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男孩的童话世界里

2016-04-13周荣婷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桥梅子纸条

周荣婷

男孩,男孩是什么?是一下课就吵吵闹闹你推我搡的调皮身影,还是操场飞奔绯红了的脸蛋?是面对老师质问一言不发却闪着狡黠光芒的眼睛,还是走廊上扯着女孩的辫子,惹得惊叫连连的小手?

的确,如果说女孩是林中一株轻轻摇曳的小树,那男孩就是枝头那聒噪不休的麻雀;如果说女孩是山中一汪清澈明净的湖水,那男孩就是不时蹦跶出水面的小鱼儿。作家梅子涵先生用他风趣而又细腻的笔触,带我们走近了这样一群调皮可爱的男孩。

关于男孩

这是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孩!戴小桥——大香蕉、林晓琪——林小气、马儿帅——摔马儿……一个个古灵精怪的外号配合着插图里那些头发或如刺儿头,或如乱稻草的男孩形象跃然于我们面前,让人忍俊不禁。我们总是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事儿中找到熟悉的某个男孩的影子。

瞧,那个排个队还打来打去却又永远讲不清谁先动手、怎么动手的可不就发生在咱们班昨天放学的时候?那个梦想午餐既有鸡腿又有鸭腿,爱吃鸭皮的不正是隔壁班的小胖吗?那个耳朵“聋”掉,无论怎样喊他吃饭,他要么不搭理,要么永远一句“等一会”的,可不正是我的儿子!而那个“背错书包”的事更是天天都在班级中上演!

《戴小桥全传》里全是这些太让人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读到这些简单而又有趣的故事时,都忍不住微微扯动嘴角,恍然大悟:原来男孩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他们调皮捣蛋,到处惹事;他们爱吹牛皮,把梦想中的房子说得跟真的一样;他们因成绩不佳总是心虚,可一旦老师说推迟考试,却又将学习忘到九霄云外……他们做出来的事让你觉得莫名其妙,让你百思不得其解,让你恨得牙痒痒,但想起他们时,又忍不住要笑。是的,他们就是梅子涵先生笔下真实而又可爱的男孩,是你,是他,是我,是我们。

关于教育

深深敬佩梅子涵先生的教育思想,如果说先生塑造的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的形象源自于他对孩子的了解,那么他笔下的老师以及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源自于他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的尊重。

“我妈妈每天早晨都很辛苦,因为她不仅要为我和爸爸准备牛奶和面包,而且总要对我说一句话‘喝牛奶有益于身体健康。有时不止说一句话,还有加上别的话‘我们小时候想喝牛奶还喝不到呢。”读到这里,我不禁笑出了声,这是在写我吗?一定是!否则插图里那捧着牛奶,把眉头皱成“川”字的男孩,怎么那么像我的儿子?我每天逼着儿子做多少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啊!喝牛奶、吃鸡蛋、学奥数、补英语……难怪戴小桥会发出感慨:“反正,他们小时候做不了的事,都可以要求我们做……反正谁要当小孩,谁就倒霉透顶!”

两相比较之下,毛老师是个多么有办法的老师!当男孩们打来打去,不好好站队,他了解清那复杂的“打来打去”的过程后,采取的办法竟然是让他们倒过来——打回去!当男孩把脏兮兮的脚印留在雪白的墙壁上时,他应对的措施竟然是带领孩子们一起——刷墙!当爱撕纸条的男孩刘东把纸条塞进别人的脖颈里时,毛老师的做法是把纸条塞进爱撕纸的刘东脖子里!细细想想,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是让男孩们明了自己的责任所在——做个有担当的男子汉!这种种做法相信一定比罚站一天、罚写检查更能震撼孩子的心灵。

教育的责任不仅在于老师,父母更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林晓琪的妈妈为了不让林晓琪乱扔垃圾,规定每天放学回家必须捡干净沿途的垃圾;汪小中的父母为了不让汪小中说废话,罚他看着爸爸妈妈吃饭,饿着肚子必须说废话;而戴小桥的爸爸却永远站在戴小桥的立场上帮他对付、调侃妈妈……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但出发点却永远一致,那就是——爱。

“这个小说不教育你什么,只是让你高兴,也看到你自己……看到真正的童年,看到童年生命里的那个真正的小孩。”正如封底上梅子涵先生的留言一样,我们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同桌,看到了那个拥有快乐童年的小孩。我们的童年或许只能追忆,只能收藏,但我们可以尽力感受孩子正在经历的童年。无论你是一位妈妈还是一位老师,拥有一颗童心,保护那颗童心,让每个男孩子、女孩子都拥有一个像戴小桥这样充实有趣、值得回忆的童年吧!

编辑 刘建淑

猜你喜欢

小桥梅子纸条
绝活
纸条大侦探
脚没醒
五张纸条
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