矿体长度一般在几米至几十米,厚度在几厘米至几米。平均品位在0.1%左右,含矿层在局部有分枝。

(4)矿体赋存于底部的沙砾岩组中,距花岗岩风化壳不远,供给盆地沉积物的母岩主要为花岗岩。

(5)粘土质,泥质分散在砂岩的胶结物中,<15%对铀的吸附起了富集。

(6)矿床所处的古地理条件是一个NW-SE向的古河床盆地,盆地的底部凹凸不平。

(7)矿体厚度品位变化大,次生铀矿物发育矿化富集在相对隔水层附近。矿体与围岩过渡关系,与矿体接触的基底花岗岩沿裂隙和接触带有矿化。平衡系数变化不大。有相对隔水层的矿体中心部位(矿化的相对水层与顶底板比较)平衡系数低。矿化富集在氧化还原过渡带,所以矿床以同生沉积,后生富集,成为工业矿床的阶段主要为后生富集阶段。

4 储量计算

101地段矿体层次多,在保证合并后矿层含矿系>50%的前提下采用含矿层圈定,其厚度为实际见矿厚度之后,品位用厚度加权平均品位,其余两地段及表外矿体均采用单层圈实。矿石平均体量1.96吨/m3,湿度12.50%。矿体圈定及储量级别,固矿化零散,工业矿体变化大,矿床淋积型成固,受一定岩性,层位控制,用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确定矿体延伸。矿床矿化变化复杂为4—5勘探类型,工业矿体用25×25米网度控制。所以地质队提供的是C2级储量.

本次试验是按地浸的要求,我们把品位在0.01%~0.03%也作为地浸的可采储量计算。所以划分品级时将0.03~0.1%以上的划为C2级,0.01%~0.03%划为C3级计算.其方法是两个块段合拼进行,其中品位在0.01~0.03%外推6.5米,0.03~0.1%以上的外推1/2,主要看两孔之间见矿情况来确定。

C2级储量总计为252.79吨。一级表外储量总计为45.65吨。二级表外总计为121.20吨。远景总量为35吨。

其中:试验区块段C2级为1.843吨。

C3级为0.238吨。

总计为457.64吨。

5 结论

501矿床列为地浸采铀条件试验与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规划,要取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我们得以科学的严谨的,认真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对条件试验的每个环节的可靠性,合理性,可引性都要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建设这个角度来考虑认识问题,掌握好地浸试验的每个步骤和动态发展,必须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才能为后期生产上规模打好基础。

(1)首先要认真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如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核工业第四设计院,原地质队的资料所提及到的关于矿层含水性和钻孔的抽注能力。矿体形态和大小:矿层顶底板岩石的隔水性,矿层中矿体的围岩渗透性,封孔材料和钻孔的施工结构,钻孔网度以及过滤管的装置和外围补充勘探岩矿分析,小型试验等。

(2)要在地浸块段内建立一套地质标准岩矿芯剖面。要生产前进行。在一定网度的生产孔方位中进行(5-10个基准钻孔)。沿整个钻孔剖面采取岩矿芯,目的是指导和检查矿石的物质成分,各种参数及伽玛测井对照和全面研究地质体。以准确掌握在该地段的岩性变化,岩矿石的孔隙设,渗透性,铀含量,过滤管和托盘的具体位置。在下过滤管时要根据r测井给出的r强度分别进行装置。要对渗透性好但r强度低的地段进行节制,对矿化好但渗透性差的要强引溶液浸过矿体。主要采取对过滤管的托盘位置,过滤眼应该分级进行。如矿化的可以减少过滤眼网的密度,直径也可缩小等。要强化对矿化富集部位的浸出。为取得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佐证。

(3)要重视对岩矿的分析测试,要摆正科学试验与生产建设的关系。要对501矿床的几个地段包括物理,化学,荧光来确定定量光谱分析及碳酸盐含量分析。固该地有硅酸盐和碳酸盐两种类型。岩矿石的普遍性很差,必须对其中有害有用元素含量进行掌握。

如铀镭平衡系数,射气系数,Ca,Ae,Fe3+,CO2,mg,mo,mn等的含量,以获得可靠资料指导生产。

(4)要特别重视物探工作。在整个地浸阶段尤其是钻孔阶段,物探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多数钻孔是不取岩矿芯,只有通过物探r测井才能获得矿层的顶底板和含量多少的具体位置,才能保证过滤管托盘的准确安装,才能使地质物探资料的完整性。另外该区矿层埋深浅,r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可以减少补充勘探任务及避免盲目性,可增加各种物探仪器。

(5)要加强对59号西砂体,101地段西砂体的研究。因为两地无地下水补给,对地浸来说是个困难。但两地占c2的储量的三分之一,研究它可延长开采年限。还必须加强对生产孔的抽注能力及铀含量稳定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从地质专业这个角度认为501矿床基本适合地浸钻孔采铀,但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有较长的服务年限,取得指导性资料数据,还得更进一步工作。

P612[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74-2

猜你喜欢

砾岩粘土矿化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新疆油田砾岩油藏聚合物驱窜流特征及调剖对策
粘土玫瑰DIY
粘土多肉萌萌哒
方形砾岩大小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研究
粘土仙人掌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砾岩油藏孔喉匹配关系
不同矿化方式下丝素蛋白电纺纤维的仿生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