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社会管理

2016-04-14黄志刚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市场化设施

■黄志刚

(惠州市惠阳区环境技术中心广东惠州516211)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社会管理

■黄志刚

(惠州市惠阳区环境技术中心广东惠州516211)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相关机构一定要结合污染实际,搞好城市建设,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在资金上加大投入,搞好设备建设。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社会管理,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社会管理

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是保证城市环境的重要方法,虽然这项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还刚刚起步,今后的路子还很长,因此,一定要国家、企业和人民全力合作,才能保证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使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得到要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要加大城市环保治污与社会化的资金投入,而且要制定政策,利用政策,鼓励社会中建立更多的环保公司,使他们积极参与城市的污染治理,才能达到培育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使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达到与社会运营的高度产业化、市场化,才能使城市环境的治污工作得到保证。

1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分类

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中,按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除尘脱硫、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除外)、生活垃圾、自动连续监测等专业类别,分别在城市生产生活中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上发挥作用。使它们不能成为污染源,而成为城市的资源。

2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两种模式”的问题

在中国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过程中,长期应用“两种模式”,来实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都会在资金的使用上带来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无论是排污单位建设污染防治措施,还是利用公共性措施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因此,对于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费用是较大的,这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政府来讲,压力都是很大的;同时还有在技术上、管理人员急需的困难,目前,在一些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不是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就容易出现他们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很难使他们在工作中,达到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再加上中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长期以来,沿袭使用的“两种模式”,这些问题都使城市的污染防治运行难以与企业运行模式统一起来,这里主要存在着效益问题,对这种设施运行管理的单位或个人来说,如果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不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就会使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有些还可能出现亏损,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就很难见到实效,必须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城市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

2.2企业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治污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专业化治污”的同时容易滋生“专业化作假”,偷排或治理不达标更具有隐蔽性,反而加大了政府监管的难度,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2.3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起步较晚,在众多排污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企业。但是从中国大环境上着眼,很多城市的认识还相对薄弱,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都有待提升。

3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社会管理对策

就全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而言,中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工作模式,基本上还没有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城市污染企业需要建设污染防治措施,这种措施是一种可以处理污染物处理设备,它可以来处置企业在生产系统中产生的污染物,也有些单位运行本单位的环境治理设施,这样也可以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也就是企业自己负责城市环境的运营管理;另一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模式,是利用公共性的措施来治理污染的防治措施,这是一种需要依靠政府筹资,来建设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用这种方法来统筹解决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关于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实施进入市场化模式,就是要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实施专业的、具备污染治理运营资质的企业,就需要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也能够更好的使污染物达标排放,提升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力度,并且有利于培育社会化,时至今日,这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模式,已经在中国的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他的一些城市中,这种模式只是在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较多的地区有较好的实施,显然,对中国来讲,要实施这种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还需要做较大的努力。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市场化能够解决现行“两种模式”的弊端,但是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并不认可污染治理设施专业运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进程缓慢,这种现状既不利于环境监督管理和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率又制约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专业运营企业的发展。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是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3.1加强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工作,对引导和推进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的市场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即只对运营单位实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这样缺乏对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督,而且不利于鼓励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发展。因此,在法律层面,应加强立法调研,尽快建立具体和专门的法律制度,严格设定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提高排污企业对环保设施运营的重视,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的实施和具体操作提供法律保障。

3.2加强对运营机构的监管

环保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运营机构队伍的监管,定期监督检查运营机构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能力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处理,侧面督促运营机构加强运营能力建设,从而使环保设施运营工作向专业化、规模化更好地发展。

3.3拓展环境设施运营投融资渠道

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和多规格广泛吸纳来自国际和国内所有可利用的资金。以政府指导、企业为主兼容各种资金,保证环保设施建设的需要。在环保融投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征信用、银行信贷和证券投资三者之间比例结构和合理性。主要投融资渠道有:向银行争取政策性专项贷款,以弥补某些环保建设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委托环保投资机构以中介人、担保人的身份吸引外资;借鉴BOT、TOT、BOO、TOO等融资模式,多元化、多形式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民间或社会资本。

3.4建立激励政策

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扶持和鼓励环保与社会管理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因此,应该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上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的治污能力,就会提高城市环境治污企业的积极性,就会使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管理服务尽快实现市场化。就可以使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得到良好的发挥,可以在经济上发挥规范城市环境污染的治污市场,才会使政府和治污行业制定合理的运营服务费用,通过治污企业形成竞争性的定价机制;才能使治污企业在税收上得到优势,就会有利于使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单位获得减免税制度。

3.5采取双赢机制

运营公司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能力。然而,为了开拓市场空间,运营公司必须采取双赢机制,即运营公司平衡双方利益,在优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运营经费,这项经费一定低于排污企业自己运营的成本,这样就会得到运营市场的最终认可进而实现运营公司与排污企业双赢的局面。

3.6改革排污费制度

为促进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结合新的排污收费制度改革,有必要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同时改变目前地方财政将排污收费与环保部门经费挂钩的局面,促进企业积极治污。但是收费标准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加大生产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合理的收费标准应当是,在享有一定的政府扶持政策的前提下,收费标准不超过生产企业自己治理成本,这也应成为物价部门对治污企业收费标准进行核准的参照依据。

4 结束语

中国很多城市要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还存在许多尚不成熟的问题,如果不加快实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社会管理就无从实施,因此,探索一条如何保证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结合,使环保设施与社管理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营,就成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

[1]卢中原,郭兴旺,任勇.城市环保设施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8(25):34.

[2]张新国,陈卫国.建立和完善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体系[J].节能与环保,2003 (2):11.

[3]王家廉.我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5(11):18-21.

[4]苏玭.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低碳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环境与生活,2014(9):13+转15.

B845.65[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419-2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市场化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