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鸟与人类的关系

2016-04-14杨怡凡铁馨杨雨衡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红嘴鸥苍山洱海

■杨怡凡铁馨杨雨衡

(1北京八中北京100033;2四川成都石室中学四川成都610041;3北京十一学校北京100039)

鸟与人类的关系

■杨怡凡1铁馨2杨雨衡3

(1北京八中北京100033;2四川成都石室中学四川成都610041;3北京十一学校北京100039)

苍山位于横断山脉的南端,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此外,苍山洱海也有很多的鸟类,比如常见的白喉红臀鹎、戴胜等等。

野鸟水鸟人类关系

野鸟分为林鸟和水鸟,而水鸟又分为游禽和涉禽。游禽个体较小,浮在水面上,善于游泳;而涉禽个体较大,脖腿较长,在岸边活动。游禽体形大小相差悬殊,如卷羽鹈鹕长可达170厘米,而小鸊鷉体长只有27厘米。游禽的双腿位置从身体中央到偏于体后,反映着不同种类的潜水能力。一般腿越偏向身体后部的潜水能力越强,潜水深度越深;反之则不善潜水。游禽是适应在水中游泳、潜水捕食生活的鸟类,它们的脚适于游泳,都长有肉质脚蹼。游禽蹼的发达程度存在种类差异,如普通鸬鹚四趾间均有蹼相连,叫全蹼足;鸭雁类是三趾间有蹼,称为常态蹼足;鸥类的趾间蹼不是很发达,称为凹蹼足;而有的各趾两侧均有莲花瓣状的皮褶,称为瓣蹼足。涉禽体型大小相差悬殊。赤颈鹤体长可达170cm以上,而小滨鹬体长只有14cm左右。虽然在水边生活,涉禽类颈部比其他生态类群的鸟类显著更长;腿长适于涉水,腿的长度与其能够涉水的深度直接相关。有些种类(如秧鸡、水雉)的脚趾细长,能在莲叶或浮萍上疾走。尾大多较短,为短距离的翱翔提供了条件;小型种类(如鸻鹬类)翅短而尖,飞行迅速而灵活,体羽多数以灰、褐为主,与沙滩泥沼的颜色十分接近,是有效的保护色。不少涉禽会在距离湿地较远的树林中集群营巢,甚至可以混群集群营巢,形成极为壮观的湿地水鸟营巢地。

红嘴鸥是野生鸟类,不同于家禽,它们需要敏锐的躲避天敌的戒备心,要有独自觅食的生存能力。而像这种无忧无虑的“度假式”的越冬,无疑会导致其生存能力下降。被人类长期“饲养”的红嘴鸥无需担心食物的短缺,不用像野生动物一样四处觅食,每天定时来到湖边就会被人类以大餐款待。若一个物种长期不使用某种技能,则该技能会缓慢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些红嘴鸥乃至它们的后代都有可能忘记捕食的技巧,沦为只会张开大嘴索要食物的家禽!在人类过度的呵护关爱下,有的海鸥有能力飞到这里却没能力飞回去了!在渐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之后,它们就像一只只刚破壳的小鸟,脆弱而无知。任何对它们不利的环境都能将它们摧毁,它们可能无法在离开人类独立生存。此外,这种温床式的培育使得海鸥数量越来越多,超过环境的容纳量,生态资源不堪负荷,不但会限制其他物种的成长,也将打乱自然规则。如果红嘴鸥的种群数目过大,则必然会造成当地物种和自身基因多样性的减少。若一场较大的灾难发生,例如瘟疫,那么大部分的红嘴鸥将会丧命,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的打击。

在洱海边,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投食后的塑料袋漂浮在水面,食品残渣到处狼藉。一些游客将随身所携带的垃圾顺手丢入湖中,全然不顾水面上红嘴鸥的感受。到傍晚时分,湖边散发着阵阵异味。难以想象海鸥就在这样的“垃圾场”中生活着。倘若污染不加以整治,反而更加严重,那么这个曾经的温床就会变成炼狱,吞噬海鸥的生命!这些可爱生灵们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若再不考虑这一系列的问题,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会迎来可怕的后果!

人类与红嘴鸥的自然相处是有益的,可取的。人们可以从观察中总结出鸟类的外形,分布,生活习性等信息,并加以利用,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以及与鸟相处的乐趣。可是过于亲密的接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位动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曾说过:“保护动物不是溺爱它们,更不能与救助的动物建立过度的亲密关系”。人类应该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做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用所谓的“救助”来干涉所有自然界中的生物。对鸟类适量的投食也并无大碍。然而大量投食,甚至污染鸟类的生存环境就是完全应该被禁止的。

在自然界中,鸟类是益处极大、害处极小的一个类群。它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是人类的朋友。但鸟类与人类之间的距离正在变得遥远。人类活动对鸟类造成了致命的伤害,比如过量使用农药;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过量使用捕鸟工具,捕获幼鸟;工厂废水的排放对湿地的破坏等。城市不断地扩张,那些无法适应未来城市生活的鸟类,将依然在原有的环境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只是生活区域将受到资源紧缺的影响而越来越小。

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发现,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譬如,益鸟可以防治虫害。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都是灭虫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鼠害是森林的一大祸患,而猫头鹰恰好是捕鼠健将。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鸟还可以向人们预报农时季节。人们曾用“鹧鸪始鸣,割麦插禾”的农谚指导生产。如今,预报农时节令都依靠科学气象,但人类在过去“无历日”的时代,确实是靠鸟鸣来指导农事活动的。此外,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

人类离不开自然,因为它带给了人们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得以生存。虽然现如今人类还能欣赏到这些美,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候鸟和其他珍贵的生物被捕杀被破坏,这种现象不仅会让人类失去共同感受大自然的伙伴,更会让人类共同的家园变的伤痕累累。笔者希望看到此篇文章并且同样热爱自然的人们,共同携手保护自然,还给地球一个美好的明天,不要让未来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今天的美。如果没有鸟,浩渺的长空将是满目空虚,葱郁的森林将寂静无声,生态将会失衡;如果没有鸟,文学艺术将会失去不少情趣和魅力;如果没有鸟,童心将少一份欢乐。

D912.6[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396-1

猜你喜欢

红嘴鸥苍山洱海
苍山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洱海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德阳的客人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我国城市常见的红嘴鸥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