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探讨

2016-04-14李毓成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矿田粤北含矿

■李毓成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广东广州510800)

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探讨

■李毓成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广东广州510800)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找矿判据等成矿规律认识,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找矿方向。

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找矿判据找矿方向

1 华南铀矿床成矿特征

通过对诸广山岩体铀成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岩体各期次侵入体、矿田矿床构造、热液蚀变、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富矿富集规律等,较系统地总结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找矿判据等成矿规律认识,对指导老区扩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新研究成果和认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铀矿集区或铀矿田位于多组深大断裂交汇部位、多期次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中心和多期次的热液蚀变叠加区 [1]。如南雄矿田(诸广岩体南部)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深断裂带、北西向惠来汝城深断裂带、近东西向九峰仙游大断裂的交汇部位;下庄矿田位于北东向恩平新丰深断裂带、北西向惠来汝城深断裂带及东西向大东山漳州深大断裂带的交汇处。南雄和下庄两矿田均处于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区,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从加里东期到海西印支、燕山期各时期均有岩浆活动。同时岩浆期后伟晶岩化、白云母化、电气石化,幔汁[2]上侵过程形成的各种碱交代以及各种热液蚀变发育。

(2)铀矿床定位于构造、岩浆、蚀变“三位一体”中[3]。“三位一体”中的“构造”是指多组控矿构造交汇区,“岩浆”是指燕山晚期拉张环境下的深源酸性和基性岩浆叠加,“蚀变”是指岩体碱交代、白云母化等碱性蚀变与其后的硅化、水云母化、绢云母化等酸性蚀变叠加。

(3)含矿构造的变异部位、含矿构造与控矿构造及含矿构造之间的交叉复合部位、不同岩浆期次及不同岩性接触界面、晚期小岩体内外接触带的凹槽和圈闭部位以及基性岩脉与含矿构造相交的“交点”部位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4)可将粤北花岗岩地区晚期细粒花岗岩小岩体分为5类(刘汝洲等,1995),即司前式、帽峰式、似帽峰式、竹筒尖式、竹山下式。其中帽峰和似帽峰式为深源浅成至超浅成岩浆形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

(5)提出粤北花岗岩型铀矿存在早、晚两期铀成矿作用[4],并分析其不同点和共同点,指出早期铀矿是今后找矿的重点。

(6)印支期花岗岩与大规模铀成矿作用有关(黄国龙等,2004)。通过对诸广岩体的南雄矿田和贵东岩体的下庄矿田控矿主岩的岩相学特征研究,认识到长江、百顺矿区和下庄矿田的铀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受控于印支期花岗岩,城口矿区的主岩可能是燕山期花岗岩。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统计也初步证实了上述的认识,花岗岩型铀矿床多分布于印支期岩体或岩体附近,其中大中型矿床占90%以上。而产于诸广燕山期岩体的城口矿区2401、2405、2408矿床和产于大东山岩体、佛岗岩体、太堡岩体、大坝岩体、柏浦岩体、罗浮岩体等燕山期岩体的铀矿床均为小型矿床或矿点。

(7)富铀矿多赋存于铀高场、钾高场、钍低场部位(刘清鉴等,1993;陈中华等,1998),尤其是钍特低场区内(或附近)的铀高场、钾高场区,往往是富铀矿床的富集部位。

2 找矿思路及方向

2.1工作思路

(1)找矿类型以花岗岩型为重点,其次为火山岩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工作区根据地质背景和工作程度,分为3类规划区。即粤北(含“三南”地区)铀资源聚集区为1类规划区,粤东北闽西南和闽西北铀资源聚集区为2类规划区,粤西和粤东南地区为3类规划区。

(2)优先安排1类规划区粤北花岗岩地区找矿工作,并对预测有资源量的地段开展普查,对含矿构造、矿化蚀变发育等找矿线索明显的地段进行调查评价,重视老矿区的解剖和研究工作,提高找矿效率;重视2类规划区闽西北和粤东北闽西南火山岩地区铀资源潜力调查和评价;加强粤西和粤东南地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发现新的找矿线索,提高现役矿山后备资源的保证程度。

2.2找矿方法

(1)引进新理论及地学研究新成果,如深源岩浆、幔汁、碱汁对铀成矿的贡献,分析成矿条件,寻找成矿的有利地段。

(2)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如综合物化探方法(地面伽玛能谱、测氡法(218Po)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法)寻找隐伏铀矿体;应用电法、电磁法、地电化学等方法查找含矿构造的产状、规模等。

(3)加强控矿构造的研究,鉴别含矿构造性质、特征,分析含矿构造中含矿与无矿、富矿与贫矿的异同,缩小找矿目标,提高找矿效益。

(4)根据多数矿体在走向上、倾向上具有尖灭再现、尖灭侧现等规律,重新评价老矿区、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远景,选择1~2个矿床对其深部进行探索性探矿,加强对300~500 m间的勘探,突破500 m以下的找矿空间。

(5)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评价闭坑或即将闭坑矿床残余的铀资源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3找矿方向

(1)构造、岩浆、蚀变“三位一体”是铀矿形成最有利的部位,也是寻找花岗岩型铀矿的靶区。

(2)粤北下庄地区是一个铀矿高度富集的聚集区,是华南地区富铀矿分布区、铀矿床分布密度最大地区,区内“交点型”、碱交代碎裂岩型和群脉型铀矿是今后找矿的主要目标类型和找矿方向,其中下庄南部以寻找“交点型”铀矿为主,北部以寻找碱交代碎裂岩型和群脉型铀矿为主。

(3)粤北诸广岩体南部呈北东向展布的南雄断裂带、塘洞断裂带是区内两条大型控矿断裂带,带上硅化、碱交代、绿泥石化、水云母化极为发育,且多处有能谱、航空能谱及其它放射性异常晕圈,是寻找大型铀矿床的有利地段。

3 结语

通过总结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找矿判据等成矿规律认识,提出构造、岩浆、蚀变“三位一体”是今后找矿的方向。

[1]邓平,舒良树,谭正中,等.诸广贵东大型矿集区富矿成矿地质条件 [J].地质论评,2003.49(5):486~494.

[2]邓平,沈渭洲,凌洪飞,等.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 [J].地球化学,2003.32(6):520~528.

[3]吴烈勤,谭正中.粤北下庄矿田富矿找矿前景探讨 [J].铀矿地质,2004.20(1):10~15.

[4]黄国龙,谭正中,吴烈勤,等.粤北花岗岩型早期铀矿特征及找矿意义 [J].华南铀矿地质,2000.(1 2):30~39.

F407.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31-1

猜你喜欢

矿田粤北含矿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诸广长江矿田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诸广岩体南缘长江矿田铀矿成矿机理探讨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含矿岩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简析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
河北省非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含矿建造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