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阳山县七星桥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2016-04-14罗贵雄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盆系大理岩云母

■罗贵雄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队广东清远511520)

广东省阳山县七星桥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罗贵雄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队广东清远511520)

本区赋矿地层为信都组,东岗岭组。本区构造主要由晚古生代复式褶皱带及平行冲断裂带,中、新生代红色盆地所构成。其容矿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白云质灰岩、大理岩。其矿床属于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通过研究与野外观测,和同类的矿区对比,给本区地质找矿提供一个合理的思路。

构造断裂围岩蚀变矿体特征

1 区域地质背景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桂湘赣粤褶皱带与桂粤隆起交界地带,连阳岩体的东南缘接触带,沿该接触带,已发现众多铁多金属矿点,成矿条件有利,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区域地层:(1)泥盆系中统—老虎坳组(D2l),与下伏郁江组呈整合接触,本组为三角洲相沉积。泥盆系上统—灰岩相(D3),与下伏老虎坳组呈整合接触,本组为浅海相沉积。(2)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1ym),与下伏上泥盆统呈整合接触,本组为浅海相沉积。石磴子段(C1ds),与下伏孟公坳组呈整合接触,本段为浅海相沉积。测水段(C1dc),与下伏石磴子段呈整合接触。本段为海陆交替相沉积。梓门桥段(C1dz),与下伏石磴子段呈整合接触,本段为浅海相沉积。中上石炭统—壶天群(C2-3ht),与下伏石壶天群呈整合接触。本群为海相沉积,(3)上三叠-下侏罗统(T3r—J1):呈角度不整合覆于孟公坳组、石磴子段、测水段、梓门桥段、壶天群等之上,具底砾岩,本统为陆相沉积。(4)第四系(Qdal):分布河谷中,出露连续。主要由砾石、砂子、砂质粘土及粘土等组成。

区域构造:勘查区位于郴县—怀集褶断构造带中段,主要由晚古生代复式褶皱带及平行冲断裂带,中、新生代红色盆地所构成。总体走向呈20°~25°波状延伸。构成中段褶断带的主要褶皱有:称架复向斜、隔江背斜。与之平行伸布的主要冲断裂有:称架—白莲断裂、白莲正断裂。

区域岩浆: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分布面积广大,主要为燕山期的侵入岩,岩浆岩活动伴随燕山构造旋回而发生,可以分为三期侵入,燕山期岩浆侵入为区域内最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岩性为酸性岩浆岩,是本区域的成矿母岩。岩浆活动与内生矿产的形成关系密切,特别是岩浆期后的汽化热液,带来丰富的成矿物质,在有利的构造与围岩条件下,生成了丰富的黑色及有色金属矿产。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泥盆系中下统信都组(D2x)、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和小部分的第四系河流冲积物及粘土(Q4)。信都组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石英砂岩(D2x(Q))、第二岩性段为炭质泥岩、泥页岩(D2x(S))、第三岩性段为角岩化变质粉砂岩(D2x(B))。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矿区内出露面积极小,呈细条带状出露。主要岩性为蛇纹石化大理岩(D2d(M))。与下伏信都组呈整合接触。第四系河流冲积物及粘土,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河流呈不规则状分布。主要为河流冲积物和少量粘土,夹杂块状角岩化粉砂岩和花岗岩。

3 矿区围岩变蚀及矿化特征

矿区内围岩蚀变主要以热液蚀变为主,由矿体往外围岩蚀变依次有磁铁矿—白云母化、碳酸盐化—蛇纹石化大理岩—矽卡岩化—绢云母化粘土化碎裂花岗质蚀变岩—蚀变花岗岩。矿区矿床为热液交代型矿床,矿石类型为热液充填型磁铁矿石。主要由磁铁矿和金云母组成,金云母所占比例较大,定名为云母磁铁矿,

4 成矿分析及控矿因素

本区磁铁矿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受断裂带及接触带控制,热液充填在信都组长石石英砂岩顶盖残覆盖下断裂带内,矿床属后期热液充填在断裂带内形成的。成矿主要分布受燕山中期侵入岩与围岩成份控制,多产于岩体与碳酸盐的接触带。断裂带有多期活动迹象,主要表现为断裂带内物质不是在同一时期形成。热液侵入,地层受到挤压和溶蚀作用,同时侵入到地表热液温度及压力变小,致使部分砂岩及大理岩未被完全溶蚀,从而形成断裂碎块。中期受到热液作用侵入,形成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岩。后期热液再次侵入,磁铁矿交代、穿插在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岩内。

断裂带两侧为蚀变花岗岩,无破碎现象。在断裂带内较破碎,岩性较复杂。主要断裂碎块为蛇纹石化大理岩、变质砂岩、蚀变花岗岩、矽卡岩等。

根据矿石矿物的形成,本矿床共分三期形成:

第一期,岩浆上侵至地表,信都组长石石英砂岩及部分东岗岭组大理岩未被完全溶蚀,固结后开始冷却,一直降至常温,形成顶盖砂岩及砂岩印模下的圆状接触带。由于降温幅度比较大,压力由大到小变化也比较大,岩浆体积发生明显的收缩,从而产生张型断裂带。在断裂带内的热液,溶蚀部分砂岩和大理岩,同时岩浆热液分逸形成黑云母伟晶岩脉和蛇纹石化大理岩、透辉石夕卡岩等蚀变带。

第二期,受热活动影响,黑云母(K(Mg,Fe2+)3(Al,Fe3+)Si3O10 (OH,F)2)中的铁离子被活化,在压力、温度的变化下聚集形成磁铁矿颗粒,呈自形~半自形晶嵌晶粒状或自形晶粒状分布在金云母之间,同时黑云母大部分转化为白云母,与磁铁矿颗粒相邻的云母多转化为金云母。

第三期,磁铁矿颗粒被锌-镁尖晶石、白云石等包裹体,局部见微细粒锡石包裹体。

通过上述三期的过程,形成此热液矿床的三个因素已找到,分别为热、水和矿质。其中热,主要来源于岩浆,岩浆侵入时所产生热源;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质,主要来源黑云母花岗岩中形成伟晶的黑云母。燕山期岩浆的侵入,带来了大量的含矿热液,而后期断层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同时断层构造带的压扭性形成局部有利的成矿空间,使得其热液交代充填形成矿体得以赋存。

[1]洪文勇.广东泥盆纪铁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J]西部探矿工程2006(1)

[2]地质学概论-地质出版社1994

[3]薛朋.广东省阳山县七星桥铁多金属矿详查报告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队,2013

P6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86-1

猜你喜欢

盆系大理岩云母
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川西地区中部存在泥盆系—石炭系吗?
——一个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推论
云南麻栗坡新厂冲-西畴兴街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川西北地区ST3井泥盆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云母:花岗岩-伟晶岩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矿物*
WS2/TiO2/绢云母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氟晶云母特性及应用进展”
X射线粉晶衍射仪在大理岩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山东荣成马草夼大理岩中的榴辉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