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琢玉成器 点石成金
——小学语文小班化作文修改的策略探微

2016-04-13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中心小学高盛军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班化习作交流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中心小学 高盛军

琢玉成器点石成金
——小学语文小班化作文修改的策略探微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中心小学 高盛军

作文修改是文本和心灵的交流,更是情感和价值的融合。学生是作文修改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参与不容忽视。可以说,没有学生参与的作文修改没有生命力,也没有教学价值。随着小班化教学机制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习作主体的地位,采取“扶放结合,自主成长”的办法,“扶一把”“领一趟”“送一程”,让学生在老师的扶持下逐步掌握修改的方法,练就修改的技能,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最终琢玉成器,点石成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神笔马良”,用自己的笔写出最华美的文章。

1.“扶一把”——指明方向,让学生明白“改什么”

小学学生连怎么样写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对修改更是非常陌生,更没有对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小班化前提下,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知识经验,采取“扶一把”的模式办法来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明确任务——让学生知道“改什么”。小学习作修改的基本要求是“文从字顺”:用词要准确,句子要通顺,说话不啰嗦,表达要完整,用字不错误,标点不乱用。其次是范例引路——让学生知晓“改哪些”。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投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阅读,并找出其中自己感觉不妥当的地方,进而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最终确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再次是质疑探究——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改”。这个环节是强化学生修改认识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知其所以然”的必须步骤。“扶一把”绝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更是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教学中,可以利用班级生数少的优势,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真正落实好学生习作主体的地位,为下一步自主修改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领一趟” ——示范引路,让学生知道“怎么改”

学生知道了“改什么”还很不够,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怎么改”。这一步非常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借助范例来引路指导,通过“领一趟”让学生知道怎么改,这样做学生可以从范例中掌握方法,习得技巧,形成技能,最终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作文修改。首先要选择例文。例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也可以是课外短文,甚至影视片段等等内容,让学生认真阅读找出错误的地方,以便下面修改。其次是讲授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把修改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主要是“五看五改”:一看字词,改正错别字、用词不当、前后重复等文字错误;二看句意,改正句子不通顺、句意不流畅、句子过长、句子不完整等表意错误。三看行文,改正错误标点、段落首行、称谓名称、小节区分等格式错误。四看内容,改正误写事例、前后不一、偏离主题、主题庞杂等内容错误。五看结构,改正小节不清、层次不明、收尾不应、过渡不紧、点睛乏力等层次错误。再次是师生同改。这个环节需要分为两个梯度,第一梯度是学会前面的“三看三改”,第二梯度是后面的“两看两改”。这个阶段的训练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需要老师“半扶半放,扶放结合”。教师根据示范例文,在学生熟读、互动、明晰的基础上,先要逐字逐句领着学生,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么做、怎么改的。然后教师把同样的例文再次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学着改一遍,反复多次,学生会逐步学会领悟到一些方法、进而掌握一定的修改技巧。通过一个时期的专项训练,学生一定会大体掌握修改的方法和步骤,并且也能逐步学会修改文章。

3.“送一程”——主体参与,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

第一,分组交流,互动修改。学生初步掌握了修改方法以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办法来强化修改能力的培养。可以将班级分成许多学习小组,明确小组负责人,由修改能力稍强的同学负责牵头修改工作。起步阶段可以用一篇文章做样本,由负责人朗读给大家听,让全体组员互动交流,最后由主评人确定修改意见。语文老师再召集主评人进行面上指导,对小组交流的评点意见进行复评,强调修改的重点、误区和注意点,再次将意见反馈到小组中,讨论明确最后的修改意见。这样的形式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第二,结对互动,榜样促进。在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语文老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阅读有关作文修改的书籍,掌握必要的论文知识,同时要将学生互动修改的情况及时做好面上反馈,利用实物投影来比较优劣,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发现和培养修改骨干。也可以榜样促进,结对互改。小班化背景下的习作课堂的结对帮扶,就是让学生自主结成“帮扶对子”,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互批互评。操作中,可以将全班学生按照习作水平进行分层,然后按水平相近原则进行编组(最好和最差必须编配在一组),学习小组按学期组织,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做,小组相对稳定,便于保证修改质量,也容易落实责任,学生容易挑出作文中的毛病,便于小组推进,便于教师指导。

第三,自主修改,质疑求进。习作互助组确立以后,教师应该考虑学生习作水平的整体提升。这阶段的作文修改应立足于学生自主修改能力的培养。小班化背景下学生自主修改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得到保证。教师可以将学生习作随机发放给各个学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生习作,也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修改意见,从而获取多方面信息,相互取长补短,让写和改中相得益彰。

在这样的修改训练中,学生是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全程跟进,学生就是习作修改的主体,老师只是点拨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的参与只是让活动朝着既定目标奋进。让学生自主修改,可以纠正老师精批细改、学生无动于衷的错误认识,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激活学生的荣誉感。比如教学三年级习作片段练习《抢红包》时,老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组内修改,然后交流修改意见,并说出理由。在集体交流时,对于文中“小华的奶奶们瞪大眼睛,紧张地朝手机屏幕上看,生怕让红包溜走,手微微颤抖,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看他什么时间发红包”这句话,大家的意见分歧较大,各小组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并且相互质疑短处,让对方出丑。对此老师不发表任何意见,让大家逐一讨论明确,最后达成了统一的修改意见。应该说孩子们在质疑中得到锻炼,争吵中习得知识,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修改中得到成长。这就是老师“送一程”的意义所在。

“琢玉成器,点石成金”。对于小班化习作修改,教师应该敢于放手,归还学生主体地位,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觉修改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质疑求进”的习作活动中获得技能。教师要找准位置,在“扶一把”“领一趟”“送一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真正让学生成为小班化习作修改的主人。

猜你喜欢

小班化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