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

2016-04-14黄杏媛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化肥农药

■黄杏媛

(惠州市惠阳区环境保护局广东惠州516211)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

■黄杏媛

(惠州市惠阳区环境保护局广东惠州516211)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只有遏制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势头,逐步改善环境,才能为发展工业腾出大量的环境容量,从而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且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防治措施

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特别是农村水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农药、化肥流失等面源污染正在威胁着农村水环境。

1 农村环境污染的起源、种类与特点

1.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面源污染

所谓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面源污染,是指由现代化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造成的各类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我国农村目前仍然属于依靠化肥、农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虽然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己增加到4766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接近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但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综合各地实验结果,绝大多数的化肥施用后农作物利用率很低,氮磷钾三大肥料的利用率分别仅为30~35%,10~20%和35~50%。而不能吸收的部分则通过各种地球化学循环等进入环境。如,可引起水体等的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水中的氧气消耗殆尽,动植物大量死亡,水质急剧恶化,发出恶臭等;亦会对土壤造成显著危害,如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等。而一旦被植物吸收,则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就农药而言,农药的利用效率也比较低,大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就地膜而言,由于不易分解,势必破坏土壤结构,造成粮食、蔬菜减产。试验表明:土壤中残留残膜每公顷达37~45公斤时,小麦和蔬菜将分别减产7%和10%。

1.2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造成的点源污染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管理条件的限制,乡镇企业特别是高污染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我国乡镇工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己接近或超过50%,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样,集约化畜禽养殖所带来的污染也比较严重,已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产生量巨大。另外,对相应养殖场的监管能力较差,有的地区甚至没有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绝大多数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手段,如干湿分离等具备率较低。而缺乏相应的污染治理投资也成为养殖业污染严重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1.3农民聚居点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在成分上逐渐接近,且产量近年来迅速增加。有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人/天,其中,约36.7%的垃圾随意放置。这个数字表明,如果按我国有6.74亿农民计算(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每年有约5.8亿吨农村生活垃圾产生,而其中的约2.1亿吨被随意堆放。

2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2.1环保意识差

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农民保护生态环境得意识差,滥砍乱伐、过度利用、乱扔农业废弃物,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等不好的生活习惯。大多基层农村管理者,只注重政策,忽略环保法律强制性,使现有的相关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被政策化。使得新农村环境保护困难重重,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2.2乡镇企业无序发展

乡镇企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支撑,对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帮助,促使农村经济发展。

但由于乡镇企业多为规模小、布局差、管理松、经营者环保意识差等因素,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既浪费大量能源和资源,又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致使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与日俱增。解决好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

2.3农村环保监管能力薄弱

从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现状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部门和环境监察部门没有建立有效联动机制,监察机构介入农村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程度较低。

2.4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制定的涉及环境的行政法规有近50余部,但涉及农村环境的行政法规只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寥寥几部,加之地方行政法规不健全,未能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导致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很好地被推广和执行。

3 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试点,探索农村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抓紧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3.2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规划和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加强农业科技普及和进步,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环保工作的公众参与制度;加大国家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即通过加强立法、管理、资金投入、环境政策的宣传等增强环保意识,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来实现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涉及到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农民以及民间组织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

3.3完善农业污染监测体系

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要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上,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台格,将质量不台格的农产品予以退回,不允许运输销售,以确保质量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认证,指导农民种出台格的质最好的农产品,以此提高农民收入。

制定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标准:

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土肥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完善农业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按照合理布局、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以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检测站点为补充的检测体系。在质量检测的基础上,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准进入指定市场或专营区,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重点抓好嘉善县各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建设,要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控制。

3.4健全农药、化肥、农用物资、种子的标准体系

从源头上防治农残物引发的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污染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切入点,要进一步加强对化肥、农药流通使用的监管,建立防治农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有效防治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灌带来的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饲养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工程。

3.5推进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讲求的是经济实惠、节俭办事,需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氣好环境,而不是空头口号、奢侈浪费、刮风突击。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注意换位思考,尊重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尊重农民的朴实愿望,避免站在城市的角度来要求农村的整治。必须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职能,有效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政府的各项环境管理活动,促进全县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通过深入开展环保宣传发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推动全社会环境素养的形成,使公众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其次,通过进一步倡导和深化“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倡导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4 结束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农村生态,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秀玲,肖继新,王爱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难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探析[J].科学教育家,2007(10):12-14.

【2】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 (4):42-45.

【3】李橙林.防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的法律思考[J].学理论 ,2011,(23):109-110.

B845.65[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21-1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化肥农药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